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青海之彩虹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青海之彩虹之乡的知识,包括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地图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青海十大旅游景区有哪些可以说说吗
1、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之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更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更大水深为32.8米。
2、塔尔寺,塔尔寺与 *** 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 *** 格鲁派六大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诞生的地方。由于寺院规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为人们游览参观藏传 *** 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胜地。
3、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内,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
4、茶卡盐湖景区,是中国唯一一家盐湖旅游4 *** 景区,由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景区以“天空之镜”而得名。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盐湖四周雪山环绕,纯净、蓝白、倒影交织,恍若一面天然明镜。
5、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更大,海拔更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
6、万丈盐桥,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察尔汗盐湖之上,横跨整个察尔汗盐湖,素称“万丈盐桥”。它是举世罕见的一种路桥,也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盐湖地区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东西,就是盐花,属于大自然 *** 斧神工之作。
7、德令哈外星人遗址,位于柴达木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的白公山。德令哈外星人遗址附近的沙漠中 *** 之间出现了直径近2000米的巨型规则圆环图案,这让人们想起了分布在欧洲的麦田怪圈,但是这个怪圈明显比麦田怪圈直径要大得多。
8、青海湖二郎剑景区,自南向北没入海中,开头酷似一把长剑。这里又被称为151基地,景区大门位于109国道边,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自然资源,以民间文化活动为内容,成为青海湖旅游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9、青海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由山地、风蚀残丘、山间小盆地相间组成,地层红色砂砾岩为主,以丹霞地貌为主体景观,并兼有宏大的李家峡水电站,丹霞峰林地貌,森林资源,人文景观权成了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的三大景区。
10、青海藏医 *** 文化博物馆,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以天圆地方的古老主题,对藏式建筑风格高度抽象和再现,融藏族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与管委会、园区广场形成“三位一体”统一和谐的城市标志 *** 建筑群。
二、打卡青海
2021年9月10-12日,青海自驾两日游。
自2012年起,到青海旅游已经有过三次,游历了大多数景区,但还是有两处5A景区没有打卡,分别是海东互助县土族故土园和海北祁连县的阿咪东索景区。原本计划今年的古尔邦节假期在青海油菜花盛开的7月份完成这个计划,连同格尔木的察尔汗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以及年宝玉则一并游览,这样就基本游遍青海了,但因为公务接待原因,古尔邦节出行没有实现。9月的第二个周末闲来无事,便利用两天时间先打卡两个5A景区。
