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黄梅为何是诗词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黄梅戏之乡是哪里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
1、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2、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
9、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1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2、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13、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5、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
16、 *** 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8、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
19、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21、春心摸拱花壹村相思壹村灰。
23、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24、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6、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28、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29、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0、色不迷人人自迷, *** 眼里出西施。
31、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32、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3、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3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3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38、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3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 *** 里人!
4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1、欲把相思说似谁,浅 *** 不知。
42、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43、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4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5、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46、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48、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49、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0、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
51、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2、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3、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5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6、天长地久有时尽,次恨绵绵无绝期。
59、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60、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
61、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6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63、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65、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66、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6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 。
6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70、抽刀 *** 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7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73、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74、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75、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77、一枝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8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4、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6、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8、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10、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落花已作风前舞,流水依旧只东去。
14、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5、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1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17、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 *** 不羡仙。
18、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19、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20、红颜未老恩先断,从此箫郎是 *** 。
23、 *** 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24、 *** 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25、夫死 *** 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27、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29、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 *** 不羡仙。
3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 *** 里人。
33、 *** 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35、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难过是情狂。
3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38、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
40、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费泪行。
4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 *** 人。
45、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48、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4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2、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 *** 。
53、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5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55、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
5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5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8、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安排处。
5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60、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 *** 绽出月圆。
61、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
6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6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6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66、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67、缘已逝而情难止,生有崖而思无尽。
