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巨源,韦穆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下厨房 3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韦巨源,以及韦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韦巨源人物简介
  2. 韦巨源的介绍
  3. 韦巨源的生平
  4. 韦巨源旧唐书《韦巨源传》

一、韦巨源人物简介

1、韦巨源,出生于唐朝雍州万年(今西安),活跃于公元631年至710年间。他在武则天 *** 时期的长寿二年(693年),凭借文昌右丞同平章事的职位,负责政务管理,然而处理事务时被批评为缺乏全局视野。中宗复位后,他晋升为吏部尚书,进一步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的重要职务,随后晋升为侍中和中书令,并被封为舒国公。在任期内,他参与制定和推行了《垂拱格》和《格后敕》等重要法规。

2、韦巨源与韦后的家族关系密切,被编入她的族谱中,被视为兄弟。他暗中支持韦后效仿武则天,试图让韦后掌握 *** ,代行天子之权。然而,随着李隆基发动 *** ,意图铲除韦后势力,韦巨源不幸成为乱军的牺牲品,最终在 *** 中丧生。

二、韦巨源的介绍

韦巨源,(631年-710年7月22日),京兆万年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韦巨源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何时进入仕途不详,武则天年间历任司宾少卿、文昌左丞,后转任文昌右丞,并在任上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长寿三年(694年),转任夏官侍郎,保留同平章事头衔。延载元年(695年)受内史李昭德牵连被外放为鄜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历任地官尚书、纳言、神都留守等职。长安二年(702年),转任刑部尚书。唐中宗李显 *** 后,韦巨源任工部尚书,受封同安县子,七月,升任吏部尚书,又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再次成为宰相。并进爵郇县伯。之后因从祖兄韦安石拜相,为避嫌而转任礼部尚书。次年二月,由刑部尚书任上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第三次成为宰相,进爵舒国公。韦巨源自此成为韦皇后 *** 羽之一。景龙元年(707年),升任侍中、中书令,当时韦后擅权,天象屡屡示警。韦巨源却缄默不言,四处传播妖言,并劝韦后效法武则天。之后又进拜尚书左仆射。中宗李显暴崩之后,韦后被杀,韦巨源家人闻讯劝其避难,韦巨源不从,出门之后被乱军杀害。时年八十岁。睿宗李旦即位后赠特进、荆州大都督,谥曰昭。

三、韦巨源的生平

1、武则天年间,韦巨源累迁司宾少卿,转司府卿、文昌右丞。长寿二年(693年)在文昌左丞任上被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实质宰相。三年(694年),转夏官侍郎,仍同平章事。韦巨源有吏才,谨慎复查省内文案并予以纠正,虽然为下属所怨,还是纠正了他们的不少错误。

2、延载元年(695年),武则天不满权相内史李昭德,贬之。另一宰相检校凤阁侍郎周允元与司刑少卿皇甫文备上表 *** 韦巨源和其他宰相内史豆卢钦望、同平章事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不能匡正李昭德。五人都被贬为刺史,其中韦巨源被贬为鄜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拜地官尚书。久视元年(700年),又在文昌左丞任上被拜为宰相之职纳言。年末,因韦巨源从父文昌右丞韦安石被拜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武则天不喜欢同一家族有多名宰相,罢韦巨源相位。武则天幸西京长安监造母杨氏陵墓,任韦巨源为神都洛阳留守。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召韦巨源赴长安,以副留守李峤代之。转刑部尚书,加太子宾客。武则天回洛阳,以韦巨源为西京留守。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被 *** *** ,其子曾在嗣圣元年(684年)短暂为帝的李显复位,即唐中宗。韦巨源入拜工部尚书,封同安县子。七月,迁吏部尚书,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进封郇县伯。当时朝廷缺乏要员,韦巨源主事除十人官职,其一为检校中书令杨再思,杨再思问其余官职授何人,得知都是宰相们的近支亲属。杨再思深叹:“我们真是负了天下。”韦巨源却说这是时下之计。当时有贤德的人终不能进身,士大夫莫不离心。九月,因韦安石任宰相职中书令,韦巨源又被罢为礼部尚书。

3、二年(706年)二月,韦巨源在刑部尚书任上被再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宗命他和韦皇后叙宗亲。进封舒国公。从此在朝中成为韦后 *** 羽。三月,中宗婿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被控与洛阳人张仲之、祖延庆、武当丞周憬等谋反,计划杀韦后 *** 、武则天侄德静王武三思、废韦后。张仲之被讯问时,说武三思罪状,直称武三思和韦后 *** 。负责参验其事的韦巨源和另一结连韦后的宰相侍中杨再思假装睡觉,不予理睬。

