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鼎边糊,以及福州老字号锅边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鼎边糊的来历故事
1、1961年, *** 元帅在福州品尝鼎边糊时说,这么简单的原料,这么简便的 *** ,这么简化的吃法,却有这么吸引人的魅力,真叫人难以忘怀。
2、清代郑东廓所著《福州风土诗》写道:“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由此可以看出,锅边糊这道小吃在福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3、说起鼎边糊的来历,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4、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 *** *** 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 *** ,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当地乡民摆下 *** 桌,主动送来大米、鱼肉、香菇、虾皮等,准备热热闹闹地招待 *** 的战士们。就在此时,又有一股 *** 袭击,戚继光问清情况,马上 *** 队伍准备歼灭敌寇。老百姓一听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吃了饭再去打仗。不知是谁灵机一动,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就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把 *** 全部消灭。“过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5、在福州的街头,想寻一家锅边店是容易的,但想找一家好锅边店却很不容易。虽然家家酒楼都有什么熟鱼煮锅边之类的菜式,可机制锅边吃在嘴里,怎么着就不是那个味道。东街口的美食园和安泰酒楼是福州菜的一个窗口,少不了锅边这道菜。满满一大碗的锅边,到是汤靓料足,锅边本身也厚薄适宜,由不得你不说声好! *** 是贵了些,倒也值得,就是看着平易近人的锅边显得贵气了,多少有些不自在。还是在路边找找小店来得塌实些。好的锅边店,就像一个好 *** ,难觅啊!鼓东路的兰氏锅边店算是个名角,得益于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据说当天里,有无数人带着报纸慕名而来,可想大家对好锅边店的向往。名气大了,也就娇贵了,质量水准都打了折扣,但肯花心思的老板常常花样翻新地添些配锅边的小食,也成了一大特色。东泰路的什锦锅边也是人气颇旺的一家,小小的店堂时常挤得满满的,汤虽然也不是蚬子汤,但或许是拜什锦锅边之名,到也浓得美味。只是锅边有的时候做出来显厚,有些失了水准。街头冒出许多新秀,每每冠以罗源锅边或是连江锅边。找了家进去尝上一尝,还真尝出许多新鲜味来。汤水依旧不是蚬子汤,但以两地盛产海鲜的名气来说,自是加多了海鲜在汤里,味道也就鲜美起来。锅边的厚薄也还过关,自助式的点料却是顶顶新鲜的一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些自己喜欢的配料在锅边里。估计,下阵子,最当红的锅边店非它们末属了。
6、吃锅边,有很多诀窍。作为一个优秀的吃客,当然是少不了这些常识的。
7、首先是汤水,现如今的锅边,做法是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蚬子汤是决计寻不着了,有的只有浓浓味精汤。不过想到一碗5角钱的 *** ,的确也没理由让一家小店下这么大的血本。讲究点的,在汤水里加些奢侈的配料,比如海蛎、咸鱼什么的,自然 *** 也就高了些。接着,是锅边的厚度,太厚或厚薄不均的锅边只能说明厨师的技术太差,太薄的锅边通常是找不到的,如果有,除了说明厨师的技术好,恐怕也说明了店家的小气咯。最后,就讲到配锅边的小食。单吃锅边,汤水多得未免有些空荡,不由想就点什么吃吃。比如常见的油条、蛎饼、罗卜糕等等,通通是在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是最没特色的,不仅是锅边,还有豆浆、稀饭之类,都能将就,不说也罢。蛎饼、虾(hā)噜(圈圈)就不同了,两个都是在米浆里加了黄豆粉,蛎饼肚子里自然是藏着海蛎,虾苏则是混着几只小虾在其中,用油一炸,黄灿灿地讨人喜欢。
