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诗词之乡(阜城县大白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2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阜城诗词之乡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阜城诗词之乡以及阜城县大白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阜阳颍州的诗句
  2. 阜的意思是什么
  3. 清代王永彬经典诗句诗词

一、关于阜阳颍州的诗句

1.关于阜阳西湖诗句

1、《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西湖》

1、《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西湖》

椒泽疏源势不休,绕城冰玉湛寒流。

凫鷖容与菰蒲乱,占得 *** 一望秋。

2、《陪欧阳少师永叔燕颍州西湖》

西湖草木公所种,仁人实使甘棠重。

归来筑室傍湖东,胜游还与邦人共。

公年未老发先衰,对酒清欢似昔时。

功成业就了无事,令名付与他人知。

平生著书今绝笔,闭门燕居未尝出。

忽来湖上寻旧游,坐令湖水生颜色。

酒行乐作游人多,争观窃语谁能呵。

十年思颍今在颍,不饮耐此游人何。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4、《九日陪旧参政蔡侍郎宴颍州西湖》

秋晚西湖胜概多,台轩来此驻鸣珂。

沙鸥散去惊丝竹,烟柳低垂间绮罗。

乱掷金钱和露菊,狂摇钿扇倚风荷。

下僚幸接曹尊末,率尔翻成击箸歌。

5、《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荫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每到更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厄。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 *** 家、文学家,且在 *** 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颍杭谁雌雄?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鲙如玉。

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

笑问渔翁酒家保,金龟可解不须钱。

明日君恩许归去,白头酣咏太平年。

这诗是赞美阜阳境内的清河的(阜阳一条很古老的运河,今国际大酒店旁边那条)

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欧阳修的忘了诗名了,说的也是阜阳西湖~~

《西湖长》-杨 *** (宋代著名诗人)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汝颍更罗浮。

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还有很多的诗已经无重考证了~丢失了很多~~~~

1皖西北大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美丽的中等城市,它就是我的家乡——阜阳.阜阳是全国交通的一个枢纽区,京九铁路纵贯东西,洛阜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颍河、泉河在此交汇,水上运输方便快捷,飞机场于今年11月13日正式启用,短时间内将你送往全国各地.公交车辆遍布阜城的每一个角落,出租车每天像小蚂蚁一般在繁华的城市穿梭来去,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家乡的小吃更是丰富.格拉条、枕头馍、拉面、板面、牛肉面,羊龙骨、螯子馍,牛肉汤、驴肉汤……应有尽有,阜城向来有“三步中必定有家小吃店”的说法.“格拉条”和“枕头馍”是阜城2个最有名的特色小吃.先说这格拉条,名字虽不雅,外形又粗又长,不像拉面那样细腻,但它有着安徽北方土地上的粗犷风味,是种大俗的食物,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原汁原味,是阜城人民的更爱.再说枕头馍,馍长1-1.5市尺,宽0.5-0.8市尺,厚0.3-0.5市尺,重约2-4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听到这您一定在溜口水,不过我下面还要向您介绍更多阜阳的美景.置身于清颍公园中,您会感受到现代的活力与古代的优雅的完美结合.现代的活力主要在于川流不息的游客和疯狂的娱乐项目;古代的优雅则重点体现在优美庄重的景色和刻有历史故事的石碑上.畅游文峰公园,又会有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文峰公园依偎在护城河畔,幽雅别致的仿古建筑令游客留连忘返,而 *** 着阜城的文峰塔威然矗立在公园的 *** .“平湖十里碧琉璃”的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宋朝大诗人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确实很值得一游.阜阳生态园坐落在阜城西北城乡结合部,景区占地1107亩,内有有果树种植示范区,水上乐园、动物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热带植物园、恐龙园、大型游乐园……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阜阳生态园,于2006年 *** 国家4 *** 景区.走进阜阳生态园,环境优雅、风景秀丽的景色,让你在观赏中陶醉,身心愉悦,兴趣倍增,犹如置身天园乐府.这里是人与自然交流对话的更佳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更佳去处.阜阳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也很多.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阜城不仅文明古迹较多,而且名人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 *** 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这就是我的家乡,从古代到现代,它经历了多少沧桑巨变!我爱我的家乡——阜阳! 2阜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 *** 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 *** 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阜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构成“米”字型框架,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更大的铁路枢纽.4C级阜阳 *** 机场可起落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线.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山东东营至 *** 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六高速公路将于2006年建成通车;合阜高速公路也将在“十五”期间建成通车.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条航道可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阜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地.境内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阜阳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逐年增强. *** *** 以来,特别是19 *** 年以来,阜阳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对外 *** 不断扩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轻工、纺织、机械、化工、食品、医 *** 工业等已成为阜阳经济崛起的支柱行业.优越的投资环境,使数百家“三资”企业、近千家内联企业如鱼得水,蒸蒸日上.阜阳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日趋完善.市委、市 *** 下大力气治理经济环境,专门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2003年全市共引进市外资金24.5亿元, *** 引资实现了良 *** 循环.阜阳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美好.未来5至10年,阜阳人将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和“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努力把阜阳建成区域 *** 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中心、加工制造业中心和现代。

