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群众喜爱的十五首歌曲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八十年代群众喜欢的《十五首歌曲》,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群众喜爱的十五首歌曲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表达爱国的歌曲有哪些
近日,网上四处都是,让人热泪盈眶的,快闪 *** “我和我的祖国”,对于祖国我们都有一种情有独钟,“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心中随处随地都在赞美我的祖国。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勤恳建设锦绣 ***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心念我们祖国的现在和未来,一路向前。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我们在东方这片土地上成长。“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之后是龙的传人,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祖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依赖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生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和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风在吼,马在叫……”。我们在前进。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我们中国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中国了。“继往开来的领 *** ,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二、中 *** 歌有哪些
1. *** 2.花好月圆 3.恰似你的温柔 4.青藏高原
5.东方红 6.南泥湾 7.在那遥远的地方 8. ***
9.走西口 10.草原之夜 11.康定情歌 12.你的眼神
13.赞歌 14.长城长 15.红蜻蜓 16.军港之夜
17.弯弯的月亮 18.十五的月亮 19.好日子 20.摇篮曲
21.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22.十送红军 23.敖包相会 24.掀起你的盖头来
25.红河谷 26.阿里山的姑娘 27.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8.乌苏里船歌
29.月光下的凤尾竹 30.牧歌 31.敢问路在何方 32.我爱你塞北的雪
3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34.我的太阳 35.四季歌 36.信 ***
37.梦驼铃 38.鸽子 39.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40.出塞曲
41. *** 木汗 42.北京的金山上 43.北国之春 44.蒙古人
45.小河淌水 4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47.洪湖水浪打浪 48.半个月亮爬上来
49.妈 *** 吻 50.新疆好 51.被遗忘的时光 52.北风吹
53.浏阳河 54.友谊地久天长 55.珠穆朗玛 56.思乡曲
57.蝴蝶泉边 58.美丽的姑娘 59.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60.边疆处处赛江南
61.三十里铺 62.好人一生平安 63.游子吟 *** .九九艳阳天
65.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66.紫竹调 67.谁不说俺家乡好 68.夜半歌声
69.长城谣 70.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71.童谣 72.兰花花
73.草原夜色美 74.月亮走我也走 75.龙船调 76.采蘑菇的小姑娘
77.想亲亲 78.星星索 79.少年壮志不言愁 80.在银色的月光下
81.深深的海洋 82.人说山西好风光 83.三套车 84.小白菜
85.铃儿响叮当 86.秋水伊人 87.纺织姑娘 88.没有 *** 就没有新中国
*** .回娘家 90.毕业歌 91.凤阳花鼓 *** .黄土高坡
93.乡恋 94.走进 *** 95.对花 96.请到天涯海角来
97.洗衣歌 98.花儿与少年 99.八月桂花遍地开 100.采槟榔
101.采红菱 102.沂蒙山小调 103.渔光曲 104.小背篓
105.太阳岛上 106. *** 的光辉 107.送情郎 108.高天上流云
109.七子之歌 110.伏尔加船夫曲 111.森吉德玛 112.孟姜女
113.二月里来 114.牡丹之歌 115.辣妹子 116.冰山上的雪莲
117.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118.青春舞曲 119.草原恋 120.达坂城的姑娘
121.天涯歌女 122.下四川 123.红豆词 124.马儿啊你慢些走
125. *** 溜溜的山上 126.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27.黄河黄 128.月牙五更
129.大地飞歌 130.拉网小调 131.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132.小放牛
三、中国的民歌都有那些
1、小调主要流行于城市乡镇之间,歌曲的曲调大多比较舒缓,结构也比较方整,常采用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风俗作为体裁,如江苏民歌《孟姜女》,《 *** 》,《无锡景》,《拔根芦菜花》,云南民歌《锈荷包》,四川民歌《敬茶歌》等。
2、关于江苏民歌《孟姜女》,《 *** 》;有很多版本,这有牵扯到中国同宗民歌的问题,这里我不在累赘,有机会我们再论。有些小调,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揭示现实的意义,如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故事说了在秦时有一姑娘孟姜女千里为丈夫范其良送寒衣的这么一个传说,当孟姜女走到浒墅关(今在苏州)时。看门的吏卒不让她过去,孟便将自己悲惨的遭遇,按节令的花名作引,编成十二段歌曲,(现在从民间艺人的传唱听来,这应该是属于变奏体),泪眼婆娑的演唱给吏卒听,看门的吏卒终于被她的歌声感化,于是,放她过关。千百年来,歌曲反映了人民大众对孟姜女这个角色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秦时的 *** 严重不满。
3、山歌产生于田野山涧,歌曲节奏往往比较 *** ,有类似于戏曲演唱风格的拖腔,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山歌,如山东民歌《秀美的沂蒙山》,山歌之乡福建民歌《采茶歌》,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 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歌曲大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曲式也很有特点,往往歌曲会有一个让演唱者 *** 发挥的段落,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洞庭湖好风光》等!
