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有学问的人成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有学问的人成语以及最有学问的人按提示写成语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形容有很有学问的成语
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8、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1、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3、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6、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7、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9、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20、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1、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 *** 有学问的人。;
二、形容人知识多,学问高的成语
1、形容人知识多、学问高的成语是“博学多才”。
2、“博学多才”这个成语字面上意味着一个人具有广泛的知识和多种才能。博学,指的是学识渊博,对各种学问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多才,则是指一个人具备多种技能和能力,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色。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学识渊博、才能出众的人。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遇到博学多才的人。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能够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展现出惊人的才华。比如,有的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还擅长文学创作和音乐演奏;有的历史学家除了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还能够流利地掌握多种外语,进行国际交流。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博学多才”的品质。
4、要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首先,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愿意接触和了解不同的知识和领域。其次,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最后,还要有勇于尝试和创新的勇气,敢于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5、总之,“博学多才”是一个赞美人的知识和才能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才华的人。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尊重他人的知识和才能,欣赏他人的成就和贡献。
三、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6、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7、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8、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9、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0、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1、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2、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3、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四、形容学问很高的成语
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学识渊博、博览群书、雄才大略、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出口成章、博古通今、博学多闻、博学多才、足智多谋、文韬武略、满腹经纶、德才兼备。
2、扩展资料
形容智慧的成语及解释:
3、百龙之智: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4、不测之智: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7、才疏智浅:才:才能;疏:稀少;智:智慧。才识不高,智力短浅。用作自谦之词。
8、才智过人:才能智慧都胜过一般人。
9、材高知深: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10、聪慧绝伦:绝伦:同类中无可比拟者。指十分聪明智慧。
11、聪明睿达: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12、殚智竭力:殚:竭尽。用尽智慧和力量。
13、殚智竭虑:用尽智慧,竭力谋虑。
14、负薪之资: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资:资质,指智慧,能力。指卑贱者的资质。
15、高世之智:高世:超过世人;智:智慧,才智。具有超出世人的才智。形容才智非凡。
16、积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17、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五、表示一个人很有学问的成语有哪些
1、表示一个人很有学问的成语如下:
2、出口成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学而不厌
3、好学不倦精益求精名满天下学识渊博倒背如流
4、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大多是从古汉语衍化、提炼而来的,因此多掌握一些成语,对学习古汉语大有裨益。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相当普遍,成语里仍保留着这些特征。
5、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 *** 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六、形容人很有学问的成语
形容人很有学问的成语有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博学多才、才高八斗等。
释义: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示例: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出自明·姜世昌《逸周书序》。
释义: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示例:吾闻老聃博古知今。出自《孔子家语·观周》。
释义: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示例: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 *** 。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出自《周书·庾信传》。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示例: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出自《晋书· *** 诜传》。
示例: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出自《南史·谢灵运传》。
关于有学问的人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