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小吃做法,以及学做美食和小吃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小吃铁板香豆腐的调料配方
材料:老豆腐 *** 克、孜然粉适量、辣椒粉1勺、食盐2克、食用油适量、花椒粉10粒、蒜苗2根。
1.准备好所需食材,将豆腐冲洗后,用厨房纸巾擦干水分。
3.在平底锅中倒入少量食用油,放入豆腐,用小火慢煎。
4.煎的过程中不断翻动豆腐,直至两面金黄。
5.可适量添加食用油,以防粘锅。
6.均匀撒上辣椒粉、孜然粉和食盐。
二、铁板豆腐的做法美味街边小吃
铁板豆腐是一道简单易学的街边小吃,首先需要将豆腐切成块状,煎至两面金黄,再淋上特制的调味酱即可。以下是详细步骤及小技巧。
2.调制酱汁:混合蒜蓉辣酱、韩国辣椒酱、海鲜酱、辣椒油、熟芝麻孜然,搅拌均匀备用。
3.将豆腐切成均匀块状,中间划两刀,以便更好地入味。
4.在锅中加热少量油,逐片放入豆腐块,小火慢煎至金 *** 。
5.将调好的酱汁均匀刷在豆腐上。
6.撒上香葱碎,铁板豆腐即可食用。
-选择嫩豆腐,口感更佳,更容易入味。
-豆腐可切薄片或小块,便于调料渗透。
-若使用老豆腐,建议煎至外壳金黄,更加香脆。
2.含有异黄酮素,具有抗癌潜在功效。
3.维生素A丰富,对缓解眼睛干涩有益。
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
三、小吃的做法
自制美食小吃可以做酸辣粉,简单的做法如下:
材料准备:红薯粉条80g、煮红薯粉用水2000g、黄豆20g、碎米芽菜10g、盐适量、陈醋20g、生抽20g、盐适量、辣椒油15g、香油5g、白砂糖5g、花椒粉3g、葱5g、姜5g、油适量、香菜1棵等等。
1、黄豆提前浸泡2小时,沥干水份,油烧热,放入豆子小火炸至金 *** 捞出。
2、捞出后洒上适量盐,放凉后就变酥了。
9、水烧 *** 入红薯粉挑开,中火煮5分钟。
10、煮好捞出到料汁里,把煮红薯的水倒入碗中就好了。
四、各地名小吃的做法
洛阳九州刀拨面,郑州萧记牛肉灌汤包、合记烩面,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双麻饼,新乡烧饼、春风小笼包子、姜庄野味兔肉,南阳侯氏烧鸡以及驻马店明宫三茹鸡,南阳名吃“ *** 疙瘩面”,方城烧麦,丁家粉蒸肉, *** 熏肉,江米切糕,开封炒凉粉,五香风干兔肉,风味炒冰,羊肉炕馍,扣碗酥肉,连汤肉片,五香兔肉,桶子鸡,杏仁茶,大京枣,烧鸡,锅贴,老洛阳老浆面条,黄焖鱼,花生糕,大刀面,老庙牛肉,洧川锅盔,安阳三熏,内黄 *** ,油浓赤酱白吉馍,菊花火锅,景家麻花,大营麻花,靳贤书烧饼,水煎包子,信阳勺子馍,粉浆饭,伊府面,三不沾,夏邑糁汤,鲤鱼被面,一品包子,武陟油茶,少林八宝酥,关家酥烧饼,郑州豌豆黄,潢川特色食品,之一楼小笼包,香而不腻的红薯泥,曹马芝麻糖。
陈麻婆豆腐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 *** 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2毛血旺 70年前,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水码头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价处理。王的媳妇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当街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加豌豆熬成汤,加入猪肺叶、肥肠,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在一个偶然机会,张氏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3夫妻肺片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 *** 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 *** 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4二姐兔丁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凉菜。
5卤肉锅魁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经营的锅魁品味多样,风味独特,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都是其特色品种,另外,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的牛尾汤也很有特色。虽然老隍城经营的是传统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纸,清清爽爽,颇为时尚。