9月10日上午10:00到达西宁,在机场拿到车后直接去往52公里外的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内,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总规划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览区达3.25平方公里。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弥久沉香的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朴神秘的 *** 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正、最真实的以“土族文化”为主题,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 *** 朝觐为一体的综合 *** 旅游景区。
景区的游客中心设置在天佑德青稞酒厂的左侧广场,我们在来青海之前并没有做功课,因此对景区并没有很细致的了解。导航直接引导我们来到天佑德青稞酒厂的大门前便终止了导引,我们以为是导航出现了问题,于是离开酒厂向右前行。景区附近的交通设置有些混乱,本来顺着酒厂前的天佑德大道就可以直接到达核心景区彩虹部落,但景区用护栏分割了若干条通道,在环岛处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向左拐,就直接进入右侧车道在前方右转了。右转后看到前方有一座宏大的标志 *** 雕塑,我们以为那里是景区入口,来到近前却是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询问了工作人员才得知游客中心就在酒厂附近,于是我们又开车返回,在游客中心购票后再次返回。返回时因为没有在环岛处左转,因此又走回了原路,无奈再次掉头回转,几次三番之后终于来到了土族园门口。本来是不复杂的道路,让景区人为地搞成如此复杂的状况,真是令人不爽。
进入景区时正赶上一队团体游客,景区为他们举行欢迎仪式。身着土族盛装的工作人员手捧洁白的哈达献给每位游客,我们也加入了这个团队,随同导游进入园区开始游览行程。
彩虹部落土族园有两处入口,我们是从北门进入。导游带领大家从园区左侧开始游览,北门入口是山门式彩妆牌坊,牌坊上方用斗拱模式撑起翘脚飞檐的顶部,这种建筑形式模仿了中式建筑,少了厚重,但更加灵动。五颜六色的斗拱艳丽多姿,玲珑剔透,令人眼花缭乱。园区道路中有多处这样的牌坊,规模小了很多,但都是色彩鲜艳,五彩缤纷。左侧园区之一处景观是世义德酒坊,这是互助县的一个老字号青稞酒酿酒作坊,现在也是天佑德的一个品牌。接续前方经过粉房,就来到了园区的东门,从东门出去可以到达吐谷浑大营,这里是景区的一处用蒙古包做为住宿地的宾馆类设施。参观了十八洞沟老油房、土司驯马场,再向前就进入了安召广场,这里是土族园的中心。广场四周矗立着具有浓郁土族特色的木制牌坊,中间有表演的舞台,四周廊柱下是观众看台。原本每天13:00这里会有土族风情表演,但今 *** 客太少,表演就取消了。安召广场的西面是却西 *** 院,这是一处如同农家四合院的 *** 院,佛堂内供奉着金光闪闪的佛像,并没有 *** 住持,工作人员告知 *** 到塔尔寺做法事了,要几天后才能回来。 *** 院旁边就是土族人原居的庄廓院,庄廓院有北房和东房,一般都是三开间,中间会客,两面做为卧房。卧房内是一盘土炕,中间放置炕桌,两侧摆放着叠的整整齐齐的被褥。院子中间是一座大约1.5米见方的祭台,上面栽种着牡丹和芍 *** ,中间竖立着高约5米的旗杆,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房主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土族汉子,他是土族园的员工,就在这所院子居住,负责讲解和维护工作。土族信奉藏传 *** ,因此很多 *** 习俗是按照藏传 *** 的教制来做的。在我看来,土族故土园中更具原汁原味土族风情的当属这里的庄廓院,其他的参观项目大多是后期根据开发需要新建或仿建的,缺少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参观了庄廓院和一旁的多士代老水磨,我们又到土司府邸和土司大祭台参观,这是园区最为宏大的两处建筑,但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实物展出,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土族生产生活馆展出了土族在手工 *** 、纺织、农具和饮食等方面独有的特色,与园中多处以雕塑形式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构成了土族民族独有的生活和发展特色。