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耳什么 成语面什么耳什么

byrjxz 成语 5

大家好,关于成语耳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成语面什么耳什么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第四个字是耳的成语有哪些
  2. 耳四个字成语有哪些成语
  3. 耳什么八什么成语
  4. 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一、第四个字是耳的成语有哪些

1、在汉语成语中,以“耳”作为第四字的词语,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如雷贯耳”形容名声很大,如同雷声穿过耳朵一样;“隔墙有耳”提醒人们说话要谨慎,因为墙那边可能有人在听;“俯首帖耳”常用来形容顺从的样子,如同小动物贴着主人的耳朵听指令;“不绝于耳”形容声音连续不断,如同潺潺流水,让人难以忽视。

2、“肥头大耳”则用来形容人长相肥胖,尤其是脸部;“交头接耳”形容小声说话,窃窃私语;“秋风过耳”比喻事物如秋风一般,虽有存在,但很快消失,不会留下痕迹;“如风过耳”则形容话语或事物如同微风掠过耳边,轻易被忽略。这些成语中,“不堪入耳”形容声音让人感到不适,难以忍受;“忠言逆耳”则指的是虽然逆耳,但却是正确的忠告;“如豆塞耳”形容耳朵被堵住,听不见外面的声音;“言犹在耳”形容话语犹在耳边回响,难以忘怀。

3、此外,“搔首弄耳”形容人不 *** 的样子,如同用手抓挠耳朵般;“长目飞耳”则形容人特别机警,如同长了长眼和飞耳一般,能够察觉到任何异常;“赖有此耳”表示依靠某人的耳朵获取信息;“盗铃掩耳”形容自欺欺人,认为遮住自己的耳朵就能阻止别人听到 *** ,比喻自欺欺人的行为。

4、这些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二、耳四个字成语有哪些成语

充耳不闻[ chōngěr bù wén ]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之度外言不入耳装聋作哑耳边风熟若无睹闭目塞听马耳东风东风吹马耳不闻不问置之不闻视而不见

耳濡目染、交头接耳、耳听八方、面红耳赤、忠言逆耳。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译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解释】: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译文】:不许头靠着头凑近低声交谈,不许大声喧哗。

【解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译文】:为将之道,必须要眼观四处,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

【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出自】:韩非子·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 *** 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译文】:良 *** 苦口,而智慧的鼓励而喝的,知道他进入而已自己病了;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而第二主听的,知道他可以获得成功的。

【解释】: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自】:朱熹·宋《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译文】:现在的人有点小利与害,就到了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几乎没有喜怒。

耳供订垛寡 *** 干讹吮番经聪目明、

交头接耳、耳濡目染、俯首帖耳、耳目一新、如雷贯耳、掩人耳目、面红耳赤、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耳聪目明、耳听八方、耳听八方、不堪入耳、忠言逆耳、隔墙有耳、惹人耳目

掩耳盗铃、耳濡目染、震耳欲聋、耳提面命、耳熟能详、充耳不闻、隔墙有耳、洗耳恭听、耳鬓厮磨、耳目一新、如雷贯耳

三、耳什么八什么成语

耳听八方,汉语成语,拼音是ěr tīng bā fāng,意思是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出自《说岳全传》:“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一觉当斩法身之眼,慧眼独具,天视自视;二觉当斩法身之耳,慧耳天闻,耳听八方;三觉当斩法身之鼻,慧鼻百闻, *** 邪难避。

2、大千先生生 *** 善良,为人热忱,乐于与人聊天,在听远方来客谈话时,他还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地一面作画,一面“摆龙门阵”。

3、主人难堪,做仆人的自然不能置身世外,加西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见气氛不对决定挺身而出。

4、负责前场的杨佩宜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这头忙着和客人讨论礼盒如何搭配,那头有客人提问仍能精准应对。

5、三月三日爱耳日,呵护耳朵保听力,噪音污染要远离,听音乐少戴 *** ,硬物掏耳不可取,接听 *** 远离耳,多发 *** 来代替, *** 双耳要坚持,耳朵健康身心益,耳听八方快乐如意!

6、爱耳日,祝福到:祝你耳聪目明身体棒,耳目一新心情好,耳听八方人脉广,耳根清净无烦恼。亲人与你耳鬓厮磨,上司对你倾耳注目,下属对你俯首帖耳,对你的赞美不绝于耳!

7、从男 *** 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立场来看,男 *** 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一切靠自己的实力,必须眼看四面,耳听八方才能避免危险,因此自然养成了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

8、事情过后,个别从来不与 *** 发生联系的 *** *** 专程到 *** 来表示感谢;四是发动 *** 所有工作人员广交朋友,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9、我想大多数人发现新的流行音乐的方式和我的一样:从朋友那里听说,找一些你信任的评价家的评论,时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1、搔耳捶胸:搔:抓挠。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2、眩目震耳:眩:眼花,迷乱;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3、娱心悦耳: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4、拭目倾耳: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

5、垂首帖耳: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

6、附耳低语: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7、附耳密谈: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8、乱人耳目:乱:扰乱。指故意去迷惑人

9、过耳秋风: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

10、许由洗耳: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

1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

12、耳熏目染: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13、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14、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15、耳目之欲:欲: *** 。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 ***

16、耳目心腹:耳目:指 *** 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陆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17、耳目喉舌: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

18、耳鸣目眩: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19、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 *** 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20、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21、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22、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23、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渗悉滑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4、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成语耳什么 成语面什么耳什么-第1张图片-

25、遮人耳目:玩弄手法,掩盖 *** 。

26、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27、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28、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29、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 *** 的人很多。

30、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31、忠言逆耳: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32、抓耳挠腮: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33、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 *** 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

34、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35、以耳代目: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36、 *** 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37、掩人耳目: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38、掩耳盗铃: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 *** 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39、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

40、如雷贯耳: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41、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42、如风过耳: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43、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44、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45、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什么 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