二、阜的意思是什么

阜的意思是什么:1.土山。2.(物资)多:物~民丰。3.姓。

阜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竖。

阜的拼音为fù,部首为阜,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ㄈㄨ_。

阜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点此查看阜的详细内容

1.土山。2.(物资)多:物~民丰。3.姓。

阜【戌集中】【阜部】康熙_画:8画,部外_画:0画〔古文〕__《唐_》《集_》房九切《__》扶缶切《正_》房缶切,__音_。《_雅·_地》大_曰阜。《_文》山_石者。《_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_·小雅》如山如阜。又大也。《_·周官》阜成兆民。《_》大成兆民之 *** 命。又《玉篇》肥也。《_·秦_》__孔阜。《疏》_甚肥大也。又盛也。《_·__》火烈具阜。《_》阜,盛也。又多也。《_·小雅》___阜。《_》阜,_多也。又_也。《__》助生阜也。又山名。《左_·文十六年》楚大_,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又地名。《_·明堂位》封周公于曲阜。又《左_·文十五年》置_堂阜。又阜城,_渤海郡,阜陵,_九江郡。___《前_·地理志》。又阜螽,_名。《_·召南》__阜螽。《_》阜螽,_也。又《__》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又叶敷救切,音覆。《梁__》惟季春兮_阜,_含英兮方秀。哀茂_兮逾_,愍芳香兮日臭。《__第·_古音考》阜字,可上可去。又叶房_切。《_邵·_都_》_后_其_醉,_人仡以宴喜。_皇_之舄奕,_我邦之殷阜。又叶符遇切,音附。《裴秀大蜡_》告成伊何,年_物阜。___孝祀,介兹_祜。◎按唐_正,四十四有之半,古__小巧皓四_通_一_。___,叔于田,___,_服_首,__如手,叔在_,火烈具阜。小雅,田__好,四牡孔阜,_有甫草,_言行狩。又吉日_戊,_伯__,田__好,四牡孔阜,易林,倬然_咎,辟害高阜,田_三狐,巨___。桓_七_,超_壑,__阜。_猛禽,射__。王粲_瑙勒_,__材而_美,信莫臧於_瑙,被文采之__,_朱_於_阜。左思魏都_,__翔_,__於阜,山_其石,川形其_。__小_,於__遇_俱云叶音,非。《_文》本作__。《集_》同_。

阜,fu,土山。偏旁作阝。(1)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2)同本义[mound]基本信息阜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部首笔画部首:阜,部外笔画:0五笔86:WNNF五笔98:TNFJ郑码:myed仓颉:HRJ笔顺编号:32515112四角号码:27407UniCode:CJK统一汉字U+961C

