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榭成语和水榭的成语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榭成语以及水榭的成语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龙光永榭成语的解释
1、“龙光”比喻皇上的光辉,“榭”是指建造在高台上的屋子,所以“龙光永榭”意为皇恩浩荡,光辉永远照耀着高台上的房屋。
2、在距离宜宾市江安县城南40余里之地,有一处房舍123间、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庄园式古代建筑,其深院高墙、古木参天,风貌独特、景色秀美,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极具川南传统民居风格、被誉为“中 *** 间建筑化石”的“夕佳山古民居”。
3、在夕佳山古民居的大厅正上方,悬挂有一块书有“龙光永榭”的牌匾,四个金色楷体大字遒劲有力、熠熠生辉。牌匾右上方书有“恩师黄学海惠存”七个小字,左下方落款为“五省 *** 刘光第敬赠”,旁边题注为“平阳高文补书”。
4、“龙光”比喻皇上的光辉,“榭”是指建造在高台上的屋子,所以“龙光永榭”意为皇恩浩荡,光辉永远照耀着高台上的房屋。言下之意,这夕佳山民居就像建筑在高台上的屋子,受到皇帝光辉的永远照耀。可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刘光第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对恩师的祝福之情得到了最为充分的显现。
5、黄学海,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壬申岁农历六月十四日,成长于四川省江安县原青龙乡(现夕佳山镇),清代附贡学位,曾任巴县训导,在清光绪年间初期(1871年至1879年)曾任富顺、隆昌、永宁县教谕,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岁农历九月初十病逝,享年72岁。在黄学海去世时,刘光第年仅24岁,那黄学海是何时何地成为刘光第恩师的呢?
6、据相关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岁、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岁,也就是刘光第十 *** 岁时,曾在富顺县长滩坝外黑云寺(后叫悠游宫)曾虎臣先生处读书,与好友胡正之结下深厚同窗友谊。
7、据《富顺县志》中所记,刘光第“十九岁赴县考”,并得到县令陈锡鬯的赏识,“拔置案首”,考得了全县之一名。但在《刘光第欣然祖乡行》一书中则记载,刘光第是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也就是他21岁时才参加富顺县举行的 *** ,其中还有 *** 曲——“里人保正廖庆芳诉其曾执贱业,不能 *** ”。原来是赵化镇的保正廖庆芳,举报刘光第曾经学过三个月理发的 *** 职业,认为他有辱斯文,没有 *** 的资格。时任县令陈锡鬯看过举报信后立即批示:“具控各情,律例无禁考明文,应勿庸议”,驳回了检举,准予刘光第参加 *** 。刘光第因祸得福,举报信反而引起了县令陈锡鬯对他的高度关注。他才华出众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陈县令,所以才有此后“奇其文,拔置案首(之一名)”的佳话。刘光第最终得以入学充“附 *** 员”,而生员又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等,刘光第即为第三等。
8、无论刘光第是在19岁还是21岁成为的“附 *** 员”,正是这个时期(1878年左右),黄学海升任了富顺县的教谕。在元、明、清各代,县学皆置教谕,与训导共同负责县学的管理与课业,官为正八品,掌文庙祭拜,教育所属生员。刘光第作为富顺县的“附生”,当然就在黄学海的管理之下,接受其教育。黄学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诲人不倦、教导有方,原本优秀的刘光第在其培养下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进京后还当上了四品官员。为此,刘光第将黄学海尊称为“恩师”可谓顺理成章。
9、中国通过科举 *** 选拔官吏大约是从隋 *** 始的,明、清时期科举 *** 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会试、廷试 *** ,竞争最激烈的是乡试,因此实行乡试中举分省定额制,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 *** 。乡试考中者称“举人”,才有做官的资格,之一名称“解元”。由于是直隶和各省举行的地方 *** ,所以又称“乡闱”。会试则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 *** 。明朝初期科举 *** 规定,会试于乡试次年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礼部会试考房称“礼闱”,而“礼闱”取士,初则不分南北。
10、至明洪熙元年,即1425年,南人北人分房取中,名额有定,谓之南闱、北闱;在明宣德(1426至1435年)、正统(1436年至1449年)年间,又分南、北、中闱。“中闱”则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及凤阳、庐州二府等地,由此沿袭至清代,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安徽五省即为“中闱”,而刘光第于光绪九年(1883年) *** “中闱”五省的考生中取了“进士”功名,因此其在赠予恩师黄学海的牌匾上才会出现“五省 *** 刘光第敬赠”的落款。
11、黄学海于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岁农历九月初十病逝,而刘光第则于1883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登进士第”,可见“五省 *** 刘光第”赠送“龙光永榭”牌匾的时间应该是其考中进士之后、黄学海病逝之前。
12、关于刘光第赠送恩师黄学海“龙光永榭”牌匾的原因,据说有三个:之一个说法是黄学海在重修扩建夕佳山住宅落成后,刘光第特别献上牌匾作为祝贺礼物;第二个说法是黄学海在1883年农历六月十四日过71岁生日之际,刘光第赠送牌匾作为对恩师的生日贺礼;第三个说法是刘光第在中取进士到朝廷为官之后,不忘恩师恩德而专门送上牌匾以示谢意。
13、由于历史资料缺乏详细记载,上述说法哪个为真,还有待专家学者继续探讨研究、考查求证以揭开谜底。
二、高亭大榭
1、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休息和观览四周的高大建筑物
2、成语基本释义:[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感 *** 彩 ]中 *** 成语[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建筑高亭大榭近义词
3、宋·李恪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高亭大榭英语翻译
4、高亭大榭相关查询四字成语abcd的成语并列式成语亭字的成语大字的成语榭字的成语高字的成语第二个字是亭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大的成语高开头的成语高结尾的成语高亭大榭成语接龙邪不压正: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邪门歪道: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邪魔外道: *** 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 *** 怪或品行不端的人。胁肩谄笑: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蝎蝎螫螫: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胁肩累足: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偕生之疾:偕生:与生俱来。先天 *** 的疾病。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邂逅相遇:邂逅:未约而相逢。指无意中相遇。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蟹匡蝉緌: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挟细拿粗: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协力齐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协私罔上: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协心戮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协心同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同协心戮力。邪不伐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同邪不犯正。邪不敌正:犹言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斜风细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亦作邪不伐正。鞋弓袜小:指旧时妇女小脚。邪不干正: *** 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泄漏天机:天机: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借指特别秘密的事。指向人透露了不应该让人知道的神秘天意(迷信)或重要秘密。亦作天机不可泄漏、漏泄天机、泄露天机斜行横阵: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
5、高亭大榭的意思是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休息和观览四周的高大建筑物
三、带“亭”“榭”两个字的成语
成语解释: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供休息和四周景观的高大建筑物。
出处: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
白话释义:高高的亭阁、宽大的楼台,被战火 *** ,化成灰烬,跟唐朝一起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一处。
解释: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之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但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解释:统指多种供休息、游赏的建筑物。
出处:宋·周煇《清波别志》中卷:“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
关于本次榭成语和水榭的成语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