68、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9、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72、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7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74、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75、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 *** 乌巾。
76、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77、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78、 *** 自是多情甚,雨雨风风一处栖。
79、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8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81、缘来缘去缘如水,情散情聚情何归。
1、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2、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3、长剑 *** 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4、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自题小像》
8、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0、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2、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3、 *** 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14、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15、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1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地下 *** 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18、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9、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2、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23、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2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5、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26、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27、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8、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29、 *** 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30、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2、祖国 *** 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 *** 感不禁》
33、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34、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35、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36、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3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38、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3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4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41、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42、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43、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4、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45、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6、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7、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4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49、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50、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51、天与三台座,人当 *** 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2、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53、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54、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5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56、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57、突兀压神州,峥嵘如 *** 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58、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5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60、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61、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62、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江淹《铜爵妓》
63、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65、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66、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67、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 *** 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68、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70、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71、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72、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73、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7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 *** 还!徐锡麟《出塞》
75、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1、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1、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2、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李白《古风》
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5、 *** 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6、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9、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柳宗元《咏三良》
10、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 *** 《蒿里行》
13、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4、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15、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6、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18、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19、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20、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21、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22、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3、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 *** 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24、如何 *** 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5、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6、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2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8、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29、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30、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31、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3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4、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35、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3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7、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38、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 *** 。李白《鞠歌行》
39、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40、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41、皇灵大动变句子网,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42、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43、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4、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45、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46、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8、诗界 *** 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9、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50、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 *** 。陆游《陇头水》
5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5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 *** 里人。陈陶《陇西行》
55、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 *** 丁酉岁感事》
56、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57、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58、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5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0、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61、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62、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63、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李白《西施》
6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 *** 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6、 *** 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67、 ***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6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69、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7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 *** 雄。屈原《国殇》
7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72、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73、吴王事事须 *** ,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74、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75、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7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二、请问宋词中有哪些词是表达感恩之情的
感恩多词调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双调有三九、四十字两体。
唐牛峤(约公元 *** 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八七八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强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柳花飞,愿得郎心,
自从南浦别,愁见 *** 结。近来情转深,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泪盈襟,礼月求天,
感皇恩唐教坊曲名。陈旸《乐书》:祥符中,诸工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曲有双调《感皇恩》。《金词》注:大石调;《中原音韵》注:南吕宫。 *** 怀英词,名《叠萝花》。
感皇恩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毛滂
绿水小河亭句朱阑碧甃韵江月娟娟上高柳韵画楼缥缈句尽挂窗纱帘绣韵月明知我意句来相就韵
◎●●○○⊙○◎●⊙●○○●○●◎○◎●◎●⊙○○●◎○○●●○○●
银字吹笙句金貂取酒韵小小微风弄襟袖韵宝熏浓炷句人共博山烟瘦韵露凉钗燕冷句更深后韵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晁词、贺词之偷声,周词之添字,赵词、汪词之减字,皆变体也。按,此调前后段第三句,宋词例作拗体,俱平仄平平仄平仄,惟程大昌词,“老幼欢迎僮婢喜”、“文字流传曾贵纸”,僮字、曾字俱平声,婢字、贵字俱仄声;又,前后段第六、七句,宋词俱作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仄,惟陆敦信词,“风头日脚下,人空老”、“而今酒兴减,诗情少”,日字、酒字俱仄声,刘镇词,“儿孙列两行,莱衣戏”、“十分才一分,那里暨”,行字、分字俱平声。至前段第二句,毛词别首云,“饮少辄醉”,饮少二字俱仄声;后段之一、二句,晁补之词云,“凭谁向道,流水一瞬”,谁字平声,向道二字俱仄声,别首云,“繁枝高荫,疏枝低绕”,低字平声,晁冲之词云,“熟睡起来,宿酲微带”,熟字、宿字俱仄声。赵企词云,“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周紫芝词云,“此去常恨,相从无路”,《梅苑》词云,“堪赏占断,三春先手”,平仄各自不同,填者审择一体,庶不混淆,故详注不取参校,其余可平可仄,悉参谱内六词。至周词换头句“洞房见说”,平仄全异,亦不校注。
又一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晁冲之
蝴蝶满西园句啼莺无数韵水阁桥南路韵凝伫韵两行烟柳句吹落一池飞絮韵秋千斜挂起句人何
○●●○○○○○●●●○○●○●●○○●○●●○○●○○○●●○○
处韵把酒劝君句闲愁莫诉韵留取笙歌住韵休去韵几多 *** 句怎禁许多风雨韵海棠花谢
●●●●○○○●●○●○○●○●●○○●●●●○○●●○○●
·此与毛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各藏短韵。按,沈伯时《乐府指迷》,所谓句中韵,歌时应拍,不可不押者也。
又一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六仄韵贺铸
兰芷满汀洲句游丝横路韵罗袜尘生步韵回顾韵整鬟颦黛句脉脉多情难诉韵细风吹柳絮韵人南
○●●○○○○○●○●○○●○●●○○●●●○○○●●○○●●○○
渡韵回首旧游句山无重数韵花底深朱户韵何处韵半黄梅子句向晚一帘疏雨韵断魂分付与韵
●○●●○○○○●○●○○●○●●○○●●●●○○●●○○●●
·此亦与毛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藏短韵,第六句又各多押一韵异。
又一体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周邦彦
露柳好风标句娇莺能语韵独占 *** 最多处韵浅颦轻笑句未肯等闲分付韵为谁心子里句长长苦韵
●●●○○○○○●●●○○●○●●○○●●●●○○●●○○●●○○●
洞房见说句云深无路韵凭仗青鸾道情素韵酒空歌断句又被江涛催度韵怎奈何读言不尽句愁
●○●●○○○●○●○○●○●●○○●●●○○○●●●○○●●○
·此亦与毛词同,惟后段第六句添一字异。
又一体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周紫芝
无事小神仙句世人谁会韵著甚来由自萦系韵人生须是句做些闲中活计韵百年能几许句无多子韵
○●●○○●○○●●●○○●○●○○○●●○○○●●●○○●●○○●
近日谢天句与片闲田地韵作个茅堂待打睡韵酒儿熟也句赢取山中一醉韵人间如意事句只此
●●●○●●○○●●●○○●●●●○●●○●○○●●○○○●●●●
·此亦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二句添一字异。此词前后段第五句,“活”字、“一”字俱入声,此即《乐府指迷》所谓以入替平之法,不可以上去声字替。填者审之。
又一体双调六十五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赵长卿
景物一番新句熙熙时候韵小院融和渐长昼韵东君有意句为怜纤腰消瘦韵软风吹破眉间皱韵
●●●○○○○○●●●○○●○●○○●●●●○○○●●○○●○○●