4、对于山歌要理解透彻了,并不是一定在山里唱才叫山歌,有的歌曲如《洞庭湖》在湖上演,也叫山歌,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科学的分法,这里面也有特殊情况,为了让大家更能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先不要欢笑其他!
5、号子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而且还是属于那种很剧烈的劳动,你可以想象一下,众人在抬一个非常重的物体的时候,不可能唱出很抒情,很悠闲的如《摇篮曲》式的歌曲,他们为了使大家的力量用到恰到好处,会现由一个人像唱似的,按节奏的呐喊出来,其他人然后附和着,按照先开始的那个人提示的节奏快慢,接上去一块呐喊。这就是号子的前身,后来,演变成一种歌曲体裁。
6、号子的演唱形式很单一,常见的如合唱,一领众和。这样的题材演唱效果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和群众产生共鸣!如靖江民歌《打麦号子》,还有《船夫号子》等。
7、长歌,顾名思义,也就是篇幅比较宏大,多以叙述诗为题材,如彝族民歌《阿诗玛》,蒙古族民歌《噶达梅林》等
四、郭兰英十七首经典歌曲
1、郭兰英的十七首经典歌曲包括:《我的祖国》、《南泥湾》、《绣金匾》、《翻身道情》、《人说山西好风光》、《桃花红杏花白》、《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心中有朵雨做的云》、《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赤橙黄绿青蓝紫》、《八月十五月儿明》、《 *** 国之恋》、《赞歌》、《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远远的山坡下》、《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和《赶牲灵》。
2、郭兰英是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中 *** 族声乐的 *** *** 人物之一。她的歌曲风格独特,情感真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经典歌曲不仅 *** 了郭兰英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3、例如,《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 *** 《上甘岭》的 *** 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这首歌曲在郭兰英的演绎下,更显得大气磅礴, *** 澎湃,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经典之作。
4、另外,《南泥湾》这首歌曲则是以陕北民歌为基础创作的,描述了南泥湾人民在艰苦环境下开垦荒地的场景。郭兰英的演唱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使得这首歌曲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5、总的来说,郭兰英的十七首经典歌曲是中 *** 族声乐的瑰宝,它们以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和郭兰英独特的演唱风格,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传唱。
五、舒伯特的生平
在十九世纪初叶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音乐新星——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提起舒伯特的名字,人们自然会想起他所创作的许许多多脸炙人口的歌曲;而《野玫瑰》、《鲸鱼》、《 *** 树》等歌曲那沁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旋律,也自然会在人们的耳旁回响。但是,对于不了解舒柏特一生经历的人来说,却很难想象得到这位作曲家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中创作出这些作品来的.
舒柏特所生活的年代,正处在欧洲封建 *** 时期。一七 *** 法国大 *** 在欧洲各国所激起的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 *** ,由于遭受各国封建势力的残酷 *** ,这时已经逐渐地走向了低潮。一八一五年后,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建立了 *** 的“加圣同盟”,他们互相勾结起来,更残酷地 *** *** 力量。而奥地利的梅特涅(梅特涅是十九世纪初叶奥地利 *** *** 的首相。他是 *** 的“神圣同盟”的鼓吹者。) *** ,正是这个 *** 同盟的顽固堡垒。正如 *** 所指出的:“奥地利王室一开始就是欧洲的野蛮、保守和 *** 的 *** 。”十九世纪初叶的奥地利,成了“各民族的监狱”。舒柏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
