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黄自艺术歌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黄自艺术歌曲曲目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黄自全部的艺术歌曲有哪些
黄自主要作品有管弦乐《 *** 》,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玫瑰三愿》是他著名的艺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
二、黄自创作的歌曲有哪些
《西风的话》、《挖泥沙》、《花非花》、《卜算子》、《玫瑰三愿》等。
《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
《挖泥沙》是黄自自作词曲的9首儿童歌曲之一,歌曲篇幅短小,便于儿童记忆和习唱。同时,歌曲中还传达着“劳有所得”的民族文化精神。
《花非花》是一首抒情且不难唱的小歌,意境超脱,作者黄自用对句法使其彼此互相辉映。
黄自《卜算子》等宋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来诠释宋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要领;第六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归纳、揭示出本文的核心观点。
《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淞沪之战停战之后,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创作于1932年6月,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矛盾十分尖锐。
三、音乐教育家黄自的作品
1、作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为著名作曲家,黄自创作了许多作品,大多体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拳拳的赤子之心,那么黄自的作品有哪些呢?
2、 1933年3月底,黄自率领音专师生在杭州举行了两场“鼓舞敌忾后援音乐会”,音乐会以黄自自己创作的《抗敌歌》、《旗正飘飘》为压轴曲目。其中《 *** 歌》还是黄谱曲作词的。除了这两首著名的歌曲之外,黄自创作的爱 *** 曲还有《民谣》、《切记分明》、《九一八》、《军歌》、《 *** 国货年歌》、《睡狮》和《北望》等。
3、 1935年10月,黄自为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创作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这首歌被帕契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录制成唱片。这是中国作曲家首次为影片谱写的片头音乐,称得上是中国 *** 音乐的里程碑。
4、七七事变爆发之后, *** 战争全面爆发,黄自作《热血歌》,著名的词作人黄宗海为这首歌填了词,发出了“四万万同胞啊,洒着你的'热血去除 *** ”,“拼着你的热血去争光荣”的呼声。不幸的是,《热血歌》竟成黄自的绝唱。次年,黄自因为身患重疾而去世,在离世之前他还挂心这自己那部没有完成的《音乐史》。直到今天《抗敌歌》、《热血歌》等歌曲之中,我们都能欧听到黄自对国土山河的热爱,对民族存亡的关怀,这种情愫与大爱,也将一代代这样流淌在音乐和中华儿女的血液当中,而黄自的作品也将一直被后人铭记。
5、黄自简介:黄自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也是中国三十年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黄自一生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贺绿汀就是黄自门下的 *** ,黄自也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6、 1904年,黄自出生江苏省川沙县,之后搬到上海,黄自就是在上海浦东中学附属小学读的书。1916年的时候,黄 *** 入了清华学校,也是在这个时期,黄自接触到了西方的音乐。在清华读书的时候,黄自积极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还成为了学校里有名的“音乐家”。从清华毕业之后到 *** 的欧柏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同时还选修了乐理,键盘等诸多音乐课程。
7、 1 *** 8年,黄自转学代课特鲁大学音乐学校继续学习,主要学习作曲。黄自以毕业作品《 *** 》获得了耶鲁大学音乐学校的音乐学士学位,还在学校毕业音乐会上公演。之后黄自在欧洲诸国游学,回国之后就被上海沪江大学聘为音乐教授,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兼课。
8、之后应萧友梅先生的邀请,在上海音专任教授。除了教学之外,黄自也都在创作。九一八事变之后,黄自谱曲作词创作了《抗敌歌》,这是我国最早的以 *** 救亡为主体的合唱作品。一二八事变后有创作了《旗正飘飘》。之后编写了音乐教材,为音乐教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7年 *** 全面爆发后,黄自辞去教务主任之职务,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编写《音乐史》及《和声学》两部论著。1938年,黄自因病在上海红十字医院去世,终年三十四岁,这就是黄自简介。
9、 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 *** 医院。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然而天年不遂,一代宗师溘然谢世。
10、陈田鹤作曲《悼今吾宗师》 *** 黄自
11、在 *** 黄自的追思会中,由张昊作词、陈田鹤作曲的《悼今吾宗师》(合唱与管弦乐)表达了 *** 们对恩师的衷心 *** :“先生此去何匆匆,抛下了半篇残著,无数新声犹待谱,满腔曲调埋终古。”不由令人想起诗人格里尔帕泽为舒伯特写的墓志铭:“这里埋葬了丰富的宝藏,还有更美好的希望。”历史上有些名人像流星的光芒一样很快就消失了,而黄自 *** 则不然。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却越来越为世人所推崇。