最后我们来到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观,在这里详细了解了土族的历史。土族源于吐谷浑,吐谷浑属古鲜卑族,西晋末年由辽东半岛迁徙至甘肃青海一带,建立了吐谷浑 *** 。公元七世纪,吐谷浑 *** 被西域的吐蕃灭亡,之后一部分融合于汉族,一部分与藏族融合。经过世世代代与藏、汉、蒙多民族的相互吸收和融合发展,在浩门河流域和河湟地区的吐谷浑人成为现在土族的祖先,在元代形成族体,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因此,我们在土族的生活习 *** 中,都可以看到藏、蒙、汉等多民族交织的影子。
参观了彩虹部落,我们又来到西部土族民俗村,这里有一块巨大的玛尼石,号称天下之一玛尼石。这块巨石通身光滑圆润,重达72吨,石体刻有古印度梵文的《 *** 师佛咒》和《长寿佛咒》等 ***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这里的镇村之宝。小庄是主打农家乐的一个景区,纳顿庄园是主打餐饮住宿的景区,因此我们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圈便回到了天佑德青稞酒厂参观,这里的旅游名称叫做“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把天佑德青稞酒厂的制酒流程做为工业旅游项目与土族园结合在一起,是这里能够获得5A资质的前提条件,这点经过和景区导游的求证得到了证实。的确,现在很多5A景区根本达不到真正标准,于是就想方设法找多个景点拼凑起来,因此窃以为现在我国5A景区的质量在下降,不过从国家层面来讲,毕竟旅游要为经济发展服务,要考虑到脱贫攻坚,支持地方经济等,所以这些也就可以理解了。
随着拥挤的游客 *** 进入厂区的观光廊道,我们依次参观了酒厂的窖池、蒸馏、灌装、包装等车间,品尝了各楂的青稞酒,然后又到二层参观了研发、风味、调制、品酒等中心,了解了天佑德的科研水平,最后参观了原酒的储藏车间。令人奇怪的是,参观了整个厂区,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工人,导游解释说,厂里今天召开员工运动会,所有工人和干部全部都去参加运动会了,厂里只留下他们负责旅游接待的人。一套流程参观下来,我们对天佑德青稞酒有了详细的了解。
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是全国更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和青稞酒原产地保护基地。互助青稞酒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清,发展于近代,辉煌于今天,互助县人民 *** 于1952年在“天佑德”、“永庆和”等八大作坊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互助县酒厂,2011年12月组建股份公司并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简称:青青稞酒。目前,公司注册资本4.5亿元,总资产18亿元,占地面积 30万平方米,在职员工1800余人,年青稞原酒生产能力1.5万吨,公司生产“互助”、“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四大系列青稞酒产品共100余个品种。公司将“天佑德”做为总商标,据公司介绍:“天佑德”来自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建极绥猷”匾额的下联“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
土族园游览结束,已是下午15:00,我们还要赶往276公里外的祁连县。经过大通、门源,一路山重水复,山路环绕,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漫漫行程,我们于19:30到达祁连县,入住祁连大酒店。三年前我们畅游青藏的时候,曾经来到祁连县游览卓尔山,就是住宿在这家酒店。当时游览卓尔山后,曾经看到了阿咪东索景区的指示牌,但当时还没有游遍全国5A景区的想法,因此就没有接续游览,没想到时过三年,还是要再次故地重游。
早晨8:00出发,先在祁连县城浏览一番,然后去往14公里外的阿咪东索景区。阿咪东索景区实际就在来时经过的路边,只是周边没有住宿的酒店,因此只能到县城投宿。
阿咪东索是藏语“众山之神”之意,又称“千兵哨卡”,当地人都称“牛心山”或“小东索”。阿咪东索海拔4667米,与祁连县城八宝镇绝对落差达到1880米,祁连藏族敬奉阿咪东索为祁连众神山之王。