一七九七年一月三十一日,舒伯特诞生在维也纳近郊赫田塔尔的一个平民家庭里。他的 *** 是一位学校教师。用教师的薪金来养活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是很艰难的,因此,舒柏特的童年生活十分清苦。由于当时学校教师要兼教 *** 的音乐课,所以舒相特的 *** 也懂得一些音乐知识、会演奏一些乐器。他常常 *** 一些音乐爱好者在家中演奏音乐,这就使舒柏特从小受到了音乐的薰陶。 *** 还喜欢组织家人练习各种器乐重奏以消遣自娱,在练习时, *** 奏大提琴,小舒柏特奏中提琴,他的哥哥奏小提琴,每当 *** 奏错了,小舒相特就会立刻提醒道:“爸爸,你错了!”九岁那年,舒相特从教堂会唱指挥霍尔策学习音乐理论和风琴演奏。小舒柏特丰富的音乐知识,常常使霍尔霍大为震惊,他说:“当我想介绍给他一点新的东西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知道这个了。”
舒柏特十一岁时,以出色的童声担任了教会合唱队的歌手,兼奏小提琴。以后又考进了教堂的合唱团寄宿学校,在那里免费住宿和学习。少年时代的舒柏特已显露出多方面的音乐才能。他在学校的乐队中担任首席小提琴手,而每当乐队指挥缺席时,他就被邀请作 *** 指挥。这使舒伯特有机会去熟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 *** 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学习到不少音乐创作的知识。但是,寄宿学校的物质生活条件却十分恶劣。寒冬时,室内没有火炉,穷苦的舒柏特又冻又饿他曾给兄弟写信说:“我们常常想吃苹果,因为从粗劣的午餐到晚餐之间,足足间隔八个小时呢!”舒相特早已开始作曲,在学校念书时。他已创作了之一交响曲、许多歌曲和器乐曲。但他却常常苦于没有钱买五线纸,他曾自叹道:“如果有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
一八一三年,十六岁的舒柏特离开了学校。为了减轻 *** 约经济负担,他开始到 *** 所在的学校去当助理教师并教授私人钢琴。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舒柏特,对刻板而枯燥的教书生活十分厌烦,他多么希望能辞去教师的职务而一心一意作曲啊!但是,如果没有了正式的职业,舒柏特又靠什么来养活自己呢?于是,他不得不强压住内心的烦燥。去给小 *** 们讲解千篇一律的拼音、文法等等。
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舒柏特还是坚持用业余时间作曲。在不到二十岁时,他已经写出了几百首歌曲、五部交响曲、十五首钢琴奏鸣曲和其它作品。
一八一八年,舒柏特不顾 *** 的坚决反对,抱着对艺术和生活的天真的幻想,毅然辞去了教师的职位,决心当一名“ *** 艺术家”。然而,他那里料想得到,象他这样出身低微的作曲家,在十九世纪初叶的维也纳,将会是多么地不 *** 啊!
对十九世纪初叶维也纳的社会状况,当时的一位进步作家波斯特曾这样描述过:“到处都布满了秘密 *** ,……每个酒店的茶房都是领有津贴的秘密暗探,……他们在饭店和旅馆到处偷听别人的谈话。就是在王宫的图书馆里,也要提防他们。书店是常常有暗探上门的,他们的目的是侦察顾客们买了些什么书。当然,所有多少被嫌疑的信件,都要遭到检查。”维也纳官方严密地监视着社会上的书报、戏剧、演出以及一切文化生活.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 *** 空气。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腐蚀、 *** 人民, *** 却大力提倡享乐主义的文化艺术。当时,在歌剧院里,富丽堂皇的意大利歌剧不断上演;在公园里、上层社会的客厅和酒吧间里,大大小小的舞会一个接着一个,不少人们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维也纳华尔兹舞之中。在这种表面是歌舞升平,实质上是腐朽 *** 的 *** 空气下,维也纳市民阶层中的不少人失却了对 *** 思想和 *** 理想的追求,而一种局限在个人小天地中的、眼光短浅的、苟且偷生的小市民习气日益发展起来。正如当时一位女作家所描写的:“享乐和懒惰代替了高尚的情 *** 。……卑躬屈节的风尚抑制了任何一种比较崇高的趋向。”
但是,维也纳市民阶层中的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却时这种 *** 状况深为不满。如作家波斯特就写了《奥国的 *** 》一书,无惰地揭露了奥国的 *** ,为此,他 *** 流浪到美洲。出身于平民家庭的舒柏特,对奥地利的现状也是极其不满的,他曾写下一篇名为《可悲啊!人民》的诗歌,来表达内心的积愤:
“我们时代的青春啊,已经消逝!