12、 19 *** 年,黄自的歌曲《思乡》(韦瀚章词)、合唱《抗敌歌》、《长恨歌》(清唱剧)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5年6月17日,在 *** 音乐学院举行了黄自塑像揭幕式。1997年9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黄自遗作集》,凡三卷:器乐作品分册、声乐作品分册及文论分册。2004年3月23日,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包括黄自塑像的揭幕典礼,黄自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在首都北京和海内外,也纷纷举办了各种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的活动。黄自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杰出贡献,正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并获得普遍的承认。
四、黄自的 *** 作有哪些
《西风的话》、《挖泥沙》、《花非花》、《卜算子》、《玫瑰三愿》等。
《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
《挖泥沙》是黄自自作词曲的9首儿童歌曲之一,歌曲篇幅短小,便于儿童记忆和习唱。同时,歌曲中还传达着“劳有所得”的民族文化精神。
《花非花》是一首抒情且不难唱的小歌,意境超脱,作者黄自用对句法使其彼此互相辉映。
黄自《卜算子》等宋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来诠释宋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要领;第六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归纳、揭示出本文的核心观点。
《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淞沪之战停战之后,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创作于1932年6月,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矛盾十分尖锐。
五、黄自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
1、《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通过西风的视角,简练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季节景物的变化。
2、《挖泥沙》是黄自创作的九首儿童歌曲之一,篇幅短小,便于儿童记忆和学唱。歌曲传达了“劳有所得”的民族文化精神。
3、《花非花》是一首抒情而不难演唱的小歌,其意境超然,作者黄自运用对句法使其词句互相映衬。
4、《卜算子》等宋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揭示了宋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要领。
5、《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淞沪之战停战之后,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该曲创作于1932年6月,反映了中国社会当时的战乱背景和社会动荡。
六、黄自音乐创作特点
黄自的音乐创作特点包括:跨界融合、文化符号的运用、情感表达、深情的演唱风格以及关注现实生活。
1、跨界融合:黄自的音乐作品融合了多种不同的音乐元素,包括摇滚、流行、民谣、电子等。他善于将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音乐形式。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为他的音乐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音乐多样 *** 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2、文化符号的运用:黄自在音乐创作中经常运用一些中国的文化符号,如民间故事、传统乐器、诗词等。他巧妙地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中,形成一种新的音乐语言。这种融合不仅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让音乐作品更富有深度和内涵。
3、歌词的情感表达:黄自的歌词以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善于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人生的喜怒哀乐,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体验。歌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爱情、梦想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引起了人们共鸣和思考。
4、深情的演唱风格:黄自在演唱时常常以深情、柔情的嗓音表达歌曲的情感。他的声音充满温暖和力量,既有磁 *** 又有感染力。他通过细腻而深情的演唱方式,将歌曲中的情感直击人心,引起听众的共鸣。
5、关注现实生活:黄自的音乐作品通常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和社会问题,如亲情、友情、工作压力、社会冷漠等。他通过音乐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观察,用音乐唤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1、音乐教育背景:黄自在 *** 时代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专业。这样的音乐教育背景为他打下了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音乐的创作技巧。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黄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热爱和兴趣,这也会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得到体现。他善于将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中,创造出富有个 *** 和独特 *** 的作品。
关于黄自艺术歌曲和黄自艺术歌曲曲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