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死的成语?形容人死的成语有哪些

byrjxz 成语 55

其实描写死的成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形容人死的成语有哪些,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描写死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描写死亡的成语。
  2. 描写去世的四字词语
  3. 描写死亡的成语

一、描写死亡的成语。

1、豹死留皮: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出处:《新五代史·王彦章传》:“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2、长眠不起:死亡的别称。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 *** ,驻马而吟,久不得属, *** 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3、城门鱼殃: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出处: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4、从容就义: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出处:宋·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5、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出处:《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6、存亡未卜: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死了,不能预测。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七:“况宗族远离,夫家存亡未卜,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7、丹心碧血: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8、粉骨捐躯: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出处: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9、甘心瞑目: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出处:《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10、宫车晏驾: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

11、 *** *** :死了 *** 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孤子 *** ,寒心酸鼻。”

12、骨化形销:指死亡。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

13、鼓盆之戚:旧指死了妻子。出处:《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14、赍志而没: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15、驾鹤成仙:指死的婉称。出处:杨大群《关东传奇》第54章:“老爹,你驾鹤成仙了,嘿嘿。”

16、捐躯报国:舍弃身躯,报效国家。出处:《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17、捐躯赴难: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8、捐躯殉国: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出处:北魏·杨炫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19、慷慨就义: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出处: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现在是四更时分,彭、刘、杨三位,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

20、溘然长往: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出处:《楚辞·离 *** 》:“宁溘死以 *** 兮。

21、兰摧玉折:摧:折断。兰草、美玉都折断了。旧时多用于 *** 人不幸早死。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22、没而不朽: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23、墓木拱矣: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24、墓木已拱: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25、泣血稽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26、人亡物在: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27、人亡政息: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 *** 的人死了,他的 *** 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出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28、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 *** ;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29、若丧考妣:丧:死去;考: *** ;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出处:汉·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30、丧明之痛: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出处:《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31、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32、山颓木坏:册:泰山;颓: *** ;木:梁木。泰山 *** ,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出处:《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33、身先朝露:指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34、生荣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人谁不没,达士徇名,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呜呼哀哉。”

35、生荣死衰: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36、寿满天年: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去世。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37、死不瞑目: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38、死而不朽: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39、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0、死而无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41、死而无怨: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愿。出处:元·郑 *** 《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42、死生荣辱:指死亡,生存,荣耀,耻辱。

43、死心塌地: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出处:元·无名氏《 *** 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44、死于非命: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出处:《孟子·尽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45、死欲速朽:指人死了以后 *** 腐朽得越快越好。人死入土为安。

46、虽死犹生: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出处:晋·常璩《汉中士女志·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47、天年不测:指意外的死亡。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 *** 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

48、同垂不朽: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49、兔死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 *** 就被人烹食。比喻给 *** 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50、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

51、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出处:明·许仲琳《 *** 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52、呜呼哀哉:呜呼:叹词;哉:语气助词。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出处:《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53、物在人亡: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54、香消玉碎: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55、香消玉损: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同“香消玉碎”。

56、香消玉殒: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出处:明·许仲琳《 *** 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57、兄死弟及: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58、眼穿心死: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出处:唐·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诗:“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59、一命归西:指死亡。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60、一命归阴:指死亡。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61、一命鸣呼: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又过半年,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头疼发热。正是:‘福无双至从来有,祸不单行自古闻。’害了六七日,一命呜呼,已归泉下。”

62、一命呜呼: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出处: *** 《湖南农 *** 动考察报告》:“汤峻岩说:‘杀两个叫花子开张!这两个叫花子就是这样一命呜呼了。’”

63、瘗玉埋香:瘗:埋藏;玉、香:泛指美貌的女子。指美丽的女子死亡。出处: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 *** 陈氏歌》:“加减乐事浮云改,瘗玉埋者今几载?”