无数人民的力量成为浪费,没有一个人独树一帜。
无限的痛苦在折磨着我,我只剩下一点力量的残余。
时代不让任何人做点大事业,也教我大声无嗅地化为 *** 。……
舒柏特既不愿依附于权贵的门下,去做他们的忠实奴仆;也不愿用自己的艺术为 *** 者 *** ,去写那些 *** 娱乐用的浮华、空虚的作品。他要用自己那才气横溢的音乐去倾吐出当时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内心的痛苦;唱出市民阶层所憧憬的美好希望。正因为这样,舒柏特的作品很快地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当时一些进步的艺术家们,也就自然而然地 *** 在舒柏特的周围。这些艺术家们和舒相特一起生活、不分你我,共同切磋艺术上的问题,互相交流新的创作成果,甚至私下里发表某些与当局相悖的 *** 见解,这就形成了有名的“舒柏特小组”。而舒柏特的很多作品,就是在小组的叙会上首次演唱、演奏的。朋友们把这种叙会,亲切地称为“舒相特晚会”。
奥地利皇帝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要忠于职守的臣仆”。象舒柏特这样一位艺术家,当然不是皇帝的忠诚“臣仆”,也就当然不会受到当局者的重视和欢迎。在国家 *** 的档案中,舒柏特被记录为是一个“鲁莽的人”;而当他的一个具有 *** 思想的朋友被 *** *** 时,他也因受牵连而被拘留。虽然,舒柏特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当时在维也纳的市民中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了。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于出版和演出。舒柏特在生前,甚至还没能听到过自己创作的交响曲的演出。一八一五年,他写出了不朽的名曲《魔王》,但是一直过了五年,出版商才勉强答应为他出版这首歌曲,其条件是不付给他稿费。他写的《流浪者》一歌出版后,只拿到两盾钱(盾Gulden:奥地利钱币名。值美金48.2分。),而出版商却从这个作品中总共赚取了二万七千盾。他逝世前病在床上没钱买 *** 时,朋友们把他写的《冬之旅》送到出版商那里去,但出版商仅给其中的《 *** 树》一歌付了一盾钱。
在出版商的残酷剥削下,靠出 *** 的作品为生的舒伯特,经常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赚来的钱,往往连用来租乐器都不够。他常常住在一间不生火的屋子里。当他和穷苦朋友迈尔霍弗同住在一起时,两人只能合穿一件外衣,当迈尔霍弗出去上班时,舒柏特只得躲在家里写作。由于舒柏特太穷,他所爱的姑娘离开了他,和一个富商结了婚。后来,舒柏特想谋得一个固定的职位,使生活有所保障,但他的 *** 思想和爱 *** 的 *** 格,却妨碍了他在 *** 的机构找到事做。他曾想谋取师范学校音乐教师的职位,但未能如愿。一八二七年,维也纳第二宫廷乐队队长的位置空出来了,按舒柏特的音乐才能来说,他完全有资格得到这个职位,但是皇帝和官员们却把它赏赐给了另外一个比舒相特更合他们心意的人。第二年又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舒柏特并不是一个天 *** 忧郁的人。他曾幻想过得到 *** 创作的艺术环境,温暖的生活,幸福的爱情。在他许多的作品中,也曾热情歌唱过美好的理想。但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空气,长期遭受的物质穷困和精神折磨,加上曾给他无限温暖的友谊小组因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瓦解,这一切都给舒柏特以极大的痛苦,他渐渐陷入了忧伤和失望之中。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你想一想我这个人吧,灿烂的希望化为 *** ,爱情和友谊也只带给我痛苦;我的安宁时代已经过去了,……我的心是痛苦的,我永远、永远也不能使它恢复了。”他也曾哀叹道:“我,一个穷音乐家将怎样呢?在我去 7·了的时候,大概便不得不象 *** 笔下的鉴琴家似地沿门挨户去乞讨实面包的钱吧!”这种忧伤、失望的情绪,也鲜明地反映在他晚期所创作的一些作品中。
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柏特因患病得不到充分治疗而离开了人间。亲友们按照舒柏特临终时的嘱托,把他安葬在贝多芬墓的近旁。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字句:“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十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舒曼在舒柏特的弟弟的家里,发现了舒相特的许多珍贵手稿。这些手稿一直来根本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予以出版。
这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 *** 的封建 *** 下所遭受到的悲惨命运!
舒柏特是十八、九世纪以来之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当他写出那首动人心弦的歌曲《纺车旁的马格丽塔》时,才只有十七岁;而《魔王》、《野玫瑰》等至今仍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是他十八岁那年写成的。据说,贝多芬临死前在病床上读了几首舒柏特的歌曲后,曾惊叹地说道;“真的,在这个舒柏特身上闪耀着神奇的火花!”