【阜】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基本字义阜读音:fù怎么读:名词土山。汉.刘熙.《释名.释山》:「土山曰阜。」《文选.张协.七命》:「登翠阜,临丹谷。」名词 *** 。《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汉.毛亨.传:「 *** 曰阜。」名词二一四部首之一。形容词旺盛。《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在薮,火烈具阜。」汉.毛亨.传:「阜,盛也。」形容词丰厚。_【组词】:「物阜民丰」。《国语.周语中》:「不义则利不阜,不祥则福不降。」形容词肥硕、壮大。《诗经.秦风.驷铁》:「驷_孔阜,六辔在手。」汉.毛亨.传:「阜,大也。」形容词安康。唐.钱_〈投龙文〉:「自统制山河,主临吴越,民安俗阜,道泰时康。」动词使丰富。《孔子家语.卷八.辩乐》:「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阜】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基本字义阜读音:fù怎么读:土山。_【组词】:土阜丰厚、旺盛、盛多。_【组词】:物阜民丰

名词(1)(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2)同本义阜, *** 也。山无石者,象形。——《说文》无石曰阜。——《广雅·释丘》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诸象以鼻破阜。——牛肃《纪闻》(3)又如:阜陵(丘陵);阜陆(高地);阜丘(土山);阜垤(小土丘);土阜(土山)(4)泛指山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5)又如:阜颠(山顶);阜积(堆积如山)形容词(1)丰富;富有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晋·常璩《华阳国志》(2)又如:阜财(财富殷盛);阜康(富庶安康);阜货(财货盛多)(3)高泛泛淇右,有堂孔阜。——元·虞集《赋卫节妇王妇人》

下面介绍下阜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高阜·高阜将堕孰谓良》、《虎阜酒家·虎阜归途问酒家》、《过幕阜山·昔闻幕阜古洞天》、《水龙吟· *** 钟阜龙蟠》、《山居杂诗·瑞香本庐阜》、《送田道士归茅阜》、《和刘进之韵兼简吴阜之》、《和孟阜老梅韵》、《和孟阜老梅韵》、《和张孟阜寻梅韵》、

波阜、阜财谣、阜财_、昌阜、畴阜、川阜、阜颠、阜垤、堆阜、_阜、阜丰、阜螽、阜马、阜施、阜陆、阜乡、阜滋、阜积、

民熙物阜、民康物阜、民安物阜、民殷财阜、人烟阜盛、物阜民丰、物阜民康、殷民阜财、物阜民安、殷民阜利、物殷俗阜、物阜民熙、

张从申敬使君碑褚遂良金农杨沂孙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三、清代王永彬经典诗句诗词

清咸丰时人,具体行藏不详。其所写《围炉夜话》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

王永彬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为南宋孝宗时 *** 中之后,经两次迁徙,直到其父清朝乾隆间才迁往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石门坎人)。年少时,其仲兄去世,一度面临辍学,后发愤始得入县学读书。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为修职郎,参与编修同治版本《枝江县志》,担任“分修”。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 *** 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同时对于乡人,见善必赏;见过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

王永彬涉猎广泛,在著述授业之余,经史诸子书法医学皆习,尤好吟诗,其同郡文友王柏心为其撰写《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记载:“公著述外,尤好吟咏,与高安周柳溪、彝陵(夷陵)罗梦生结诗社,号吟坛三友”。

王永彬为人不爱荣华富贵,生 *** 纯茂冲远。光绪《荆州府志·卷五十七·艺文志》记载:“王永彬,字宜山,岁贡生, *** 孝友,隐居教授。邑令朱锡绶耳其名,虚心造访,永彬凿坯而遁。”与友人一起每酒醉高论,说到古忠孝义烈之事,则沾襟涕泗不能止。

1、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王永彬《围炉夜话》

2、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王永彬《围炉夜话》

3、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王永彬《围炉夜话》

4、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王永彬《围炉夜话》

5、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王永彬《围炉夜话》

6、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始觉冷淡处趣味弥长。——王永彬《围炉夜话》

7、 *** 朋友,不如终日读书。解读:随随便便就交朋友,不如在家里闭门读书。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个思想者对话,也是在认识朋友,而且还是了不起的朋友。——王永彬《围炉夜话》

8、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解读:很大的过错,往往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造成的,因此不能不学会谨慎。——王永彬《围炉夜话》