大约20分钟后我们来到景区游客中心,现在是旅游淡季,而且受 *** 防控影响,游客更是稀少,因此景区现在停开了观光车,允许自驾车进入景区。我们做为景区的之一批游客,签署了安全协议后驶入景区。景区工作人员告知,景区路线12公里,到玻璃栈道就到达终点,可以原路返回了。
沿着景区公路进入阿咪东索,给我们的之一印象就是一条比较宽阔的山间河谷,两侧的山坡上间断 *** 地有河谷高寒林带,在林带间遍布高山草甸,山坡下是片片的农田。现在已是秋季,草原已经泛黄,农田已经收割,森林也呈现出墨绿的颜色。如果是在夏季,这里应该酷似新疆那拉提草原的景色。之前看了一些攻略,记述阿咪东索的夏季盛景:山体底部麦浪翻滚,鸟语花香,一派高原河谷的农家景象,春意盎然;山麓绿草如茵是优良的牧场,有“祁连山下好牧场”之美称。但现在已是初秋,夏意不存,略显秋天的萧瑟。澄澈的溪水从山上欢快地奔流下来,在河谷间或蜿蜒前行,或冲出一片滩涂,而在滩涂的 *** ,就长满了许多高低错落的灌木,婀娜多姿,虬枝盛放,像一棵棵的盆景,这里就是阿咪东索的盆景湾,也是景区为数不多的景点之一。欣赏着两侧的河谷美景,在迤逦的山路间一路前行,没有多久就来到万佛崖底,平缓的山路蓦然变得陡直,如同川藏线的72拐,经过若干次的回绕,就来到万佛崖。这里有一条木栈道通向一侧的山崖,远远可以看到山崖一侧有一处嶙峋的石林。没有看到玻璃栈道,我们继续前行,又走了几公里,看到山路向下,而且远观也没有什么景观,于是给景区打 *** 问询,得知玻璃栈道就在万佛崖景点。于是我们掉头返回,走木栈道去参观万佛崖。走到木栈道尽头,这里是一座由一小段玻璃栈道与木栈道连接的玻璃观景台,原来这就是工作人员所谓的玻璃栈道。这里虽然不是阿咪东索的制高点,但却是更佳的观景点。这里也是阿咪东索最神奇的地方,周围山脉一般都是坡度和缓,草原覆盖的曲线山峰,而这里却突然出现一处 *** 的山崖石林地貌。山崖之上,林立的石林和石芽由上而下依序排列,像列队的哨兵,又像成群的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自然的神奇造物之手,幻化无穷,随心所欲,只需轻动神来之笔,便会造就这令人惊奇的景观。由此我想到阿咪东索的藏语含义“千兵哨卡”更符合此处景观的象征意义,有一个传说更加印证了这一点。传说格萨尔王征战霍尔国降伏白帐王,为霍尔国众生传播了神圣佛法并赐予灌顶加持后,岭国大军班师回朝,留兵千名在此山顶放哨,后来哨兵首领成为护佑一方的山神,“千兵哨卡”由此而生。除了观看万佛崖,这里也是欣赏阿咪东索全景地貌的更佳观景点。迤逦蜿蜒的河谷,绿草如茵的坡地,微微泛黄的山梁,这一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就是阿咪东索的本真色彩。尽管此时非盛夏,但秋意的阿咪东索另有一番韵味。
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就结束了阿咪东索景区的游览。现在时间10:30,返回西宁只需四个多小时,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用。于是我们计划在返程顺路游览祁连县的阿柔大寺,然后返程穿过西宁去往黄南州尖扎县的坎布拉森林公园游览,这样我们的历次行程就走遍了青海各州。
阿柔大寺距阿咪东索大约14公里的路程,就在302省道的一侧。阿柔大寺又称“阿力克大寺”,起源于最早的阿柔部落,现在阿柔部落已经演化为祁连县的阿柔乡。阿柔乡是一个藏族牧民乡,管辖草达板、青羊沟、日旭3个牧区。这里距离卓尔山很近,也是祁连县规模更大的格鲁派寺院。阿柔大寺既受 *** 藏传 *** 寺院传统艺术的影响,也结合了汉式殿宇建筑艺术。寺院既有屋顶金光闪闪的藏传 *** 的经殿,也有汉族翘角飞檐的亭台楼榭,还有一座圆形的如同粮仓式的寺院建筑。如同大多规模寺院一样,阿柔大寺也有一排八座装饰华丽、金顶白身的“善势 *** 八塔”。经殿和寺院中不时有身着红色藏袍的 *** 走出,虔诚的村民则在经殿中祷告或在转经廊中不厌其烦地转动着经桶。阿柔大寺现在也已经被开发为旅游景点,门票15元。虽然不及那些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的寺院,知名度自然要差一些。但优势就是这里游客极少,所以这里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宁静安详,更适合精修佛法,是其他成为景区的寺庙所不及的。
离开阿柔大寺,在美丽的祁连大草原上驱车奔驰。尽管现在已经不是草原最美的夏季,但秋意的草原依然令 *** 连忘返。绿色的远山舞动着飘渺的曲线,绿色的画毯在山谷间蔓延开来,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如同白色的蘑菇妆点着这梦幻般的草原,游动的羊群成为草原上最为灵动的风景。
边行边赏,在绿色草原的陪伴下一路向南。路过峨堡镇,我们停车浏览了峨堡古城遗址公园,在达坂山观景台,我们再次停车欣赏壮丽的祁连美景,天境祁连,一路相伴!
