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鞭炮之乡有哪些 中国三大鞭炮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很多朋友对于福建鞭炮之乡有哪些和中国三大鞭炮之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三大鞭炮之乡是什么
  2. 福建省 南平县光泽县,春节有哪些习俗
  3. 春节习俗有哪些(福建常见的)

一、中国三大鞭炮之乡是什么

1、中国三大鞭炮之乡指的是湖南浏阳、万载和江西上栗。

2、浏阳,湖南省县级市,由长沙市代管,浏阳古为吴楚咽喉,因县城位于浏水之北(阳面)而得名。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起源于浏南重镇大瑶镇,浏阳花炮源远流长,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

3、上粟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北部,西与湖南省醴陵市接界、北与浏阳市相依。上栗县是中国 *** 爆竹主产区之一,爆竹始祖李畋即诞生在上栗县金山镇与湖南交界的麻石街上(李畋籍贯的传说有多种版本),县内生产 *** 爆竹已有1300多年历史。

4、万载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隶属宜春市,万载花炮产于宋盛于清。几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万载人民从事花炮生产日众,代代相传,故有“花炮之乡”的美誉。据县志记载,清道光以来花炮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

5、用 *** 为原料的爆竹,出现于北宋末期。但那时使用 *** 的爆竹叫“爆仗”,与军事行为有关联。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

6、此叫法源于军中一种仪仗形式的表演,“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表演开始的号令,叫“爆仗”,“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

7、这种“爆仗”即是现代爆竹的雏形,如果不用 *** 当原料,是不可能有“霹雳”那样怕人声响的。因燃放时声响如炮,时人又称之为“炮仗”。

8、用 *** 引燃的爆竹,到南宋时已很流行了。南宋人施宿于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编撰、陆游作序的《会稽志》记载,“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 *** ,声尤震厉,谓之‘爆仗’。”

二、福建省 南平县光泽县,春节有哪些习俗

1、作为地地道道的南平光泽人,春节的习俗有:扫尘、压岁钱、贴春联、年画、守岁、爆竹、拜年

2、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3、“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4、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 *** 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5、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 *** 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6、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 *** 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 *** 和艺术 *** 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7、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 *** 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8、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 ***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9、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10、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11、中 *** 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之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2、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三、春节习俗有哪些(福建常见的)

1、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

2、福建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人们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3、除夕之前,人们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4、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 *** 、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5、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6、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 *** 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

7、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8、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9、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福建鞭炮之乡有哪些 中国三大鞭炮之乡-第1张图片-

10、初三这天,被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11、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12、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13、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更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14、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15、人们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

16、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 *** 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17、除夕,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 *** 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18、吃年夜饭“围炉”时, *** 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19、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 *** 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20、过年,还要 *** 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福建 中国 炮之乡 哪些 三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