8、对于一个好吃之人,美食总是会伴随着各种回忆。有位朋友回忆道“记得小时候,巷口有家锅边店,时常在夏天的晚上,踢着双人字拖,怀里抱着个大搪瓷杯,到巷口买上一大碗锅边,乐颠乐颠地捧回家。回家后,就着风扇吃得稀里哗啦。那时的锅边质量好,作料也精细些,虽然没有蚬子汤,但每一口总有些惊喜,咬到个小墨鱼仔或是咸鱼什么的。后来因为 *** ,锅边店搬走了,让我好生想念了很久。后来,工作了,每回和朋友们晚上出去混酒吧,回家的时候,望见锅边店里和着灯光氤氲的蒸气,总忍不住要进去来上一碗。记得一次在家生意不好的小店,锅边不是现做,放在一个大铝锅里的锅边已经和汤水糊在一块了,口味自然是大大地打了折扣。于是和几个同伴,大声地吆喝起来,使劲投诉指责,可怜的店老板被我们雪上加霜地讨了个折扣。现想想似乎有些不该,但是那个时候的无敌青春实在让人怀念。
9、记得还有一次,冬天里的一个晚上,已经是玩得太迟了,和同伴百无聊赖地在接近黎明的街头晃着,突然看到眼前一盏灯光。凑上去发现是家起早的锅边摊,一位老依姆(福州话:老太太)正在磨米浆。哗,可有事情做了!我们热情洋溢地要帮老依姆烧火。两个人堆坐在汽油桶做的炉子边,一边烤着火,一边和老依姆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不时还记得给汽油桶喂点柴。最后,在天亮时分,我们吃到了小摊的之一锅的锅边。或许是因为自己添的柴,或许是因为同伴是个帅哥,觉得那碗锅边说不出的美味和快乐,而且还有一点点小小的浪漫如同起锅时一下四散的蒸汽。于是乎,这一次的回忆变得最难忘起来。”
10、对锅边的钟爱,也就随着这些美好回忆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以至于,每次要是离开家很久的日子,想念的除了家人,就是锅边了。回到家,放下行李,要做的之一件事情就是上街找家锅边店,好好吃上一顿。然后满足地在坐在店里发一会呆,找找“福州老地瓜”的感觉。
二、正宗的鼎边糊是怎么做的
1、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是一道源自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它以其独特的 *** *** 和美味的口感而广受欢迎。正宗的鼎边糊是用米浆、鸡蛋、肉末、蔬菜等食材 *** 而成,具有浓郁的米香味和丰富的营养。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正宗鼎边糊的 *** *** 。
2、首先,准备以下食材:大米、鸡蛋、猪肉末、虾仁、葱花、盐、鸡精、生抽、胡椒粉、花生油。
3、大米提前浸泡:将大米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让大米充分吸水膨胀,这样磨出来的米浆更加细腻。
4、磨米浆:将浸泡好的大米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细腻的米浆。搅拌好的米浆要过筛,去除未磨碎的大米颗粒,使米浆更加细腻。
5、腌制肉末:将猪肉末放入碗中,加入盐、鸡精、生抽、胡椒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6、炒制馅料:热锅凉油,将腌制好的肉末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煸炒至熟。再加入虾仁,炒至虾仁变色。最后加入葱花,翻炒均匀,关火备用。
7、煎鸡蛋皮:另起一锅,加入少许油,将鸡蛋液倒入锅中,摊成薄蛋皮。煎好后取出,切成小丁备用。
8、煮鼎边糊:将锅烧热,加入少许油,倒入米浆,用小火慢慢加热。待米浆开始凝固时,将炒好的肉末、虾仁、鸡蛋皮均匀撒在米浆表面。盖上锅盖,继续用小火煮5分钟,让鼎边糊充分熟透。
9、出锅:打开锅盖,撒上葱花,用铲子将鼎边糊从锅边开始刮起,翻面,使馅料朝上。再将鼎边糊滑入盘中,即可食用。
10、正宗的鼎边糊口感细腻,米香味浓郁,肉末、虾仁、鸡蛋皮等馅料丰富,营养丰富。在潮汕地区,鼎边糊是一道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常常作为早餐或是下午茶点心享用。如今,这道美食已经走出潮汕,成为了广东乃至全国的美食 *** 。
三、鼎边糊的做法以及配方有哪些