舒柏特的歌曲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曲、钢琴伴奏三者密切配合、水 *** 融。他的歌曲创作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所以,人们把舒柏特誉称为“歌曲之王”。
除了大量的歌曲外,舒相特还创作了许多器乐作品。他的创作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之一个时期是一八一三年——一八一七年。在这个时期中,舒柏特首先在歌曲领域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歌曲的半数是在这几年内写出来的。这个时期他也创作了一些交响曲,但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一八一八年——一八二七年是舒柏特创作的中心时期。在这十年中,他除了继续写作歌曲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交响曲、室内乐、钢琴奏鸣曲等比较大型的作品,并写了《音乐瞬间》和《即兴曲》等钢琴小品。这一时期他的大型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风格。
十九世纪初叶,随着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浪漫主义的潮流。这种新的文艺潮流,也对舒柏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他的音乐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形式结构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都形成了一种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乐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格——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如果说,贝多芬是西欧古典乐派的登峰造极者,那么舒柏特就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 slrt”·9.和奠基者之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它的奠基者足舒柏持和德国音乐家威柏。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己的一些风格特点。如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重视音乐和音乐艺术的结合、吸收民放民间音乐的特点等,另外在创作手法、体裁、形式上也有许多革新、创造。浪漫主义音乐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感情在音乐上的一种反映,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浪游主义音乐的评价,须根据不同作家的作品、艺术观、世界观来进行具体件析)。和贝多芬那些充满英雄 *** 、斗争 *** 以及结构极其严谨的音乐不同,舒柏特的音乐作品形式 *** ,富有抒情 *** ,着重于对人的心理的细腻刻画,并往往从“我”的角度出发来倾诉感情。他的音乐听起来就象是作曲家本人的日记的一页,又象是作曲家和听众在娓娓交谈。他的作品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个人的生 *** 验和遭遇。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但是,这美好理想往往只局限在个人幸福的圈子里;温暖的家庭、甜蜜的爱情、恬静的生活等等。他还常常在作品中描写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阻挠人们去获得幸福,把人们引向黑暗、死亡,而人们虽然痛恨它却无力抗拒它(如《少女与死神》《魔王》等)。在舒柏特后期的作品中,孤独、苦闷、心灰意冷的情绪越来越强烈,甚至成为一些作品的基调(如《冬之旅》);这反映出饱经生活风霜的舒柏特,已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的天真的幻想,而对严酷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舒伯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这种个人的生 *** 验和遭遇,在当时的奥地利社会是具有一定 *** *** 的。十九世纪初叶的封建 *** ,使德奥一部分有进步要求的青年知识分子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当一七 *** 法国大 *** 处于 *** 时,他们还未出世,他们未能看到资产阶级 *** 的先驱者们为理想而斗争的英雄气概和人民 *** 力量的伟大,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资产阶级所宣扬的“ *** 、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的破灭,四周一片黑暗。他们不满于德奥一般市民阶层对 *** 者的奴颜卑膝和苟且偷生的庸俗习气,但又找不到真正的理想和 *** 出路在哪里;他们的理想只能停留在朦胧的幻想和个人的小天地之中,而这些朦胧的幻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又往往落空。最后,他们只有堕入悲观、失望、彷徨之中。因此,舒柏特作品中的主人公(无论是以青年的磨工或是孤独的流浪者的身分出现),正是当时奥地利这一部分匈识分子的缩影。
舒柏特的音乐还和民间文艺、民间音乐以及风俗 *** 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奥地利、德意志、匈牙利等地的民间音乐、民间舞曲的音调;他的朋友们常常把他叫做“艺人”,这说明了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了解。他的有些朋友,也曾向他提意见,说他的音乐“乡土风味太浓了”、“太奥国式的了”,但舒柏特不同意这些意见;他回答说:“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一点,也正是舒伯特的音乐之所以深受奥地利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舒柏特没有象某些消极浪漫主义艺术家那样,以自己的创作去美化中世纪的社会,以乔装打扮的古代亡灵来引导人们逃造现实;也没有象某些受 *** 者支持的音乐家那样,用 *** 、醉生梦死的音乐去 *** 人们的精神;而是面对着严酷的现实,用自己的音乐作品,道出了压抑在心中的悲愤、唱出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求、控诉了命运的不平。虽然,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还不可能找到造成这不平命运的社会根源,更不可能看到光明的出路在何处。但是,通过他那一首首曲诉衷肠的音乐作品,人们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他所处的社会的黑暗和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矛盾。这一点,正是舒柏特的音乐作品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于本次群众喜爱的十五首歌曲和八十年代群众喜欢的《十五首歌曲》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