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虫草之乡丁青这个问题,更好的虫草产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丁青县城海拔多少米
丁青县更高海拔6328米,更低海拔3500多米。
丁青县隶属 *** 自治区昌都市,地处 *** 东北部、昌都市西部,他念他翁山麓,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东邻类乌齐县,西连那曲市巴青县、索县,南与洛隆县、边坝县相接,北接青海省杂多县、囊谦县。丁青县总面积12955平方公里。2014年,辖2个镇、11个乡。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和藏北草原向横断山脉过渡的地势,构成了丁青独特的河谷、平坝、崇山峻岭的自然景观。丁青县属藏东峡谷。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更高海拔6328米,更低海拔3500多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
藏羊肉是 *** 的一种特色美食,属高海拔地区特产。藏羊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多种 *** 所需的营养物质,被誉为“山珍之冠”。
牦牛血,也叫牦牛肉,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贡嘎虫草是丁青县特产。在藏区,贡嘎虫草是重要的中 *** 材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 *** 及青海等地;在印度北部,斯里兰卡和不丹也有贡嘎虫草分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丁青县
二、冬虫夏草哪个产地的更好
虫草更好的产地在青海玉树杂多县、 *** 那曲比如县和四川甘孜理塘县。
杂多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这里是中国中 *** 三宝之一冬虫夏草的黄金产区,其所产虫草以体大、质优享誉国内外,因此又得名“中国虫草之一县”;在一年一度的冬虫夏草交易节的虫草王评选中,基本都被玉树虫草获得,而玉树虫草更是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比如县位于 *** 自治区那曲地区东部,这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平均海拔高度都在4000米以上,属极地高寒气候,自然环境没有受到污染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小,特别适宜冬虫夏草的生长,那曲虫草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同样也是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理塘县是四川藏区更大的虫草产区,虫草采集点多达100余个,素有“金草之乡”的美誉,理塘县平均海拔在4014米,所产的虫草在虫草交易市场公认为优质虫草,能和青海玉树虫草及 *** 那曲虫草一较高下。
每当盛夏,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草甸上,体小身花的成年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产在地上,经一个月左右孵化后蛾卵变成小虫,再钻进湿润、疏松的土壤里,吸食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步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
土层里有一种球形的虫草真菌子囊孢子,当虫草蝙蝠蛾幼虫遭到孢子侵袭后,便钻进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一点点消失,最后幼虫头朝上尾朝下而死去,这时虫体变成了一个充溢菌丝的躯壳,埋藏在土层里,这就是“冬虫”。
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夏季,菌丝又开始生长,从死去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2-5cm,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这就是“夏草”,这样,幼虫躯壳与长出的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好的“冬虫夏草”。
三、 *** 昌都市丁青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县人民 *** 驻丁青镇,邮编:855700。行政区划代码:542125。区号:0 *** 5。拼音:Dingqing Xian。
丁青县地处 *** 东北部、昌都地区西部、他念他翁山麓。面积11562平方公里。耕面积11万亩。草原面积1500万亩,林地面积3.58万亩。总人口近5.3万。辖1个区,1个镇,14个乡,65个村民 *** 会。
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历史上曾多次变更隶属关系。唐代属吐蕃。元朝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朝时属蒙古王 *** 武藏 *** 。清顺治四年(公元1 *** 7年)起清 *** 管辖。1751年改由清驻藏大臣直接管辖。1916年复电 *** 地方 *** 管辖。1959年4月将丁青、色札、尺牍三宗合并建立丁青县,县府驻丁青镇,隶属昌都地区至今。县府现驻甲木塘。
该县属藏东峡谷。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更高海拔6328米,更低海拔3500多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属藏东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半年气候寒冷、干燥,夏半年温和、湿润,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457小时,年降水量639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雪灾、霜冻、冰雹、大风、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其中干旱、雪灾、冰雹每年都不有同程度的发生。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膏、砂金、铬、锑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獐、黄羊、马鹿、水獭、旱獭、狐狸、熊、豺、狼、猞猁、野牦牛、野驴、虫草、知母、贝母、 *** 参、红景天等,仅野生动物资源就上百种。
丁青县属半农半牧区,是昌都地区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等。
现有水电站2座,年发电量170万千瓦时。民族手工业比较发达,主要生产编织、制陶、地毯、氆氇、藏装、靴、马具、银器等。
黑昌公路横贯全县。已通车的乡镇10个,通车里程261公里。并修建了部分乡村公路。
主要土特产有虫草、麝香、鹿茸、大黄、知母及各类畜产品和兽皮等。
甲木塘亦即丁青镇。经过40年的建设已具规模,镇内邮局、医院、书店、粮店、商店设施齐全。路旁、宅院绿树成荫,美化了生活环境。
丁青县历史悠久,山川壮丽。民间绘画独秀一树,驰名昌都。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是探险攀登的理想场所。怒江清流,蜿蜒千里;白运牧场,芳香遍地。近年来到丁青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和藏北草原向横断山脉过渡的地势,构成了丁青独特的河谷、平坝、崇山峻岭的自然景观。丁青境内草原广阔,山川壮美,文明璀璨,风景绚丽,旱雨季分明,平坝如天上的星星点缀在广阔的大地上。这些平坝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地,又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装饰着人们的心灵。