1、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是一种源自中国福建省的传统小吃,尤其在福建南部和潮汕地区非常流行。这种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丰富的口感而闻名,通常作为早餐或是夜宵食用。鼎边糊的主要特点是在煎制过程中,面糊沿着锅边流淌形成薄饼,中间部分则加入各种配料煮成粥状。
2、以下是鼎边糊的基本做法和配方:
3、清水:适量(约800毫升至1000毫升)
4、将粳米粉或糯米粉加入清水中,搅拌均匀,调成无颗粒的面糊。面糊的稠度要适中,不宜过稠或过稀。
5、鲜虾去壳去肠线,洗净备用;猪瘦肉切片;鱼丸对半切开;香菇泡软后切片;青菜洗净切段。
6、热锅凉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然后加入猪瘦肉片翻炒至变色。
7、加入清水,水量以没过所有材料为宜。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制。
8、待水沸腾后,将调好的面糊均匀地倒在锅边,面糊会自然流淌形成薄饼状,用铲子轻轻推动,使其均匀受热。
9、待面糊基本凝固,将鲜虾、鱼丸、香菇等配料均匀撒在面糊上,继续煮制。
10、待配料煮熟,加入青菜、盐、鸡精(或味精)、胡椒粉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加入酱油增加风味。
11、撒上葱花,煮至青菜变软即可关火。
12、鼎边糊的特点是面糊和配料的结合,既有薄饼的香脆,又有粥品的鲜美。在煮制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其他配料,如鱿鱼、肉丸、豆腐等,丰富口味。此外,鼎边糊的面糊也可以加入一些切碎的蔬菜,如胡萝卜丝、洋葱丝等,增加营养和色彩。
13、总之,鼎边糊是一道简单美味的家常小吃,不仅 *** 方便,而且营养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享用。
四、鼎边糊有什么具体的做法
1、鼎边糊,又称锅边糊、锅贴等,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面食,尤其在北方地区较为流行。其特点是在煮制过程中,面糊会自然地沿着锅边形成一层薄饼,口感独特,既有面食的筋道,又有粥品的绵软。以下是一种具体的鼎边糊的做法:
2、青菜(如小白菜、菠菜等):适量
3、将中筋面粉放入大碗中,逐渐加入清水,边加边搅拌,直到面糊呈流动 *** 但不太稀的状态。面糊的稠度要适中,太稀会导致鼎边糊不成形,太稠则会影响口感。
4、在面糊中打入两个鸡蛋,搅拌均匀,使鸡蛋充分融入面糊中。
5、准备适量的青菜,洗净后切成小段或碎片,备用。
6、热锅凉油,油温热后加入葱花和姜末,炒出香味。
7、倒入调好的面糊,迅速转动锅使面糊均匀铺开,形成一层薄薄的面饼。此时可以适当调整火力,以防面糊煎烤过快。
8、当面糊开始凝固时,沿着锅边缓缓倒入清水,水量以没过面糊为宜。盖上锅盖,中小火煮制约10分钟,让面糊充分熟透。
9、待水分略微收干,面糊边缘呈现透明状时,撒上切好的青菜,再次盖上锅盖,继续煮至青菜变软。
10、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鸡精(或味精)、胡椒粉调味,轻轻翻动使其均匀分布。
11、淋上少许香油增加风味,撒上一些葱花点缀,关火即可出锅。
12、将鼎边糊盛出,可以整块取出,也可以切成小块或条状,根据个人喜好食用。
13、面糊的稠度需要适中,太稀或太稠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和形态。
14、加水时要缓慢倒入,避免冲散面糊。
15、煮制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糊底。
16、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配料,如肉丝、虾仁、蘑菇等,增加营养和风味。
17、总的来说,鼎边糊是一道简单易做的家常菜,既可以作为早餐,也可以作为晚餐的主食。它的做法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当地食材进行调整,创造出不同风味的鼎边糊。
关于鼎边糊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