袅袅枝头句轻黄微透韵舞到春深转清秀韵锦囊多感句又更新来伤酒韵断肠无语凭阑久韵
●●○○○○○●●●○○●○●●○○●●●○○○●●○○●○○●
·此亦与毛词同,惟前后结两句各减一字,俱作七字一句异。
又一体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汪莘
年少寻芳句早春时节韵飞去飞来似胡蝶韵如今老大句懒趁五陵豪侠韵梦中时听得句秦箫咽韵
○●○○●○○●○●○○●○●○○●●●●●○○●●○○●●○○●
割断人间句柳枝桃叶韵海上书来恨离别韵旧游还在句空锁云霞万叠韵举杯相忆处句青天月韵
●●○○●○○●●●○○●○●●○○●○●○○●●●○○●●○○●
·此亦与毛词同,惟前段之一句减一字异。按,《中州乐府》 *** 怀英词,前起二句“碧玉 *** 条,蓝袍裁叶”,正与此同。至后段第五句第五字,诸家例用平声,周紫芝用以入替平之法,此词独用去声,偶然不同,恐非定格也。
七十古来稀2,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松姿虽瘦,偏耐云寒霜晓。看君双鬓底,青青好。
楼雪初晴,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从今康健,不用灵丹仙草。更看一百岁,人难老3
1.范倅:或谓滁州通判范昂,作者有词同此调题为《滁州寿范倅》但两词时令不合,故偶同名而已。另考为范邦彦,刘宰《漫塘集》三十四有范如山行述,谓如山之父名邦彦,仕金为蔡州之新息县令,绍兴辛巳以其县归宋。如山之女弟归稼轩先生。但称谓事迹上仍有不合,故终难确考为何人,因此该词作年亦难定。
2."七十"句:杜甫《曲江》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少。"另稼轩有《更高楼》:"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
3."难老":《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辛稼轩词运用唐人诗句,如淮阴将兵,不以数限,可谓神勇。"(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这阙词,开篇用杜甫诗成句,切入祝寿正题,爽朗而亲切。上片围绕长寿这一主题赞美寿星气节高尚,下片先叙寿筵上其乐融融的场面,境界柔和,然后以明朗的祝福收尾。整首词词旨明确,下语朴素晓畅,用散文化的句法,并不违反词的格律规范,仍协律可歌。节奏铿锵有致,琅琅上口,其中豪放深情处,是词人气象的自然流露,颇耐涵咏,可入祝寿词中不落俗套之佳者。有同调另一首"七十古来稀"(庆婶母王恭人七十),有"大小男女,逐个出来为寿。一个一百岁,一杯酒"更用生活俗语,平平叙事。从这类词中略可想见词人在词的语言艺术上的多方尝试。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兰芷指兰草和白芷,是两种香草。汀洲,是水中小洲。在游丝飘曳、香草满地的小洲上,抒情主人公在等待着他的意中人。兰芷、游丝,这些芳香、飘逸、美丽的物象,不仅用来写景,同时还衬托出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美好。意中人终于来了。“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贺铸化用其意,写意中人细步行走,飘然而至,这女子迎顾之间,整发蹙眉,秋波送情,然而“脉脉两情难语”。虽然两情相悦,心心相印,但有诸多阻隔,使两人不得互表衷肠。这默默无语之中,展示着深沉的痛苦。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奈。在微风吹拂、满天飞絮之中,她又越水南渡,飘然而去了。
下片抒情,以淡淡的语言抒写那种追觅无着的痛苦不宁。“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表层是写旧日寻游,山水重重;实则是在写执著追求的艰难困苦。“花底深朱户”指女子的住所。而如今,人已去,影无踪,她到底住在何处呢?无从可知,无从可晓。接下去“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这是在写景,又是在抒情。黄梅季节,傍晚时分,那不尽的雨丝,正像他无法排解的满腹愁绪。读到这里,很自然就会使人想起贺铸那著名的词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与上述词句的意境是一致的。结句直抒愁肠,“断魂分付与,春将去。”传导出的是 *** 、痛苦与无奈。
这首词结语构思奇特,痛苦不堪的主人公要把“断魂”交付给春天带走,其实谁都明白这是徒劳的,正如冯延巳所云:“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鹊踏枝》)然而正是这结语产生了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 *** ,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这首词,是作者离蜀东归以前,感叹壮志未成,思念家乡时所写下的。上片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下片以抒情起而以情景结合终。
在一个初秋的阴天,作者登上了江边的一个小阁,仰望初秋的天空看见迷蒙的云气还没有浓结到要化成雨点的样子,俯视下面可以看到江水和沙渚,境界是开阔的,并带着些静漠与冷清。作者只轻轻地把它描写成“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概括了登高之事和周围环境,并描写视觉中景物,运化周邦彦《感皇恩》“小阁倚晴空”的词句,王勃《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的诗句。“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接着是写听觉,并由此引出作者的联想。雁是“新雁”,知秋是“新秋”;云是“孤”云,雁只“数”声,“数”字中也反映出主客观的孤独意象的两相契合。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秦时为杜县地,汉时为宣帝陵所在,故称杜陵,这里用杜陵指代长安。长安这个汉唐故都,是华夏强盛的象征,也是西北的 *** 、军事中心之地。陆游急切地盼望南宋 *** 者能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他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寄托其收复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他向宣抚使王炎建议:“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诗文中写到想念长安的也很多,如《闻虏乱有感》的“有时登高望跾杜,悲歌仰天泪如雨”,《东楼集序》的“北游山南,凭高望跾、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其势无由,往往悲歌流涕”,这样的词句很多,可见其感触之深且痛,因此经常地提及。古人写闻雁和长安联系的,除陆诗外,还有许多如杜牧《秋浦道中》的“为问寒沙新雁到,来时为下杜陵无”,于邺《秋夕闻雁》的“忽闻凉雁至,为报杜陵秋”,只是一般的去国怀都之感。作者写的,如《秋晚登城北门》的“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些是和关心收复长安的信息是有关的词中写闻新雁而回头看不到长安,也是感叹收复长安的好消息的不能到来。“壮心空 *** ,人谁许!”空有从军 *** 的壮怀,而无人相许(即无人赏识、信任的意思),申明“回首”句的含意,这里的描写从含蓄的寄概到激昂的抒情,体现了作者写作的特点从作者的诗词风格看,他是比较习惯于采用后一种写法的;在这一首词中,他极力抑制 *** ,却较多地采用前一种写法。
过片时用了,“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黄阁、紫枢,指代宰相和枢密使,是宋代更高文武官吏。黄阁,宰相官署,卫宏《汉官旧仪》:“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代的戎服多用紫色,故以紫枢指枢密院。筑坛,用了汉高祖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的典故;开府是开幕府,置僚属,在宋代,高级行政区的军政长官有此种权力。之一、二句指为将相,第三句说不怕这种职位无人可当,意即用不着自己怀抱壮志与准备担当大任。陆游并不热衷于当 *** ,但却始终抱着为效忠国家而建立功名的壮志。他曾向往于这种功名,他的《金错刀行》诗说:“ *** 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书怀》诗说:“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他这三句词,说得很平淡,很坦然,那么他真的会这样轻易放弃自己的壮志、他真的相信一般的将相也能够担负恢复祖国统一大业的重任吗?不!他的热情 *** 格和当时冷酷的现实使他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的*之辞,只不过是愤激的反语罢了而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曲折、更为深沉的感慨。是从“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汉宫春》)的乐观,到“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鹧鸪天》)的绝望过程中的感慨。“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这里说的是现在再三思忖只有辞官东归,回到故乡山阴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为生。这是积极的理想找不到出路, *** 要作消极的归隐之计,经过一番思考,连归隐后的生活都作了具体的设想,所以最后出现一个江南水乡的图景。痛苦的心情融化于优美的自然景物,表面上是景美而情淡,实际上是闲淡中抑制着内心的愤激,深藏着内心的痛苦罢了。
这是陆游的一首要用归隐的办法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词作,情景结合,看似很矛盾但解决得比较 *** ,作者的心情在这首词中表现得比较闲淡。深入体会,仍然透露出理想对现实的尖锐冲突和强烈 *** ,所以意境是曲折的,感慨是深沉的。
三、关于腊梅花的诗词
《梅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墨梅》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王冕。其全文诗句如下: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早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全文诗句如下:
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想将花儿赠给 *** 外的亲友,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
《梅花绝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游。其全文诗句如下: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听说梅花在寒冷的清晨绽开了,那些梅花像雪堆一般的在整山遍野 *** ;我很喜欢梅花,真不知道有什麼 *** ,可以化作千亿个我,在每一棵梅花树下欣赏梅花。
