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艺术歌曲之王是谁的一些知识点,和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是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被誉为“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是谁
1、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译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籍Ger *** 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2、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 *** 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3、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逝世,享年31岁。
4、弗朗茨·舒伯特的歌曲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 *** 的爱 *** 曲,也有民间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鳟鱼》、《 *** 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狗》(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
5、舒伯特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被称为《伟大交响曲》。
6、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二、舒伯特被人们冠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
1、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 *** ,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其短短的31年留下了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大量杰作,特别是艺术歌曲不仅精致而且具有鲜明的个 *** 和质朴的民风,部部闪烁着他的功力和智慧。
2、尤为出众的是他把诗歌、曲调和伴奏融合在一起,使古老的德国艺术歌曲焕发出新的活力,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因此,他被人们冠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
3、舒伯特一生作有600多首艺术歌曲,著名的有《魔王》、《野玫瑰》、《鳟鱼》、《流浪者》、《小夜曲》、《摇篮曲》、《 *** 颂》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等。他的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风韵,旋律是歌词内涵的自然流露,伴奏承载了演唱旋律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调 *** 、音区、和声的色彩变化,赋予了艺术歌曲新的生命,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 *** 和传记 *** 。
三、被称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是谁
1、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
2、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 *** 、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
3、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形式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形式,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以及施特劳斯和 *** ,包括瓦格纳的歌曲,都是沿着舒伯特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
4、舒伯特的600多首歌曲中,歌词选自 *** 的诗有67首、席勒的诗41首。并且所选择的诗词内容广泛,有热爱大自然的《致春天》,有赞美艺术和爱情的《致音乐》,有表达内心苦闷、悲凄孤独的情景《幻影》,还有虔诚地祈祷上苍《 *** 颂》。
5、歌曲形式通常分为三类:分节歌、通体歌、变化分节歌。分节歌是传统的德国常用艺术形式,也是奥地利民歌最普遍的形式,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不太典型,早期的《野玫瑰》属于这种类型。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朗茨·舒伯特
四、有着“歌曲之王”之称的作曲家是谁 他是哪个国家的人
1、1827年3月底,当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去世时,维也纳有两万多人为他送葬,其中有个年轻人手持火把、泪流满面地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他就是奥地利伟大作曲家弗兰兹·舒伯特。
2、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小镇上(现属维也纳市区的一部分),有兄弟姐妹8人,仅靠 *** 的收入过活,家境十分贫寒。舒伯特的 *** 是个小学教师,精通小提琴,并且教会了几个孩子。舒伯特在8个孩子中悟 *** 更高,其演技很快就超过了 *** 。在舒伯特11岁时, *** 听说维也纳宫庭歌手学校(当今世界著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前身)招生,且食宿免费,就送他去碰碰运气。舒伯特优美的嗓音和丰富的乐感一下子就 *** 了考官,被优先录取。学习期间,舒伯特还参加了 *** 乐队,担任第二小提琴手,有时还担任指挥。在学校里,舒伯特有机会熟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许多音乐 *** 的作品,大大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13岁开始作曲,15岁就创作了一首三重奏、两首弦乐五重奏和100多首歌曲,还写出了他的之一部交响曲。
3、舒伯特16岁那年,由于变声,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学校回到 *** 所在的学校担任教师。他一边承担繁重的教学,一边抓紧时间进行音乐创作这期间,他创作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交响曲,还创作了《纺车旁的葛莱卿》、《魔王》、《野玫瑰》、《死神与少女》等许多脍灸人口的歌曲。1818年,21岁的舒伯特为了能专心进行音乐创作,毅然辞去了教师工作。但这一举动遭到 *** 的坚决反对,他不仅拒绝向舒伯特提供任何资助,而且断绝了父子关系。没有生活来源的舒伯特只好当家庭音乐教师勉强糊口,因收入微薄,有时连房租都付不起。
4、舒伯特生活的年代正是法国大 *** 后欧洲封建势力 *** 的最黑暗的年代,但生活的穷困, *** 的黑暗均没有动摇舒伯特的意志,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创作,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音乐事业。无论何时何地,音符总在他的脑海中跳动。据说舒伯特的名曲《鳟鱼》就是他半夜醒来时突然构思而成的,当时他立即起身将构思好的曲子记下来,因天黑不小心将墨水碰洒在谱纸上,所以这首歌曲的原稿至今还有一大块墨水泼洒的痕迹。
5、舒伯特总是不停顿地忘我工作,短暂的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有1500部,触及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是世界上少有的高产作曲家。但他的音乐才能在其生前一直未得到承认。他一生写了10部交响曲,在世时却没有一部公演;他创作了18部歌剧,在世时也没有一部排练演出;他一共写了600多首歌曲,其中许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而每首歌曲的售价极低。勤奋的创作始终没能改变舒伯特穷愁潦倒的命运,最后连他钟爱的女友也抛弃了他,嫁给了有钱的商人。他一生怀才不遇,孤独凄楚。怀着这样的心绪,舒伯特在1827年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重要作品之一——组歌《冬之旅》。该作品以冬天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饱经世态炎凉的孤独的流浪者形象。这部作品是舒伯特对当时奥地利黑暗现实的有力控诉,也是自己的苦闷及绝望心态的真实反映。
6、由于长期受到贫困和心情忧郁的折磨,舒伯特的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他所崇拜的音乐 *** 贝多芬之死,更使他的健康状况雪上加霜。贝多芬比舒伯特长27岁,当舒伯特在学校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贝多芬已闻名欧洲。舒伯特对贝多芬十分景仰,但由于腼腆的 *** 格始终没有勇气去造访。他曾经鼓起勇气去过一次,又恰逢贝多芬不在家,舒伯特留下自己的作品就回去了。贝多芬回来后读了舒伯特的作品,十分激动地对他人说:“这里闪烁着神圣的光辉!”当舒伯特再次赶来看望贝多芬时,贝多芬已经处于弥留之际。贝多芬用力睁开眼睛,对舒伯特说:“我的灵魂是属于你的。”之后不久,贝多芬就离开了世。看到自己最崇拜的 *** 离去,舒伯特悲痛欲绝,悔恨交加,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贝多芬之死使舒伯特的身心受到重大打击,1828年11月19日,也就是在贝多芬去世的第二年,舒伯特也离开了人世,年仅31岁。他临死前对朋友说:“我只有一个要求,请把我葬在贝多芬的墓旁。”遵照舒伯特的 *** ,朋友们把他安葬在贝多芬的墓旁,并在墓碑上写道:“死亡在这里埋葬了一分巨大的财产,还埋葬了更为巨大的希望。”
7、舒伯特是19世纪欧洲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短暂,过早地被贫困和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但他众多的音乐作品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他创作的大量歌曲,不仅开创了德国艺术歌曲的先声,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此类题材的珍品,舒伯特也因其在这一领域的突出成就而被后人誉为“歌曲之王”。
8、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意大利)
9、园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10、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11、管弦乐色彩 *** ——拉威尔(法国)
12、舞剧音乐 *** ——柴科夫斯基( *** )
关于本次艺术歌曲之王是谁和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是谁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