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形容主动的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形容人很自愿主动的词语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形容自觉主动的成语四字词语
1、【撑船就岸】:比喻主动凑过去同别人搭关系。
2、【捣虚敌随】:捣虚:利用敌人空虚的地方攻击。攻击敌人空虚的地方,敌人便会跟着我方的行动转。这是一种变袪为主动调动敌人的一种战略。
3、【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4、【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5、【进可以攻,据可以守】: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6、【不能自拔】: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7、【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8、【趋人之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9、【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10、【行或使之】:行:所作所为;使:命令,指使。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比喻做事自觉主动。
11、【献计献策】:主动为别人出谋划策。
12、【急人之忧】:急:着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13、【引咎自责】: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14、【急人之难】: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15、【引咎责躬】: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同“引咎自责”。
16、【责躬引咎】:躬:自身;引咎:承认过失。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17、【退徙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8、【先下手为强】: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19、【知情不报】: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
20、【挤牙膏】: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21、【急人之危】:急:着急;危:危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22、【上门买卖】:比喻主动找上门来,事情容易做成。
23、【先即制人】:制:控制。先下手取得主动就可 *** 对方。泛指做事应先争取主动。
24、【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25、【引过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26、【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7、【先发制人】:发:开始行动;制:控制, *** 。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 *** 对方。
28、【引船就岸】:移动船只靠近岸边。比喻引诱别人主动凑上来办成某件事情。
29、【引火烧身】: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30、【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31、【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33、【急人之困】: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34、【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35、【形容自觉主动的成语】:超然自得【拼音】: chāo rán zì dé
36、【解释】: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37、【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38、【形容自觉主动的成语】:改过自新【拼音】: gǎi guò zì xīn
39、【解释】: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40、【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41、【形容自觉主动的成语】:三省吾身【拼音】: sān xǐng wú shēn
42、【解释】: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43、【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44、【形容自觉主动的成语】:吾日三省【拼音】: wú rì sān xǐng
45、【解释】:省:检查、反省。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二、形容军事才能卓越的成语
1、运筹帷幄:原意是在军营中筹划作战策略。现在常用来形容策划、指挥能力强。解释: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将领在帐篷里筹划战术的场景。运筹是筹划、谋划的意思,帷幄是古代 *** 中的帐篷。
2、决胜千里:原意是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战斗的胜利。形容战略眼光独到,预见 *** 强。解释: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对齐威王说:“臣请以五万之众,为君决一胜负。”齐威王问:“何用五万?”孙膑答:“臣请以五万之众,为君决一胜负。”
3、神机妙算:形容计谋高明,计算准确。解释:神机是指神奇的机关或策略,妙算是指精妙的计算或预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智谋和计策非常高明。
4、百战百胜:经过一百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形容战斗力极强,从未失败过。解释:这个成语出自:“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将领不是靠连续的战斗取得胜利,而是能够在不战斗的情况下使敌人屈服。
5、骁勇善战:形容勇猛并且善于战斗。解释:骁勇是指勇猛,善战是指擅长战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军人或将领的勇猛和战斗技能。
1、知己知彼:在战争中,了解自己的实力和敌人的弱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方针。
2、以弱胜强:在战争中,弱者往往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战略手段来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些手段包括了利用地形、天气等条件,以及运用智谋、诱敌深入等策略。
3、集中优势兵力:在战争中,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关键地点,形成局部的优势,有利于迅速击败敌人。同时,要注意避免分散兵力,以免被敌人各个击破。灵活机动:在战争中,要善于根据 *** 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使部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 *** 环境。
4、善于调动敌人: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和矛盾,诱使敌人犯错误,从而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保持战略主动:在战争中,要努力争取主动,避免被动挨打。这需要我们在战略部署上做到深思熟虑,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和漏洞。
5、保持战争的 *** 目标明确:在战争中,要始终坚持 *** 目标的导向,确保战争的胜利为 *** 目标的实现服务。重视后勤保障:在战争中,后勤保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确保部队有足够的物资和装备支持。
三、形容主动的成语有哪些
1、当仁不让、义不容辞、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奋不顾身。
2、【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3、【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4、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5、【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十七回
6、【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7、【近义词】见义勇为、身临其境、责无旁货、理所当然、无可规避、义不容辞、义无返顾、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8、【反义词】隔岸观火、隔山观虎斗、推三阻四、敬敏不谢、斗、敬谢不敏、临阵脱逃
9、【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主动接受。
10、【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11、【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12、【近义词】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谊不容辞、理所当然、责无旁货、匹夫有责、在所不辞、无可规避、刻不容缓、义无返顾、责无旁贷、义无反顾、疾恶如仇
13、【反义词】临难苟免、百般推诿、置身事外、推三阻四、袖手旁观
14、【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15、【出自】:明·施耐庵《 *** 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16、【示例】: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姚雪垠《李自成》
17、【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8、【近义词】身先士卒、争先恐后、匹马当先、奋勇当先、首当其冲、遥遥领先
19、【反义词】知难而退、后来居上、后起之秀、慢条斯理
20、【解释】: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21、【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22、作战时十分勇敢,经常冲在士兵前面。
23、【示例】:叶欣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起到了带头作用。
2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5、【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26、【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27、经常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来救国家的急。
28、【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9、【近义词】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再接再厉、舍生忘死、全然不顾、粉身碎骨、不屈不挠、贪生怕死、奋不顾命、一往直前、出生入死、义无返顾、勇往直前、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30、【反义词】贪生怕死、畏葸不前、视为畏途、畏缩不前
关于形容主动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