9、东坡忍痒《围炉夜话》中记载了苏东坡的一句话: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林语堂在写苏东坡的故事的时候,就讲了这样一段趣闻:苏东坡是一个 *** 格豪爽的人,他每次睡觉之前,都会先找一找睡觉的状态,直到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后,他才会安心地抓痒痒,等到连痒痒也抓完了,就说:“这下再有什么痛痒我也不管了。”然后呼呼大睡,鼾声如雷。——王永彬《围炉夜话》

10、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解读: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于后代的,只要能得到勤劳和俭朴之意就好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忠”可以于人于事不失,“厚”可以于人于事有利,因此处世只要以忠厚作为标准即可。真正的传家之宝,唯有“勤俭”。明白了勤俭的美德,子孙永世都不致困窘。——王永彬《围炉夜话》

11、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解读:凡事从自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抱怨了。这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王永彬《围炉夜话》

12、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王永彬《围炉夜话》

13、博学笃志,神闲气静。——王永彬《围炉夜话》

15、士必以诗书为 *** 命,人须从孝弟立根基。解读:读书人必须以诗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悌上立下基础。安身立命之本在于扬善弃恶,“诗”既无邪,“书”也无邪,故能成为读书人处世的根本。做人由最基本的孝悌做起,自然能逐渐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的大仁境界。——王永彬《围炉夜话》

16、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王永彬《围炉夜话》

17、饱暖则气昏志惰,饥寒则神紧骨坚。——王永彬

18、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19、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王永彬《围炉夜话》

20、聪明不外露,耕读可兼营。——王永彬

21、境遇无常须自立,光阴易逝早成器——王永彬《围炉夜话》

22、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王永彬

23、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王永彬《围炉夜话》

24、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王永彬《围炉夜话》

25、学长者助人之道,识君子修己之功——王永彬《围炉夜话》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 *** 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 *** 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 *** 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阜城诗词之乡(阜城县大白乡)-第1张图片-

明崇祯十年(1637)顾贞观出生于无锡。曾祖顾宪成,是晚明东林学派的领袖;祖父顾与渟,四川夔州知府; *** 顾枢,才高博学,为东林学派另一领袖高攀龙的门生。母亲王夫 *** 是生长于诗书之家。贞观禀 *** 聪颖,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长兄景文、次兄廷文、姊贞立、弟衡之,都具才名。少年时代,贞观即参加了由吴江名士吴兆骞兄弟主盟的“慎交社”。该社中他年纪最小,却“飞觞赋诗,才气横溢”,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结为生死之交。顺治十一年(1654)又与同乡数人结“云门社”于家乡无锡惠山,此社会聚了姜宸英、汪琬、汤斌等江南诸多名士。

大约在顺治末年,贞观辞亲远游,到达京师,康熙元年(1662)以“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书龚鼎孳和大学士魏裔介。清康熙三年(16 *** ),顾贞观任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五年(1666)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在国史院任典籍期间,曾修订其曾祖顾宪成的年谱《顾端文公年谱》,又为其父编定文集《庸庵公日钞》。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归里,自称“之一飘零词客”。

康熙十五年(1676)经国子监祭酒徐元文推荐,入内阁大学士明珠府中住塾师,与权相明珠之子纳兰 *** 德相识,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清稗类钞》作者徐珂说:“容若风雅好友,座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舍人贞观尤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不谈则日夕。”二人曾合力营救以“丁酉科场案”而蒙冤被遗戍宁古塔的好友吴兆骞,轰动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年(1681),顾贞观回无锡为母丁忧期间,曾帮助修订《庐州郡志》。又按惠山听松庵竹茶炉旧制,仿造了一只竹茶炉,不少名士题词赋诗以记其事,后由纳兰 *** 德汇成《竹炉新咏》。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骞、 *** 德先后病故,令贞观悲痛不已,在 *** 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 *** 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

康熙五十三年(1714),贞观卒于故里。临终前将平生之诗选出四十首,授门人杜诏谋刻问梓。自称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虽丰而存诗不多。

