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花草之乡 江苏沭阳花木基地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沭阳花草之乡,以及江苏沭阳花木基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宿迁沭阳县有什么葬礼习俗
  2. 沭阳印象
  3. 沭阳有那些景点

一、宿迁沭阳县有什么葬礼习俗

1、一般都用白布撕下一小块做成帽子形状戴在头上,表示对逝者的缅怀与爱戴。但子女一般是用一长条披在头上,白布很长,一直拖在地上。另外,辈份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差异。就沭阳县内的不同乡镇也会有点区别。

2、沭阳人表达人已经死去,会说“去逝”、“老人”、“没了”等,也就是比较忌讳“死”这个字,避免提到不吉利的词。但当今年轻人不相信那些迷信,也有很多人直接说“死”的。

3、吹唢呐这一风俗在很多地区都有,从小时候记事起到现在,沭阳丧葬中都有吹唢呐这一风俗。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沭阳的丧葬风俗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4、更大的不同在于:临送葬的前一天晚上,“唢呐艺术团”(这是当今的命名,过去叫“吹鼓手”)都要举行一场隆重的演出盛会,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说唱等。提到这个“说唱”就类似于东北的二人转吧,内容比较俗,难登大雅之堂。但这恰好迎合了当地一部分人的口味,场面还是热闹的。

二、沭阳印象

1、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粒草的 *** ,落在哪儿,就会喜欢上生存的那片泥土。来到沭阳近十个月,慢慢地熟悉这里,爱上这里。

2、              景

3、最熟悉最喜欢的当属南湖公园。园里除了那片安静的小湖,里面还有几个主题园:虞姬园、崇孝园和儿童游乐园。每个园围绕主题在景点布置、建筑设计上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各具情态。除此之外,还因地制宜,在土坡上种各种花草树木,水渠上架上别致小桥。甚至连水边蒹葭,艾草,坡上某个角落里的一丛小花小草,都力求自然,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在当地,南湖公园是比较受喜欢的地方,每到节假日,就会有许多人,多是年青情侣和孩子,也有外地游客。湖上荡舟的情侣,游乐场玩耍的孩子和观光三轮上其乐融融的老少一家人,也是园中一景。

4、这儿除南湖公园外,据说还有几个地方值得一看:虞姬生态园、虞姬公园、梦溪植物园、新沂河九孔闸等。还有在全国都很知名的花木之乡——新河镇。可惜大多没去过。

5、我还特别喜欢沭阳街道上的梧桐树。有几条老街,还保留一些古老的法国梧桐树,有的树老得满目沧桑,树干得几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得过来。老树与时尚的店面相映,快节奏里透出悠悠的 *** 情怀。

6、城南美好家园小区外有一段路,路边的梧桐树像是新栽没几年的,高大挺拔。而到秋天,黄叶落下,满地铺金,引得 *** 惊喜驻足。 *** 在索 *** 这里订了块牌子:“落叶景观区”,对此这我心里暗自赞叹 *** 有情调。

7、               人

沭阳花草之乡 江苏沭阳花木基地-第1张图片-

8、初到这里时,就有一个发现:沭阳 *** 多。曾不止一次跟朋友感慨过这一点,说是也许是 *** 虞姬故里的原因吧,这儿的女子大都比较爱美,而且也会美。街道,公园,商场,以及菜市场,随时都可以遇到好看的女子。即使载客的三轮车女司机,路边发 *** 的女子和小街上摆摊的女贩主,也大都衣着光鲜,收拾得干净利落,且眉目间各有风情。

9、沭阳人子嗣观念很重,一般家庭至少两个孩子,且大多必有男孩。经常看到很年轻的妈妈怀里抱一个,身后跟一个。如果是独生子女,那必定是男孩。而像我们这样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几乎没有。

10、沭阳人最让我看重的是聪明而又勤奋务实,且韧 *** 耐折。认识的几个朋友,有办 *** 补习班的,开美容养生堂的,开办工厂的。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积极乐观,从不抱怨喊累;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却很低调,不事张扬。特别是几个女子,不仅长得美,还一股侠士风范,媚中有刚。

11、生活中见得最多的就是路上的环卫工人和小街上的摊贩了。有时走在路上,看环卫工人用铁钩仔细地够出下水道口的和路边绿篱下的落叶,不免心生敬意。一同来带孩子的同伴曾感慨说:“在我印象里,我们泗洪那儿的环卫工人正好相反,总是把这些树叶草屑什么的往下水道和绿篱底下捅的。”

