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的成语(把错误纠正过来的成语)

byrjxz 成语 1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改正的成语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把错误纠正过来的成语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屡教不改是什么意思
  2. 形容改正错误的成语有哪些
  3. 形容有错误就改正的四字成语
  4. 知道了是错误的事情就应该马上改正是哪个成语
  5. 形容“知道了是错误的事情就应该马上改正”的是哪个成语

一、屡教不改是什么意思

1、屡教不改的意思是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2、屡教不改,汉语成语,拼音是lǚ jiào bù gǎi,意思是多次教育,仍不改正。出自《论十大关系》: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定语;含贬义。

3、近义词执迷不悟,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 mí bù wù。意思是对事物分辨不清,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改正的成语(把错误纠正过来的成语)-第1张图片-

4、死不悔改,汉语成语,拼音是sǐ bù huǐɡǎi,意思是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非常顽固。示例你死不悔改的 *** 格会害了你。

5、累教不改,汉语成语,拼音是lěi jiào bù gǎi,意思是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指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示例他真是累教不改,一意孤行。

6、知错就改(zhī cuò jiù gǎi)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人知道了错误就改正。出处王朔《 *** 芳》: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

7、幡然悔悟,汉语成语,拼音是fān rán huǐ wù,意思是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出自《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犯错误的人。

二、形容改正错误的成语有哪些

1、迷途知返、改过自新、改邪归正、朝过夕改、洗心革面。

2、白话释义:迷失道路,知道回来。比喻觉察了自己的错误,知道改正。

3、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4、译文:若觉察了自己的错误,知道改正,还可以免了他的罪。

5、白话释义:也说悔过自新。改正过错,重新做人。

6、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7、译文:道德到了深厚的地步,就当改正过错,重新做人。

8、白话释义:离开邪路,回到正路上来。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9、出处:·《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10、译文:现在离开邪路,回到正路上来便可入佛乘。

11、出处:《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12、译文:早上犯的错,晚上就改正了,这才是君子的所作所为啊

13、白话释义:清除坏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自新。

14、出处:《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

15、译文:从现在开始,清除坏思想,改变旧面貌。

三、形容有错误就改正的四字成语

1.形容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痛改前非,迷途知返,苦海无边,弃旧图新,浪子回头,

痛改前非,迷途知返,苦海无边,弃旧图新,浪子回头,

负荆请罪,改邪归正,幡然悔悟,洗心革面,弃恶从善

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挢枉过正、过为已甚、枉矫过激、过犹不及、矫枉过正。

一、挢枉过正白话释义: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朝代:东汉作者:·班固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翻译:而大的藩国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座,宫室、百官 *** 同京城,可以说是翘到超过正常的。二、过为已甚白话释义:做得过分,超过恰当的分寸。

朝代:春秋作者:孟子出处:《孟子·离娄下》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3038:“仲尼不为已甚者。”翻译:孔子不做过头的事三、枉矫过激白话释义: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朝代:明作者:文征明出处:·《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翻译:过去型器的不算枉矫正过于偏激的行为,而耿挺拔达,董卓有建树四、过犹不及白话释义: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朝代:春秋作者:多人所作出处:《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翻译: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五、矫枉过正白话释义: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朝代:南宋作者:范晔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翻译:到了清世;那么再进入矫枉过正的检查。

迷途知返、改过自新、改邪归正、朝过夕改、洗心革面。

白话释义:迷失道路,知道回来。比喻觉察了自己的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译文:若觉察了自己的错误,知道改正,还可以免了他的罪。

白话释义:也说悔过自新。改正过错,重新做人。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译文:道德到了深厚的地步,就当改正过错,重新做人。

白话释义:离开邪路,回到正路上来。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出处:·《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译文:现在离开邪路,回到正路上来便可入佛乘。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译文:早上犯的错,晚上就改正了,这才是君子的所作所为啊

白话释义:清除坏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自新。

出处:《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

译文:从现在开始,清除坏思想,改变旧面貌。

形容“错”的四字成语有:一念之错、大错特错、一错百错、差三错四、阴差阳错

1、一念之错 [ yī niàn zhī cuò ]

基本释义:念:念头、主意;错: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常指因此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宋·曾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4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一念之误,乃至于此。”宋·陆游《丈人观》:“我亦诵经五千文,一念之差堕世纷。”

例句:守其在我,听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磷,涅易缁,一念之错,终身之悔耳!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八回

2、大错特错 [ dà cuò tè cuò ]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例句:如果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任意夸大,甚至颠倒黑白,,那就大错特错了。

3、一错百错 [ yī cuò bǎi cuò ]

基本释义:指在关键问题上错了,其它有关的事情也无一不错。

出处:宋·无名氏《西岩和尚语录·庆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禅寺》:“累及后代儿孙,往往从而错传,一错百错,滥觞不止。”

例句: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明·王阳明《传习录》卷上

4、差三错四 [ chā sān cuò sì ]

基本释义: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虚假不实。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例句:账目要清楚正确,千万不要差三错四的。

5、阴差阳错 [ yīn chā yáng cuò ]

基本释义: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例句:从古到今,人世间有过多少这样的阴差阳错!这类生活悲剧的演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而常常是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

四、知道了是错误的事情就应该马上改正是哪个成语

1、知错就改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够立刻采取行动进行改正。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及时纠正错误的态度和行为。在中文里,这个成语的拼音是“zhī cuò jiù gǎi”,它可以用作句子的谓语或宾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勇于自我反省和修正的品质。

2、成语“知错就改”的近义词包括“亡羊补牢”、“痛改前非”、“弃旧图新”和“浪子回头”等,这些成语都含有改正错误的意思。而它的反义词如“知错不改”和“一错再错”则指的是一个人明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却仍然坚持不改正,甚至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3、这个成语出自王朔的作品《 *** 芳》目录,其中有一句话是:“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够及时认识到并改正错误的自我评价。

五、形容“知道了是错误的事情就应该马上改正”的是哪个成语

1.成语“知错就改”用来形容知道了是错误的事情就应该马上改正。

2.该成语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原文中表述为:“吾知所过矣,碰圆搏将改之。”

3.成语“知错就改”体现了一种及时认识到错误并迅速改正的品质,是值得赞扬的。

4.《左传》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犯错的人,只要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就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5.及时改正错误是智慧的表现,正如成语所说,知错就改,这样的行为能够帮助人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6.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知错就改的人,往往能够得到 *** 们的支持和帮助,走出困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成语 改正 纠正 过来 错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