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楚汉打一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疯狂猜成语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关于楚汉的四字成语
1.项羽和刘邦楚汉争霸时的四字成语
项羽:刚愎自用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 *** 事思想“兵形势” *** 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 *** ,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 *** ,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 *** 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 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 *** 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 *** ,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 *** 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 *** 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定陶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项羽:刚愎自用刘邦:知人善任【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 *** 事思想“兵形势” *** 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 *** ,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 *** ,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 *** 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 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
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 *** 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 *** ,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 *** 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
击败西楚 *** 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定陶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成语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成语出自】: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成语示例】: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之一百十一回)
【近义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二、我想了解下楚汉战争 *** 现过那些成语,以及成语的意思
1、出自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秦末岢政,官bi民反,陈胜吴广率百姓 *** ,由于秦制不准百姓私藏兵器,百姓们以木头做兵器,以竹枝做旗竿,是为揭竿而起,自此之后百姓 *** 皆称之为揭竿而起。 2【市井之徒】
2、出自《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在古代,开井是很困难的事,所以老百姓会以井为中心聚居,渐渐形成市集,称为市井,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身份低微的贩夫走卒,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夏侯婴是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他们就是典型的市井之徒。 3【二世祖】
3、秦始皇死后,二儿子胡亥继位为秦二世,大奸臣赵高指他年轻识浅,更好是避见群臣,以免自暴其短,朝政由赵高 *** ,秦二世乐得躲在后宫享乐,短短三年间就把秦始皇苦苦建立的 *** 败光,所以后世把有不少家产,只会花钱享败尽家业的富家子称为二世祖。 4【指鹿为马】
4、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时,赵高弄权,一天上朝时,赵高命人牵来一只鹿,却对秦二世说是马,秦二世不同意,问其他大臣,大臣们慑于赵高的权势,都说是马。后来成语“指鹿为马”用来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5【先发制人】
5、出自《汉书项籍传》。陈胜吴广 *** 后,会稽太守殷通也蠢蠢欲动,请有威望的项梁去商量 *** 的事宜。项梁听殷通说“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的话后,叫项羽杀了殷通,自立为会稽太守,然后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宣布 *** 反秦。现在“先发制人”用来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 *** 对方。 6【虞美人】
6、源自唐代教坊谱曲歌颂项羽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来就称为调名即词牌名,比较著名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做的《虞美人》。 7【胯下之辱】
7、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未发迹时,常受人欺负,曾 *** 从别人胯下爬过去,在韩信封侯拜相,助刘邦一统天下之后,韩信此忍辱负重之举就成为千古佳话。 8【三户亡秦】
8、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秦灭六国时,楚国最冤,楚南公说过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都会 *** 雪恨消灭秦国的。”现在用来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消灭 *** 的必胜信心。 9【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9、留侯张良,字子房,足智多谋,凭借各种出色的计策助刘邦得取天下,所以把好的点子、计策都称为张良计;战国时代,楚惠王派鲁班制造云梯(攻城器具,也就是过墙梯)攻打宋国,墨子凭自己出色的守城策略说服了楚惠王放弃了攻城。因为张良的优秀计策和鲁班 *** 斧神工的技艺都能左右战局,所以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来形容旗鼓相当,互不相让的意思。 10【误中副车】
10、张良是韩人,秦始皇灭韩后,在秦始皇东游到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的时候,张良派人用掷大铁椎至其座车的 *** *** 秦始皇,但秦始皇狡猾,准备了许多座车,结果 *** 没有击中真正的座车,仅仅是砸碎了秦始皇的副车。后来形容打错目标为“误中副车”。 11【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11、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后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用来形容洞察能力、战略能力和指挥能力等各方面出色的人。 12【良 *** 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刘邦大破咸阳后,被宫中的美色珍玩吸引,众人苦劝不听,张良入宫直谏:“毒 *** 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听樊哙言。”刘邦才离开宫中。原句中的毒 *** ,不是指有毒的 *** ,是“毒口”的意思,也就是味道很不好。 13【冠军、亚军、季军】
13、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卿子冠军”是秦末楚怀王臣宋义尊号,六国诸侯 *** 之首,后来比赛中之一名者称为“冠军”;“亚”有第二的意思,项羽称范增为“亚父”意为第二个 *** ,后来比赛中的第二名称为“亚军”;刘邦排行老三,又名刘季,故后来比赛中的第三名称为“季军”。 14【破釜沉舟】
14、出自《史记项羽本ji》:“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公yuan前207年,项羽的 *** 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打破煮食用的锅,凿破所有的船,以示决心。后来形容不留退路,下决心不顾一切 *** 底叫“破釜沉舟”。 15【作壁上观】
15、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在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中,各国参战的诸侯军怕死,只爬到壁垒上远远观战。后来用于形容对事情不参与不表态的人为“作壁上观”。 16【膝行而前】
16、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破釜沉舟一役之后,作壁上观的各诸侯慑于项羽的威势,纷纷跪地用膝盖行走。后来用于比喻人的态度敬畏恭谨之极。
17、出自《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 者死,伤人及 *** 者论罪。”刘邦入主咸阳后,听从萧何的意见,废除旧法,只留三条。后来形容在与他人办事时订立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定,相互遵守,称为“约法三章”。 18【鸿门宴】