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下午4:30到达坎布拉森林公园。令人遗憾的是,这里正在进行整修施工,景区关闭了。景区工作人员给我们推荐尖扎小三亚去游览,既然已经来到黄南州,不能不获而归,既然这里是比较热门的景点,不妨前往一探。可能是地点输入不准确,导航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尖扎县城,经过再次问询才知道还在距县城10公里远的德吉村。
来到德吉村,才知道所谓的尖扎小三亚是德吉村的一个别称。原因是这里在黄河边建造了一处人造沙滩,设置了遮阳伞、沙滩椅等设施,有点三亚海滨的味道,便被人们称为“青海人的小三亚”了。德吉村隶属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是一个扶贫易地 *** 村,主要由中国华能集团对口帮扶援建。2017年 *** 完成后,华能集团利用德吉村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扶贫易地 *** 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培育以乡村旅游为龙头,文化、光伏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扶贫特色产业。建设了休闲广场、码头、露天沙滩、花海、农家乐、小吃广场等旅游产业,并引入中建游集团负责商业化运营,门票10元,2020年已经实现旅游收入680万元。2020年7月,德吉村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 *** 委确定的第二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华能集团也因此成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来到这里号称小三亚的露天沙滩,尽管与三亚的沙滩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这里也是别具特色。这里虽然没有蔚蓝的大海,但有蔚蓝的黄河。“天下黄河贵德清”,我没有去过贵德,不知道那里的黄河是什么样的颜色,但是我们在8月份刚刚到过甘肃临夏,那里的黄河就清澈透明,远观如碧玉般的绿色。而这里的黄河,远望的确如大海一般的蔚蓝,在群山的围护下,如同一弯晶莹剔透的蓝色宝石。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黄河水泥沙俱下,浑浊不堪,但是在这里,黄河水完全 *** 了我们的印象和想象。澄澈透明,温润如玉,如同云南的抚仙湖,一片蔚蓝,曼妙无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说法在现在的德吉村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德吉村这些世世代代在穷苦和贫困中挣扎的农民如今在 *** 的脱贫攻坚的政策指引下,不但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依托这灵秀的黄河之水,也拥有了海滨沙滩的享受,这样沧海桑田的巨变,只能在中国 *** 的领导下才能实现。
游罢德吉村,我们返回时又到尖扎县城浏览了一番再开始返程,20:00回到西宁。两天的青海打卡之旅结束,本次行程970公里。
三、青海土族人为什么穿七彩衣服与太阳有关吗
1、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显著标记,蕴 *** 丰富的文化意蕴。土族服饰绚丽多姿、五彩缤纷,因此,土族被称为穿彩虹花衫的民族。作为民族文化的遗存之一,土族服饰文化记载着本民族变迁史上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传承,服饰载负着一个民族发展史上诸多信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层面上折射着一个民族在成长过程中吸纳其他民族文化、构建本民族文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文化形态,是观察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2、以短为主,长短结合。土族青壮年男子一般 *** 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红缨帽,系一种织锦镶边的圆筒形毡帽,为土族与“加拉.莫里嘎”。相传有清代朝帽演变而来。因红顶连一绺长约五寸的红缨,故名。