1、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顾贞观《金缕曲》

2、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顾贞观《金缕曲·我亦飘零久》

3、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 *** 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

4、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北平无战事》

5、我亦飘零久,留取心魂相守。——顾贞观《金缕曲》

6、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更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待他移影说相思。——顾贞观《浣溪沙·梅》

7、金缕曲作者:顾贞观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潺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从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顾贞观

8、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金缕曲》

9、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金缕曲》

10、落下霜寒落雪亭,孤灯犹伴独孤影。——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平生万事,那堪回首。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 *** 久。——顾贞观《金缕曲》

11、但结托,来生无悔。——顾贞观《金缕曲》

12、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 *** 上,东风野火,烧出 *** 瓦。——顾贞观《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

金采(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一说本姓张,名喟,享年五十三岁(虚五十四岁)。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 *** 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

金圣叹生于1608年三月三日(4月17日),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之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评注不少古典,奇才也。传在今河北省阜城县曾有衣冠 *** 一座。

顺治十七年(1660年),皇帝对金圣叹的作品加以赞美“此事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他听说后,随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随后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又高价售出公粮于百姓,激起民怨。民众假借顺治驾崩契机,组织反贪 *** ,后百多名秀才于第三日往孔庙哭庙,发泄不满,后向巡抚朱国治呈揭帖告发县令。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捕18名核心人物,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处“斩立决”(顺治 *** 七月十三日)(1661年8月7日),法场-江宁-三山街,其中一人为金圣叹也,后任维初因犯另案被斩,朱国治被吴三桂兵杀并分食其肉,骸骨无存。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作乱”,释“ *** ”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而他又同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 *** ,结成祸国殃民的社会势力,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他认为,“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又揭露礼教对人 *** 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 *** ,而推《西厢》为“天地妙文”。他接受 *** 的虚无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可以看出,金圣叹的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他评《 *** 》、《西厢》二书时的艺术见解则独出手眼,继李贽、叶昼之后将小说戏曲评点推进到新的高度。

1、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

2、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

3、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金圣叹《金圣叹临刑前 *** 》

4、"消磨傲骨惟长揖,洗落雄心在半酣——金圣叹《评点西厢记的开首》"

5、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 *** 分,有 *** 而后兴亡见。——金圣叹

6、"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金圣叹"《金圣叹》

7、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金圣叹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 *** 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 *** 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 *** 学名著。

赵翼论诗重“ *** 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禛、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他说:“力欲争上游, *** 灵乃其要。”(《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论诗》)所著《瓯北诗话》又名《瓯北诗钞》, *** 地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如《古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偶得十一首》、《后园居诗》等,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或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七古如《将至朗州作》、《忧旱》、《五人墓》,七律如《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黄天荡怀古》、《赤壁》等,都独具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 *** 较差。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钞》。赵翼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清代 *** 灵派三大家”。

赵翼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瓯北诗钞》等。由于《二十二史札记》把《旧唐书》、《旧五代史》罗织在内,实际为廿四史。他单披阅廿四史就达3200卷,加上正文和夹注中引用的稗史笔记4000多种,工作量浩瀚。赵翼从40多岁动笔,到1796年方完成。成书时他已经是七旬老翁了。《廿二史札记》一书考证史籍著述体例的演变和历史事实的 *** ,显示出特有的经世意识和对大量历史问题的深刻见解,堪称是乾嘉朴学时代创造 *** 思维的出色成果。赵翼生前史学著作因与时风不同而未受重视。死后多年,却声名大涨,梁启超以为赵翼“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二十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 *** 学名著。

1、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2、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

3、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赵翼

4、矮人看戏何曾见,只是随人说短长。——赵翼《论诗》

5、枉为耽佳句,劳必费剪裁。平生得意处,却自自然来——赵翼

6、 *** 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赵翼

7、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赵翼《论诗》

8、触景生情,涸事起意——赵翼

10、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 *** 灵乃其要。——赵翼

11、"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赵翼《爆孛娄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阜城县 阜城 大白 词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