*** 、因噎废食: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 *** 不去干。出处:《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65、饮恨而终:饮恨:心里怀着怨恨和冤屈。内心满怀着怨恨或冤屈死去。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如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66、永垂不朽: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出处:《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釐整时务。”

67、油干灯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同“油干灯草尽”。出处:《荡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 *** 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灵芝仙 *** ,所用不过树皮草根,油干灯尽,大命已终,如何救得。’”

68、于呼哀哉: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 *** 。出处:《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69、与世长辞: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

70、玉碎香残: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出处: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抛雨断重泉堕。”

71、玉碎香消:比喻女子死亡。出处: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描写死的成语?形容人死的成语有哪些-第1张图片-

72、玉碎香销:比喻女子的死。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

73、玉碎珠沉: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 *** 的死亡。出处: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祔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伤,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明·叶宪祖《鸾鎞记·仗侠》:“若他强逼成姻眷,拼一个珠沉玉碎,蚤赴黄泉。”

74、驭凤骖鹤:驾凤骑鹤。传说中仙人多驾鹤 *** ,故用以比喻仙人或得道之士。今常作为哀挽妇女用语。出处:唐·吴融《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诗:“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

75、远垂不朽:永垂不朽。出处: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

76、月坠花折: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 *** 死亡。出处:清·洪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77、珠沉玉碎:比喻 *** 的死亡。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把左手向身后一绰,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78、珠沉玉磒:比喻 *** 的死亡。同“珠沉玉碎”。

79、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相公坚执如此,夫妇死无葬身之地矣!”

80、狡兔死,良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 *** 就被人烹食。比喻给 *** 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8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出处: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二、描写去世的四字词语

1.关于死亡的四字词

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不顾死活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拼命

不知死活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 *** 追求的迫切。

出生入死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垂死挣扎垂:将近。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

大难不死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蹈节死义蹈:履行,实行。坚守节 *** ,以身殉义。

百年之后百年:百岁。人的寿命少有超过百岁的,故以百岁为死的代称。死的讳称

1.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2.一命归西 [ yī mìng guī xī ]指死亡。

3.死得其所 [ sǐ dé qí suǒ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4.撒手尘寰 [ sā shǒu chén huán ]撒手:放手而去;尘寰:尘世。指人去世。

5.死不瞑目[ sǐ bù míng mù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6.一命呜呼[ yī mìng wū hū ]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7.命丧黄泉[ mìng sàng huáng quán ]丧失 *** 命于黄权,黄权为三国人名,把命丢弃在黄泉路上。

8.抱恨黄泉 [ bào hèn huáng quán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9.与世长辞 [ yǔ shì cháng cí ]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10.溘然长逝 [ kè rán cháng shì ]指死去。

1、寿终正寝:指死者寿终于正屋,含有敬意。现在常用为谑语,是指人或事物已经“完蛋”,有嘲笑意。也比喻事物的消亡。

2、呜呼哀哉:借指死亡或事情完结,有时含诙谐或讽刺意。

3、一命呜呼: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4、命丧黄泉:把命丢弃在黄泉路上。原本“命丧黄权”,三国典故,庞统在 *** 雒城的战斗中,于落凤坡中西川黄权埋伏,遭流矢而死。后因封建迷信和百姓误传,变成了“黄泉”。

5、驾鹤归西:死的婉称。也说“驾鹤西归”。

6、含笑九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11、归于极乐:回到极乐世界。指死亡。

15、抱恨黄泉:指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17、了身脱命:犹言摆脱尘世羁绊, *** 自在。

20、羽化登仙:古人传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喻为羽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这里有如道家羽化成仙的意思)。源自道教 *** 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登仙。

22、长眠不起:死亡的委婉说法,死亡的别称。

23、珠沉玉碎:比喻 *** 的死亡。

24、香消玉殒:像玉一样殒落,像花一样凋谢。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26、魂归极乐:灵魂回到极乐世界。指死亡。

27、形神俱灭:身体和灵魂都消灭。指死亡。

28、灯枯油尽:灯油熬干了,火也灭了。比喻生命衰竭直至老死。

29、战死沙场:战死在 *** 上。30、战死疆场:战死在 *** 上。

三、描写死亡的成语

1、死者相枕:死亡的人相互枕藉而卧。形容死亡的人很多。

2、朝生夕死: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3、血肉狼藉:血流肉烂,无法辨认 *** 肢体。形容死亡或 *** 的惨状。