12、沭阳没有闲人,各人都在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熟识的几个送饭到校的家长,都有工作或经营着一份事业。像我这样不工作,只管每天给孩子送送饭的,也许在她们眼里,就是个懒做之人吧。那条我熟悉的小街,摊贩年龄不等,有正值妙龄的帅哥 *** ,有面目沧桑的中年人,也有七十岁左右的翁妪。每人经营自己的摊位很是上心,有的还特别讲究,韭菜必定是捆扎整齐的,连短胖的扁豆和修长的黄瓜也是一根根排齐,西红柿也不会随意散乱地堆放,而是一个个码放成高高的一堆,很是赏心悦目。

13、然而,不知为什么,当地人自己对家乡人的评价似乎并不是很高。有一次在传达室,几个家长闲聊,有人问那个 *** 着普通话的家长说:“你不是我们沭阳当地人吧?”他说:“我是啊,就是在外面从来不说沭阳话,也不说自己是沭阳人。人家都不喜欢跟沭阳人处事。”传达室门卫自己就是沭阳人,但跟人聊天时却说说沭阳人“孬”,“不好处”。

14、               语

15、一开始听沭阳话,不是太好懂,因为很多字在发出时音调都有了变化,好多字似乎都变成了重音。

16、生活中沭阳话里“对象”和“不懂”这两个词使用频率比较高。在我们那里,“对象”一般专指婚前情侣,并且是上世纪后期使用较多,现在很少听到了。而在这儿,不管青年还是中年夫妇,向外人说起另一半都喜欢称“俺家对象”。有一次,一个送饭的当地妈妈问我:“你家对象是干什么的?”听着很有意思,感觉自己顿时年轻很多似的。沭阳人还特别喜欢“不懂”这个词,使用时大大扩大了该词的词义范畴。不懂得、不理解的用“不懂”,但说到自己不知道的事,不了解的也用“不懂”。“高二几点放学啊?”“不懂。”“明天有雨吗?”“不懂。”“今天农历多少号啊?”“不懂。”“去交水费路怎么走啊?”“不懂。”

17、沭阳话里还有两个词,我不知道确切应该用哪两个字来表达。他要是赞同你说的话,不说“是呀”或“对呀”,他会说“dóu呀”。如果他要表达对某事物或某人的不满和鄙夷,会说“jué东西”或“jué人”。

18、我最喜欢这儿人说的“走了吗”三个字,不管是在社区超市、专卖店还是菜市上的摊点,当你买过东西离开时,他们总会说句“走了吗”(“吗”字音变为 *** n),让你觉得很温情。这句话如果是一个女子说出,大多轻柔软糯,更添妩媚,让你愿意下次再光顾。

19、一方水土,一方人。以上便是我客居近一年来对沭阳的一些印象。

三、沭阳有那些景点

1、颜集镇位于沭阳县偏西方向,距县城20多公里,是宿豫、新沂、沭阳三县交界处。这里因盛产花木,闻名全国。全镇共有4.3万亩耕地,花木面积竟达4万亩;在14个行政村中,村村种花育苗,专业村占12个,共有8000多个种花大户,花卉品种共2000余种,是江苏省面积更大的花卉种植基地。1999年堰下村被国家 *** 、全国绿化 *** 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荣誉称号;2000年5月,颜集镇被国家 *** 、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首批"中国花木之乡"。

2、颜集一带生产花木,有 *** 以上的历史。古代,这里就出过一些技艺精湛的花木名师和艳异奇特的名花名木。 *** *** 以来,这里的花木生产,仿若雨后花蕾,迅猛绽放,飞向全国各地。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些先富的花农,乘坐飞机到各地推销花木。

3、颜集镇为什么在历史上盛产花木呢?据研究,同这里古老的文化历史有关。据《东南文化》载:颜集境内古遗址甚多,如大墩子为 *** 、春秋时代遗址;张寒墩为商、周时代遗址。还有点将台、虞姬庙、 *** 桥、项宅墩、段墩等,均为汉代至宋代遗址。对于这里盛产花木,有一种更直接的见解认为:由于颜集是西楚 *** 项羽爱姬虞姬的故乡,人们世代悼念爱戴这位壮烈英杰美人的高洁灵魂,逐渐养成了爱美的品 *** ,以致通过栽花植木,表达了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说来也奇怪,这儿许多关于虞姬的遗迹,都与花木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生产花木最繁盛的地方。例如虞姬沟:此河发源于江苏新沂市荻邱山(踢球山),从时集乡东南部,流经沭阳县颜集境内,接蔷薇河人海,全长100多公里。据《沭阳乡土地理》记载:"虞溪村为虞姬故乡。"虞姬沟正因虞姬故乡而得名。附近有虞姬庙、 *** 桥。现在,虞姬沟宽40米,两岸农户的花圃里鲜花繁盛,到处生机盎然。堰下村的花卉盆景园有3000米长的白色花格围墙,墙内是钢筋制成的40多个各具特色的盆景园。各种花卉盆景千姿百态,争芳斗妍。离虞姬沟不远的冠芹村有一座"花木新品种示范园",它是颜集镇人民 *** 投资50万元建起来的,占地100余亩,花卉新品种共有200多个,远远望去,蔚为壮观,给虞姬沟畔的绿野上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提高花木档次,不断更新品种,他们聘请南京钟山植物园教授为常年指导,专门研究开发新品种,每年引进新品种50多个。现在的品种有五角枫、重阳木、黑松、黄菖莆、罗木石楠、美人梅、小叶石楠等。这些品种除供本地花农种植外,每年有大批外地客商和游人沓至观赏与购买。