鹰嘴啄食毡帽,其式样为帽子的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以服饰川小领斜襟的长衫,袖口镶有黑边,胸前有一块四寸方块的彩 *** 案。还有穿绣花高领三寸的白色短褂,天冷时在领子上衬有羊羔皮。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纽扣多用铜制。腰系花头腰带,为一块十二尺长的窄幅蓝布或黑布,其两端缝上五寸长绣有花卉盘线图案的接头。穿蓝色或黑色大裤裆裤,系两头绣花的白色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的绑腿带,扎腿时把黑色的一边放在上面,故称“黑虎下山”。此又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的信物,象征忠贞不贰,租船白或黑瓦,鞋子为双楞子鞋或福盖的鞋。青年人的衬衫、腰带、鞋袜都要绣花。
3、青年妇女的夏装是长短结合,在家里一般穿长衫,在田间一般穿短衣。他们一般穿绣花小领斜襟长衫。两绣有红、橙、蓝、白、绿、黑、黄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外观大方,俗称“花袖衫”,为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
4、蓝色—— *** 苍天尊神。象征宽广豪迈、安宁崇高。
5、黑色—— *** 大地家园。象征崇拜大地、热爱家园。
6、红色—— *** 太阳光明。象征热亲奔放、光明幸福。
7、绿色—— *** 春天草原。象征万物勃发、生机盎然。
8、 *** —— *** 五谷财富。象征物阜年丰、殷实富足。
9、白色—— *** *** 乳汁。象征六畜兴旺、纯净洁白。
10、橙色—— *** 东方吉祥。象征来自东方、吉祥发达。
11、花袖长衫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腰系白褐或蓝绿布带,袋子的两头有花、鸟、虫、蝶、彩云刺绣或盘线的花纹图案。腰带上有罗藏和钱褡裢。罗藏,是用铜、银薄片制成,有兽头形、圆形、桃杏等样式,其上有孔,一般用于系花手巾、小铃铛、 *** 等物。垂钓与腰带左侧。钱褡裢,一般长一尺五寸,宽四寸的小袋,两端有绣花或盘线图案饰物。女式的钱褡裢有三块白地绣花条块缝合而成,下端连三绺彩线穗。用作钱带和装饰品。下穿皱裙或裤子,有镶白边得非红皱裙,裙分左右两扇,形似蝴蝶两山红翅膀;裤子膝下部分套着一节蓝色或黑色的裤筒,土族语称“帖弯”。
12、土族妇女的长衫,有单的,有夹的,还有上棉的,土族语分别叫"年昂"、"汪西日"、"郭登"。袖子上套有用红、黄、绿、紫、黑色缎料堆制的花袖筒,土族语叫"绡藻"。妇女们的裤子,一般为蓝色长裤,并套上裤筒。未婚姑娘为大红色,已婚妇女为黑色,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不再用了。裤筒边沿为蓝白色夹缝。裤子上面还要穿百褶裙,互助等地为大红色,民和地区为绯红色和绿色。老年妇女都穿长衫,套一件黑色蓝色镶边坎肩。
13、她们的白布汗褂大衣襟的胸前镶方块绣花布(汉语叫"胸花"),袖口有二寸多宽的黑布镶边。腰间系采绸或绣花棉布带子,足蹬浅腰鞋,鞋面绣花。头戴"拉金锁"翻边毡帽或礼帽,有的还在礼帽上 *** 上花。
14、土族妇女的头饰繁多,原来有"马鞍"型、"三叉"型、"铧尖"型和"干粮"型等,“扭达”是青海土族妇女早在元明清时期佩戴的传统头饰,到了四五十年代,互助等地又开始讲究"土人头"、" *** 头"、"达子头"、" *** 头"。土族妇女中的" *** 头",夏季戴礼帽,冬春戴狐皮帽。头发梳成两个从头顶到辫梢,由红、白彩珠串连起来,辫梢连绣花辫套,辫子垂至膝盖以下。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达子头",戴翻边黑色毡帽,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xie.
15、今天的土族服饰,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很大的变化,有的服饰已消失,有的服饰经过推陈出新,重放光彩。如旧时的绣花高领,如今变成直翻两用领;盖在“扭达”(头饰)上的长头巾“扭达而秀巾",变成今日少女使用的短头巾。广大土族青年,不仅喜爱穿本民族服饰,而且还爱穿时装,他们或是土族服饰时装化,或是时装土族服饰化,从而丰富了土族的服饰
16、你可以看看那美丽的土族服装。真的漂亮!
17、我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希望你能来我的家乡游玩!
好了,关于青海之彩虹之乡和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地图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