18、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先入咸阳,项羽在鸿门阪设下夜宴,表面是庆祝秦朝灭亡,实则刺杀刘邦,后来,表面上气氛和谐实则暗藏杀机的场合就称为“鸿门宴”。 1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9、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鸿门夜宴上,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实则想刺杀刘邦,后世人用来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 2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0、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后世人用来比喻事情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动的地位。 21【沐猴而冠】
21、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灭秦后,残暴不仁,于是有人说项羽只是一只洗过澡穿着光鲜衣服的猴子。后人用于讽刺那些徒有外表、没有内涵、暴躁轻浮投靠恶势力谋取好处的人为“沐猴而冠”。 22【锦衣夜行】
22、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攻占咸阳后,大臣劝他定都咸阳,可因为思念家乡,项羽急于东归彭城,并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意思是说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现在也有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低调的意思。 23【推陈出新】
23、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即“推陈出新”,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 *** 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这也是仓储管理史上的创举。现在多指对旧的事物进行分析批判,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创造新事物为“推陈出新”。 24【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24、诸葛亮三十六计第八计。始于楚汉,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刘邦入巴蜀后,栈道被毁,刘邦依韩信之计,表面上修葺出蜀的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路陈仓小道,大败项羽。后来比喻用假象迷惑别人,实则另有所为的称之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25【韩信点兵 *** 】
25、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善。”意思是刘邦问韩信:“依你看,我能带多少人马?”韩信回答十万,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回答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这个对话反映了韩信骄傲自大的一面,为日后被杀埋下了伏笔。现在用于形容一样东西或人越多越好。 26【一饭千金】
26、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穷困时常饿肚子,一个老大娘见他可怜,经常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淮阴侯,特地找到当年的大娘,送给她一千金酬谢。现在用来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27【分一杯羹】
27、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为了逼刘邦投降,抓了刘邦的 *** ,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 *** 炖肉羹吃,刘邦听后对项羽说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 *** 也是你的 *** ,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现在“分一杯羹”用来指分享利益的意思。 28【鸿沟】
28、鸿沟位于河南荥阳(中国象棋发源地)境内,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开始兴建,修成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楚汉相争历时八年曾以鸿沟划地为界,东楚西汉,楚河汉界由此得来。时至今日,“鸿沟”一词引申为两个人在思想上有分歧,价值观有距离等。 29【出尔反尔】
29、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楚汉相争时刘邦首先提出和议,结果签订和约后,刘邦单方面撒毁和约,违背承诺,派兵 *** 项羽,这件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所人所熟悉的出尔反尔事件。现在“出尔反尔”多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30【四面楚歌】
30、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羽被刘邦围困垓下,兵疲马倦之时,四面八方想起楚歌,从而军心混乱,项羽因此败亡。现在“四面楚歌”用来形容人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31【十面埋伏】
31、韩信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现在“十面埋伏”意指周围机关重重,布置了重重埋伏。 32【 *** 别姬】
32、项羽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虞姬自刎身亡。现在用来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 *** 。 33【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33、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于垓下大败后,率残兵突围到乌江边上(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乌江亭长驾船来接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愿渡江,最终拔剑自刎。现在就引申成为自愧、没脸见人的意思。 3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4、萧何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举荐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后来萧何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害。后世用来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35【飞鸟尽良弓藏】
35、出自《史记越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项羽自刎之后,天下初定,陈平、吕后、萧何设计于长乐宫,韩信死前发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感慨,后世用来比喻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三、关于楚汉的成语有哪些
1、暗渡陈仓,拔帜易帜,背水一战,成败萧何,
2、大逆不道,独当一面,短兵相接, *** ,
3、分我杯羹,国士无双,汗马功劳,捷足先登,
4、解衣推食,借箸代筹,锦衣夜行,沐猴衣冠,
5、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作壁上观,
6、千虑一得,秋毫无犯,取而代之,孺子可教,
7、盖世之才,四面楚歌,先发制人,后发制人,
8、项庄舞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养虎遗患,
9、一饭千金,一日千里,所向无敌,扬长避短,
四、看图/疯狂猜成语楚汉 *** 是什么
1、答:看图/疯狂猜成语楚汉 *** 是:楚河汉界。这个其实也很好猜,经常下象棋的应该知道,楚河汉界之分。
2、成语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3、我们所说的“楚”,在湖北省,而“汉”则在陕西一带。而据史 *** 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则是在古代豫州(今河南省)的荥阳、成皋一带,它的地理位置是北临黄河,西靠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五、楚汉的成语
1、楚汉的成语有:暗渡陈仓、拔帜易帜、背水一战、成败萧何、大逆不道、独当一面、短兵接、 *** 、分我杯羹、国士无双、汗马功劳、捷足先登、解衣推食、借箸代筹、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作壁上观、千虑一得、秋毫无犯、取而代之、孺子可教等等。
2、楚汉交战时,项羽的 *** 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 *** 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3、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关于楚汉打一成语,疯狂猜成语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