6担担面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7龙抄手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8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9韩包子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 *** 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10凉粉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现已流传全省,成为著名小吃。
1.芙蓉糕:芙蓉糕是用精细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后拌和白糖、饴糖精制而成。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这两道工序相当繁杂,技术 *** 又很强,所以只有少数厂家能生产这种糕点。徽州有农历年前后用芙蓉糕招待贵客嘉宾的风俗。
2.绿豆兜:徽州风味小吃。事先将绿豆催芽,待皮破芽露时,拌小麦粉,加盐、水调和成糊,舀进锅铲上的篾箍内,徐徐潜入沸油锅中,等其粘结成块后,捞起篾箍,抽去锅铲,炸至暗黄带绿即可。绿豆兜酥松香脆,口味独特。
3.徽州状元饭:状元饭又叫枣子饭,据传是明朝状元刘若宰家中吃的菜。
制法:(1)糯米洗净加水蒸熟取出,加白糖90克及少量猪油,搅匀,蜜枣去核备用。(2)用1只大碗抹上猪油,将莲子码在碗中间,加上无核枣子,装上糯米饭,码在莲子周围,上笼蒸熟备用。(3)将荸荠挖个小洞装满翡翠心,上笼蒸一下,取出枣子饭倒扣在大盘中间,将熟荸荠码在枣子饭周围,每个翡翠上面按上1只樱桃,荸荠四周再码1圈桔子。(4)炒锅坐火加清水和白糖烧开,撇去浮沫,用生粉勾芡加点猪油烧在枣子饭上即成。
特点:色泽明亮,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4.歙县豆腐脑髓:豆腐脑髓是安徽歙县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在明朝就以鲜嫩可口,汤乳白味美, *** 低廉,闻名遐迩。
制法:(1)取锅1只盛满七八成冷水,放入约500克五花肉1块,1小袋虾米(约50克),烧至肉熟,油汁和虾汁溢出溶入水中时,再加少量优质绿豆粉丝、无色酱油、精盐、茴香,改用文火炖,待粉丝成熟后,即成粉丝肉汁汤备用。(2)选用嫩豆腐,用纱布包围挤去水分后解开,再舀1匙倒入盛有精白面粉的碗内(粉要扒凹,轻轻拍实),同时加入少量细肉末(前一天放在粉丝汤中煮得透烂的五花肉)。然后端碗轻轻旋转摇动,外部裹匀面粉,将其滚成乒乓球形,顺手将碗靠锅边一斜,让丸子滚入汤锅,煮熟浮起即成。(不能用手掌搓捏或用手指摄拿,以免变形, *** 疏松结构,阻碍汁味均匀渗入而降低质量)。
特点:软嫩可口,汤汁鲜美,风味独特,易消化吸收,因豆腐丸子很嫩,故命名为豆腐脑髓。
5.葛粉圆子:徽州山区盛产葛根, *** 凉味甜。葛根榨洗出粉名葛粉,又名山粉,徽州民间常用以 *** 点心类食品。
葛粉圆子是将猪肥膘、白糖等做成圆球状馅心,先滚上一层葛粉,如此三四次,然后上笼,蒸至外皮呈黑色发亮并有小泡时即成。此圆子质地柔韧有劲,味香甜,有清心明目之效。
6.火焙豆腐:火焙豆腐是黄山市屯溪区和休宁县一带的特产。
具体 *** *** :将老豆腐切成方块,放在架上发酵,然后在木炭火上烘焙,两边烤成蜡黄,随烤随吃,吃时在豆腐上抹上辣酱、麻油等佐料,入口更为鲜美。
7.苞芦松:苞芦松是著名零食 *** 小吃。用山区的山苞芦为主原料制成。
山苞芦为山上种植的一种玉米,生长期约140天,其味甜清,营养成份高。将山玉米磨成细粉,经细粉箩筛去皮层,和水搅拌煮成糊状,经 *** 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后将薄片置于竹匾上晒干即成。食用时,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苞芦松清香松脆,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
8.徽州裹粽:民间小吃。米粽全国各地都有,粽子却独具风味,在包法、形状、内容上都与众不同。
徽州裹粽大多是枕头粽。长大肥硕,两道捆索,四只角,形如枕头。其品种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枣栗粽、豆沙粽、红豆粽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灰汁粽”,灰汁粽先用草木灰滤水拌糯米裹制而成,因碱 *** 重,粘 *** 强,吃起来特别可口绵软,又便于短期存放,所以深受食客青睐。
9.秤管糖:徽州糕点名。这是一种有特色的饴糖制品,其形状象一根根切断了的大秤管,故称之为“秤管糖”。
秤管糖用饴糖裹着白芝麻或黑芝麻,里面有一个白色的糖心,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米粉做成的。如将其搓捏得更细(如钢笔筒)即成“一品香”。其特点是松脆,不粘牙,甜香适口,老少皆宜.