《白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冕。其全文诗句如下: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 *** 清香发,散作乾坤 *** 春。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 *** ,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 *** 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早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齐己。其全文诗句如下: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 *** ,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雪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梅坡。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 *** 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 *** ,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早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谓。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 *** ,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杂诗三首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约客》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赵师秀。其全文诗句如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塞上听吹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诗句如下: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 *** 满关山。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闲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 *** 。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喜韩少府见访》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胡令能。其全文诗句如下: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梦江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松。其全文诗句如下: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 *** 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正所谓:“五月水乡梅雨夜,驿桥船笛伴人声。 *** 幽怨江南梦,词调蕴浓易共鸣。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全文诗句如下: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 *** ,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黄鹤楼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忆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句如下: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岭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道洽。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 *** 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几 *** 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炯。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方平。其全文诗句如下:
《庭梅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亮。其全文诗句如下:
稀稀落落地梅树枝条歪歪轻斜地挂满那洁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条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着斑斑点点的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更先绽 *** 了,这使得想要在春天竞吐芳香的种种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来的信息传递出去,又怎么会害怕被厚厚的积雪所深深埋藏呢!请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伤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让主宰春天的神东君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让开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伤曲调而过早地凋谢。
《山路梅花》作者为清代文学家冯山。其全文诗句如下: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 *** 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听人说山下有几株梅花,途中路过忍不住把车旁的帷帐打开去观赏。试着亲手去折林梢上开的梅花,早早感到春天已经接近了。若能在路上不时见到,更好能让东风将它们逐枝吹开。莫把梅花当做寻常花草看待,它一年一次地把江南春的讯息带来。
《西江月·梅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它的素色的面容如果翻一下嫌太过粉婉,如果雨雪洗去妆色的话那种朱唇样的红色根本不会褪去。高尚的情 *** 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去和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定风波·红梅》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 *** 学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 *** 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旭。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种 *** ,一家 *** 。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梅花》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全文诗句如下: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踏莎行·雪似梅花》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吕本中。其全文诗句如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吕本中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这种艺术手法确如画龙,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初雪赏梅》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无名氏。其全文诗句如下:
方怅秋尽草木衰,圃菊憔翠霜色白。
孰料 *** 朔风紧,漫天飞雪邀梅开。
正当惆怅深秋天气寒冷,草木枯落,一片肃杀,花圃中最能耐寒的菊花也经不住秋霜的摧折,显得憔悴不堪。没想到整个夜晚北风刮起,漫天飞雪在空中尽情欢舞向腊梅发出热情邀请,梅花应邀而开。
《留春令·咏梅花》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史达祖。其全文诗句如下: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雪里梅花诗》作者为魏晋文学家阴铿。其全文诗句如下:
《咏落梅》作者为魏晋文学家谢朓。其全文诗句如下:
《早梅·迎春故早发》作者为魏晋文学家谢燮。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 *** 。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 *** ,毫不畏惧。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梅花·白玉堂前一树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梅树花谢花开,却不知为谁而开为谁而谢,年复一年,不见旁人相惜,唯有春风拂过,每年归来相探。
《梅花落·中庭杂树多》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鲍照。其全文诗句如下: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望海潮·梅英疏淡》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秦观。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 *** 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 *** 加。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 *** 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缤纷高挂的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霜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吁嗟。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神思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