4、沭阳县,由于历史上在商贸流通方面与国家西部数省联系密切,自古便有一部分 *** 落户定居。但在封建时代, *** 不受重视,沭阳并无弘扬 *** 教教义和 *** 族风俗的公共场所。清末民初,沭城一位张姓绅士,感于 *** 恪守 *** 教义的德行,主动献出家中部分房屋,并加以修整,成为 *** 寺,供 *** *** 和 *** 礼拜、斋戒之用。该寺位于沭阳县城马巷北首(现沭城马巷43号),占地120平方米。古树掩映,地处幽静。坐西面东,院门北向,砖木结构,灰瓦盖顶,明清式建筑。匾额上书" *** 寺"三个行书大字,清秀飘逸,观之不俗。三间大殿,四间廊房,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

5、首任阿訇马振才,后,其子马文山继任。1950年,泗阳籍 *** 沙雨亭,从青海 *** 学校毕业,来沭主持 *** 寺,弘扬 *** 教义。1952年,沙雨亭调回原籍。1956年以后,该寺曾被机关、居委会借用,后被私人占为住宅。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 *** 的 *** 政策,恢复了 *** 寺。从1974年以来,县 *** 多次拨款,修复了寺内的大殿和附设房屋,1999年1月公布为沭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沭阳县成立了 *** 寺管理 *** 会。现在, *** 每逢斋戒日或婚丧嫁娶,大都在 *** 寺举行 *** ,或做礼拜,宣讲教义,或进行沐浴等民族风俗活动,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尊严受到 *** 和全县人民的尊重。

6、古老的前沭河畔,沭阳城东南郊,有一处松柏苍翠、花草茂盛、环境幽静的胜地,这就是沭阳烈士陵园。

7、走近这处庄严的圣洁之地,一座坐北朝南的乳白色人字形大门,令人肃然起敬。大门上方的"沭阳烈士陵园"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门两旁各镶嵌一块楹联式黑色大理石,上面分别镌刻着书法家姜华手书的 *** 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吟哦诗句,令人心潮澎湃,顿生对 *** *** 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8、饮水思源,为了褒扬 *** 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 *** 的伟大 *** 精神,1958年,沭阳县人民 *** 行文在此修建烈士陵园。陵园南北长 *** 米,东西宽120米,占地 40亩。始建时,园中仅有烈士墓三座。后经1963年、1975年和1985年三次扩建,现在,陵园内有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烈士史迹陈列馆等多组纪念 *** 建筑。

9、进入陵园大门,放眼望去,园内松柏森森,绿草如茵,空气中弥漫着松柏特有的清香之气。与陵园大门紧密相连的,是一个纪念广场,中间笔直的水泥甬道,通向庄严雄伟的方柱形人民 *** 。碑高18米,建于1975年。两层阶台式碑座呈正方形,碑冠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碑塔的造形,四面斜坡垂脊,古朴美观。碑身下部约两米高,用长方形花岗岩巨石砌成。四边各镶嵌8块葵花装饰雕,象征 *** *** 赤胆忠心永向 *** 的高贵品质;碑的正面,雕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阳文金色大字。碑的左面,用阴刻手法镌刻着"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20个金色大字;右面,用同样笔法镌刻着"为社会主义 *** 和社会主义建设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27个金色大字。背面文为"人民 *** "及"年月日"等字样。纪念碑的四周生长着苍松翠

10、沭阳烈士陵园自1972年对外 *** 以来,前来瞻仰、祭扫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每年清明节期间,来陵园瞻仰烈士遗像、祭扫烈士墓的 *** 政机关、驻军、中小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各界人士约10万人次;一些单位的 *** 、团组织,还特地到这里来为 *** 员、新团员举行入 *** 、入团宣誓仪式,把烈士陵园当成爱国主义和 *** 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11、感 *** 之功业,励后人之壮举。 *** ***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忘我奉献的崇高精神,正在跨越时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沭阳花草之乡和江苏沭阳花木基地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沭阳 江苏 花木 基地 草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