10.屯溪醉蟹:此系屯溪传统小食品,自 *** 战争开始,即已蜚声邻近许多省、市、浙商贩多整桶贩卖,也有买去作为礼物赠送亲友的。
原料配方:活蟹8只蒜瓣(拍碎)8瓣姜块25克 *** 40克花椒盐40克酱油600克徽州封缸酒400克高梁酒10克
*** *** :将蟹洗净,沥干水分,揭开脐底排出污物,放入少许花椒盐合上,再掰下蟹爪尖一个,从脐盖上部 *** 钉牢脐盖,使勿张开,放入坛内,装满后,面上用两根小竹片放成十字形,卡住蟹身,勿使动弹。然后倒入酱油(天冷时放400克,农历九十月可增加到600克)、徽州封坛酒(现改用黄山糯米甜酒)、姜块、蒜瓣、 *** 、高梁酒,用油纸封口扎紧,一星期后即可开坛食用。
产品特点:色青泛微黄,鲜甜,酒香特别浓。如不开坛,可保存2个月,开坛后就不能贮存。
五、简单小吃的做法100种
1.让煮好的米饭稍微凉一下,揉成饭团(手上有些水不会粘手)。
2.将鸡蛋打匀,加入少许盐,将饭团在蛋液中滚动。
3.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放入饭团,然后煎至焦黄。
材料:紫薯,白芝麻,少许植物油。
1.将紫薯去皮,切成厚片,放入蒸笼蒸熟。
2.紫薯用勺子捣成泥,揉成球,然后压成饼。
3.在不粘锅里放一点植物油,用小火两面煎五分钟。
材料:土豆(黄皮)200克,鸡蛋75克,牛奶50克,小麦粉10克,盐2克,白糖10克,鸡精2克。
2.加入牛奶、盐、糖、鸡精,搅拌成蛋奶汁。
4.土豆泥中加入面粉和蛋奶汁,揉成面团;
5.将面团加工成直径1cm的小球,用手轻轻压平;
6.入油锅煎至两面金黄,盛于沥水盘上。
六、小吃的做法100种
1.让煮好的米饭稍微凉一下,揉成饭团(手上有些水不会粘手)。
2.将鸡蛋打匀,加入少许盐,将饭团在蛋液中滚动。
3.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放入饭团,然后煎至焦黄。
材料:紫薯,白芝麻,少许植物油。
1.将紫薯去皮,切成厚片,放入蒸笼蒸熟。
2.紫薯用勺子捣成泥,揉成球,然后压成饼。
3.在不粘锅里放一点植物油,用小火两面煎五分钟。
材料:土豆(黄皮)200克,鸡蛋75克,牛奶50克,小麦粉10克,盐2克,白糖10克,鸡精2克。
2.加入牛奶、盐、糖、鸡精,搅拌成蛋奶汁。
4.土豆泥中加入面粉和蛋奶汁,揉成面团;
5.将面团加工成直径1cm的小球,用手轻轻压平;
6.入油锅煎至两面金黄,盛于沥水盘上。
小吃做法和学做美食和小吃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