4、景龙元年(707年),韦巨源为侍中、中书令。奉诏与唐休璟、李怀远、祝钦明、苏瑰等定《垂拱格》及《格后敕》,前后计二十卷,颁下施行。武三思先有实封数千户在贝州,当时遇到大水,刺史宋璟请求免租庸及封丁,韦巨源却以为庄稼虽然被淹没,还有蚕桑业可输租税,于是河朔户口颇多流散。二年(708年)二月,传言韦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是吉兆,韦巨源请公布天下,中宗从之,并大赦。当时星坠如雷、野雉同叫之类的凶兆,韦巨源却不说,又见中宗昏惑,与左卫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宗楚客、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郑愔、谏议大夫赵延禧等传播妖言祥瑞,秘密引导韦后效法武则天。

5、三年(709年)二月,韦巨源、杨再思分别被任为左、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拜尚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仍旧监修国史。八月,中宗将祭祀长 *** 郊,国子祭酒祝钦明和国子司业郭山恽为奉承韦后,提议韦后为亚献,而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国子司业盐官褚无量则反对。韦巨源认可祝钦明所议,于是韦后为亚献。祝钦明起初建议中宗有权势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为终献,但唐绍、蒋钦绪坚决反对,中宗最终以韦巨源为终献。

6、四年二月,中宗驾幸梨园毯场,命文武三品以上蹴鞠、拔河。韦巨源和同僚宰相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璟因年老摔倒在地,长久不能起来。中宗、皇后、皇妃、公主们看了,大笑。六月,中宗暴崩,传统史家认为是韦后和李裹儿所毒杀,这样韦后能如武则天一样称帝,李裹儿能成为皇太女。韦后立中宗庶子温王李重茂为皇帝,即殇帝,本人作为摄政皇太后维持实权。不足一月,中宗妹太平公主和侄子临淄王李隆基发动 *** ,杀韦太后、李裹儿。消息传出,韦巨源家人建议其躲避。韦巨源答:“我是大臣,有难岂能不赴?”出门到都街,被乱兵所杀。

7、不久,李隆基拥其 *** ,曾为皇帝的相王李旦 *** ,即唐睿宗。睿宗追赠韦巨源特进、荆州大都督。太常博士李处直建议谥韦巨源为“昭”。户部员外郎李邕坚决反对,说:“武三思引荐他为宰相,阿韦(即韦后)以他为宗亲。无功受封,无德受禄。他诽谤同族韦安石,却阿附外人宗楚客。谥号‘昭’是不合适的。”后来又上了一篇更长的表文反对此谥,虽然世人同意,但睿宗仍然谥韦巨源为“昭”。

四、韦巨源旧唐书《韦巨源传》

1、韦巨源,出身于周京兆尹总氏,其祖辈为韦匡伯,曾袭封郧国公,隋时改封舒国公,官至尚衣奉御。他在则天时期步步高升,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直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三年,他转任夏官侍郎,仍保持平章事职位。巨源凭借吏才,负责省内文案审核,尽管引起下级不满,但也带来了一定利益。

韦巨源,韦穆-第1张图片-

2、证圣初年,他出任鄜州刺史,随后晋升地官尚书和神都留守。长安二年,他被召入朝转任刑部尚书,加封太子宾客,并再次担任神都留守。神龙初年,他晋升为工部尚书和同安县子,又转为吏部尚书和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郇县伯。在安石担任中书令期间,因其亲近关系,巨源被免去知政事的职务。

3、景龙二年,韦巨源迎合中宗喜好符瑞,支持皇后衣箱出现瑞云的妖妄说法,并建议普天同庆。然而,当时星坠、野雉鸣叫等异常现象,他却未提出警戒。同僚迦叶志忠等人对此表示不满,上书批评。景龙三年,巨源担任尚书左仆射,继续参与政事,但在韦庶人之难中,他未能 *** 韦后的旨意,最终在都街被乱兵杀害,享年八十岁。

4、睿宗即位后,赠他特进、荆州大都督的称号。对于巨源的谥号,李处直认为“昭”不妥,指出他无功受封,结交权贵,而李邕则认为他与安石不合,迎合武氏,导致国家混乱。巨源在处理国家祭祀和军事事务时,违背礼制,甚至阴谋篡位,导致国家动荡。他的政策剥削百姓,导致民生凋敝。

5、尽管巨源出身显赫,但他的行为和决策却未能得到公正评价,最终被历史学家批评为背 *** 家和伦理原则。他的事迹引发了后人的深深谴责,表明在乱世之中,忠诚与责任的重要 *** 。

文章分享结束,韦巨源和韦穆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韦巨源 韦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