该县属藏东峡谷。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更高海拔6328米,更低海拔3500多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
丁青气候属高原寒带气候,年温差小,日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间为2457.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3.4℃,资料记载更高气温为27℃,更低气温为-25℃,更大冻土层达111_,年均降水量为 *** 1_,没有明显无霜期。
丁青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青稞、麦子和各种豆类。牧区 *** 发达,有牦牛、黄牛、犏牛、山羊、绵羊、马、骡、驴等畜种。植物共有一千余种,其中许多为 *** 用植物,部分为稀有名贵 *** 材,如虫草、知母、秦艽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现探明的有金、银、铂族元素、铁、钛、铅、百云岩、象牙玉、黑绿玉、大理石、铜、铬、镁、煤炭等50多种。
丁青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交通、能源、通讯、小城镇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丁青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交通建设方面,丁青县自投资7000万元的色木公路完工后,今年又争取国家投资900多万元开工修建了上依至嘎塔乡公路,完工后可解决嘎塔乡的交通问题,并改善甘岩乡路况差的情况。同时,积极组织群众修建乡村公路,截至目前,丁青县通车里程已达431.5公里,其中乡村公路217余公里。交通事业的发展给广大农牧民群众创造了致富机会,截至2004年底,丁青县农牧民群众拥有汽车159辆、摩托车7 *** 辆、拖拉机406台,运输业从业人员138人,汽车运输业收入236.95万元;商业从业人员550人,商业收入554.99万元,有力带动了丁青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能源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大力开展小水电站建设,解决群众用电问题。目前,全县拥有县级电站1座,满足了县城及丁青镇、协雄乡群众的用电需求;争取国家投资1495万余元于2002年和2003年开工建设的丁青县色扎电站和巴达电站,建成后将解决两乡镇群众的用电问题;国家投资5000多万元、装机容量为 *** 0千瓦的桑多电站目前也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解决5乡镇的用电问题。同时,丁青县还争取国家投资1045万元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在尺牍、桑多、沙贡等7乡镇建设了总装机容量95千瓦的光伏电站,受益总人口达3700多人。在修建水电站和光伏电站的基础上,丁青县还与区内外 *** 经济实体达成了县城蜂窝煤厂、县城天然气厂的开发建设项目,加强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通讯方面,近年来丁青县通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完成了乡乡通 *** 的目标。目前,丁青县共有固定 *** 1230户,好易通1055户,宽带52户, *** 注册用户3000多户。尺牍镇已开通好易通业务,觉恩乡、色扎乡也将开通此项通讯业务,大大改变了过去通讯不便、信息闭塞的状况,为丁青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 *** 经济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今年丁青县以县城为龙头,在完善县城和尺牍镇小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功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色扎、协雄、觉恩3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截至今年6月底,丁青县共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投入到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中,并与区内外 *** 个体经济实体达成色扎乡花岗岩厂、协雄乡砂石厂、县城蜂窝煤厂、天然气厂等一系列开发合作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小城镇建设与矿产资源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发展。
丁青县位于 *** 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4°39′-96°17′,北纬31°01′-32°21′。东邻类乌齐县,西连那曲地区巴青县、索县,南与洛隆、边坝县相接,北接青海省杂多、襄谦县。县域东西更大距离152千米,南北更大距离146千米。总面积12408.25平方千米。
丁青县辖2个镇、11个乡,65个行政村。
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穷布”。
丁青,唐代属吐蕃。元朝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朝时属蒙古王 *** 武藏 *** 。原有六十个族(部落),后来划二十五个给青海玉桥,余下的三十五个,逐渐演变为四十二族。蒙古王 *** 藏死后,其妻将索宗地区的三族献给 *** *** ,剩下的称霍尔三十九族。清顺治四年(公元1 *** 7年)起由清 *** 管辖。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 *** 委派三十九族基巧总管,直属清朝理藩院夷情衙门管理。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改由驻藏大臣直接管理。1906年三十九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1912年藏 *** 将该地区分为上、下三十九族。上三十九族归黑河管辖,下三十九族归昌都管辖。此后下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西康省的一部分,1916年复归 *** 地方 *** 管辖。1940年藏 *** 又将三十九族地区分别划为丁青、色扎、尺牍、巴青、索宗、比如、聂荣、嘉黎、沙丁、边坝等十个宗,实行宗本 *** ,宗本直接由 *** 委派。1950年解放,1951年8月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 *** 会,驻三十九族地区之一办事处(亦称中华人民 *** 国三十九族地区人民解放 *** 会)。1959年4月撤销之一办事处,4月将丁青、色札、尺牍三宗合并建立丁青县,县府驻丁青镇。
2021年1月, *** 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丁青县上榜。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丁青县在列。
2019年3月15日,丁青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