4、油干灯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同“油干灯草尽”。

5、朝荣夕毙:毙:死亡。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6、家败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7、犬兔俱毙: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8、赍志以殁: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10、从容就义:就义:为正义而死(next88)。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11、玉碎珠沉: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 *** 的死亡。

12、溘焉长往: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

14、玉碎花消:玉: *** ;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15、气数已衰: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16、宫车晚出:宫车:古代帝王所乘的车。宫车迟迟不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17、慷慨就义: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18、珠沉玉没: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 *** 的死亡。

19、玉殒香消:殒: *** ,死亡。像玉一样殒落,像花一样凋谢。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20、没而不朽: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21、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22、亡不待夕: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23、於乎哀哉:於乎:文言叹词;哉:语助词。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24、暮景残光: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25、寿满天年: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去世。

26、饮弹而亡:饮弹:中弹。因中了枪弹而死亡。

27、奄奄待毙: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已临近死亡。

28、玉石同沉: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29、赍志而殁: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30、日薄虞渊: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31、命染黄沙:染:沾上。身体挨上黄沙。指死亡。

32、风中之烛: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33、长生不死:生命长存,永不死亡。

34、死亡枕藉: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的很多。

35、生死存亡: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势或斗争的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36、人亡家破: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37、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更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38、人之云亡:人:贤人;云:助词;亡:失去。贤人死亡了。旧时用来怀念那些身系国家安危的贤人。

39、撒手长逝:撒:放开;长:永远。放开手永远离去。指死亡。

40、七返灵砂:道家所谓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 *** 。形容可以挽救危险和死亡的办法。

41、一命呜呼: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42、衔口垫背:衔口:给死者嘴里含上珍珠、玉石或米作压舌物;垫背:在死者垫褥下面放钱。指古时殓葬时的一种习俗。比喻死亡。

43、残丝断魂:残:剩余的;丝:蚕和其它昆虫吐的丝;断:断绝;魂:魂魄。比喻即将死亡的生命。

46、油干灯草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47、方生方死:方:正在。指万物万事正在在不断地出生成长,也在不断地死亡消失。

48、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49、捐躯报国: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50、残喘待终:残喘:仅存的一点喘息;终:死亡。指生命将尽,仅存一点喘息。

51、风烛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52、死生存亡:生存或者死亡。常比喻情势已到了非存即亡的关键时刻。

53、不讳之变:不讳:死的婉词,指人死不可避免;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54、危若朝露: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

55、活人手段:使将要死亡的人能够生存下来的本领或 *** 。

56、伏维尚飨:旧时祭文中的套语。意思是恭敬地请你来吃。后用做死亡的戏谑说法。

57、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58、死到临头: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59、首足异处: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指受杀戮而死亡。

60、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61、粉骨捐躯: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62、贪生畏死: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63、爱生恶死: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 、雁行折翼: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的死亡。

65、家破身亡:家庭毁灭,自身死亡。

66、风烛草露: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

67、永垂不朽: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68、溘然长往: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69、生老病死: *** 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

70、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71、扬幡招魂:迷信做法,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宣扬或企图恢复已经死亡的旧事物。

72、同垂不朽: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73、泰山梁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74、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75、欣生恶死:欣:喜悦。贪恋生存,畏惧死亡。

76、狐兔之悲: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77、赍志以没: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78、碎身粉骨:身体粉碎。指死亡。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79、首足异处: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指遭受杀戮而死亡。

80、人亡政息: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 *** 的人死了,他的 *** 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81、与世长辞: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82、贪生畏死: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83、薪尽火灭: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84、山颓木坏:册:泰山;颓: *** ;木:梁木。泰山 *** ,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85、赍志而没: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87、百死一生: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88、一暝不视: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 、 *** 肉未寒: *** 还没完全僵冷。指人刚刚死亡。

90、同归于尽: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91、国无捐瘠:瘠:瘦弱;捐瘠:贫弱以至死。国内没有因贫困饥饿而死亡的人。

***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93、死相枕藉:枕藉:纵横相枕而卧。死亡的人相互枕藉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94、血肉模糊:血流肉烂,无法辨认 *** 肢体。形容死亡或 *** 的惨状。

关于描写死的成语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成语 容人 描写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