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闽侯院士之乡和福州籍院士排名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闽商的发源地
福州,简称榕,是福建省省会,居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黄金海岸,东临东海,与 *** 一水相望,两地最近处仅68海里。她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向东南倾斜,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闽江横贯其中。福州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商贸城市,又是沿海 *** 港口城市。福州是著名侨乡,早在汉代就有人移居菲律宾,此后历代都有福州人到海外谋生创业,至今已有 *** 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近百万人,在 *** 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福州华侨飘洋过海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最早的可追溯到汉代。《后汉书》中云:“旧交趾七郡贡献,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险阻,沉溺相系。”东冶,即福州当时的称谓,可见汉时福州与 *** 已有航运往来。历史上,福州华侨出国较早较有影响的有过两次:一次是明代跟随郑和七下西洋的福州一代水手,郑和船队先后到过“西洋”30余国,为众多的福州华侨远涉重洋到海外谋生开辟了航途。另一次是清代末年,近代福州著名乡贤黄乃裳率众到 *** 沙劳越开埠“新福州”。翻开福州华侨出洋史,声声泪、字字血,特别是清代末年, *** 为榨取中国廉价劳动力而掠卖华工,把中国人当“猪仔”卖。一代又一代的华侨在海外努力拼搏、奋斗,终于有了辉煌如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先居南旺后徙古突士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成为印尼商界巨贾2014年净资产142亿美元。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有了祖 *** 亲作坚强的后盾,再也不是受人欺侮的海外 *** 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海外华侨昂首挺胸,更加努力创业。 *** *** 后,福州又迎来了出国热,出国潮造就了新一代华侨的形成。在新一轮出国潮中,从福清、长乐、连江、闽清、平潭、闽侯等地出去的居多,新一代华侨除了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外,还把足迹拓宽到匈牙利、罗马尼亚、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在那里扎根、发展,事业有成。这批 *** 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福州当地资源配置紧缺,出国谋生在当时环境里是比较好的选择,国内外汇率差大,到外国可以赚到更多的侨汇,还有一些人则是因为东南亚 *** 案对内地 *** 的不满而 *** ,福清县家家户户都有海外关系。惠安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 *** *** 两岸经济繁荣带的中心位置,隔 *** 与 *** 相望,惠安属泉州管辖,为 *** 批准的闽南 *** 对外 *** 县,素有“建筑之乡”、“石雕之乡”、“渔业强县”称誉。1984年被辟为对台贸易 *** 点,1985年被 *** 列为闽南 *** *** 县。
惠安县是中国福建省著名侨乡和 *** 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 *** *** 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惠安人民用 *** 赋予的优惠政策,借助巨大的侨胞资源,大力弘扬“勤奋刻苦、务实求真、团结拼搏、创新争先”精神,解放思想,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快则快,奋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 *** 的进步,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对外经贸不断拓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随着 *** 两岸试点直航的实现和“大泉州”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斗尾港大型船舶修造、大竹岛旅游观光、外走马埭围垦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的即将投建,作为享有沿海 *** 地区和 *** *** 综合试验区诸多优惠政策的惠安,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 *** 最活跃、最有吸引力的地区和投资中心之一。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南岸,倚山临海,东北临泉州湾,东接石狮市,东南濒临 *** *** ,与 *** 省隔海相望,西及西北与南安市接壤,比与泉州市区毗连,土地面积 *** 9.32平方公里,她枕山面海,山川秀丽,自然条件优越。晋江市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外交通贸易盛极一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誉,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有200多万,遍布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祖籍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针记集团黄惠祥黄惠忠兄弟,同时与 *** 有深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如清雍正 *** 知府黄立本留居淡水艋岬,是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 *** *** 以来,晋江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侨台优势,走出一条以市场为主,以外向型为主,以股份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具有晋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1997年,全市 *** 生产总值18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23亿元,农民纯收入5257元。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环境日趋优化,海陆空立体交通 *** 已经形成,现代通讯技术先进。
福建南靖土楼风光南靖,古称兰水县,南者即地处福建之南,靖者取安靖之义,已有600多年历史。地理优越,物华天宝,东临漳州,西连龙岩,毗邻广东,境内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典型的 *** 带季风气候,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是闽东南的一片绿洲。
南靖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之一,南靖人出洋始于明嘉靖年间,已有420多年历史。据1990年调查统计,全县华侨、华裔24653人,分布世界五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其中以 *** 、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人数尤多,归侨和侨眷共15333人。南靖华侨、华裔在侨居国历尽艰辛,他们和侨居国人民和睦相处,为侨居国的 *** 、经济、文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南靖县也是 *** 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南靖人移居 *** 始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明清时期,南靖至少有53个姓氏大批人口移居 *** , *** 有100余万人是南靖 *** 的后裔,南靖 *** 在 *** 分布广泛。1978年以来,由于实行对外 *** 政策, *** 同胞到南靖寻根拜祖的渐多,两地宗亲之间往来日渐密切。
南靖是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全国电子行业一颗耀眼的明星“万利达”就是在这里崛起。她以其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电力丰富,政策优惠,服务配套,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新一轮创业中,南靖人民紧紧围绕“加强农业,搞活国有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努力把南靖建成闽东南经济强县。南安地处闽南 *** 中心,与 *** 、金门隔海相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建县,名“东安县”,后曾改用晋安,梁安等,隋开皇九年(公元5 *** )始称南安县。她历史上曾一度是闽南的 *** 、经济和文化中心,境内丰州金鸡古港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南安是中国著名侨乡,有海外侨亲及台港澳同胞350多万人因,与 *** 仅一水之隔,早在宋代便有乡民赴台垦荒,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带领更多人到 *** 扎根、开发繁衍,因此南安成了 *** 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 的南安籍乡亲现有150多万。
*** *** 以来,南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扩大 *** ,利用巨大的侨台优势,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蟠龙起舞,两翼展翅,中部开花,推进三角,带动山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三分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格局,各种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全市 *** 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3年以来经济发展连续位居全省“十佳”、“十强”前列,并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莆田旧称兴化、兴安,置县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自古是闽中的 *** 经济、文化中心,
辖莆田、仙游两县和城厢、涵江两区。她地处福建沿海中部,整个地势背山面海,西北部山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平原广阔,著名的兴化平原与逶迤的木兰溪、延寿溪、秋芦溪构成了江南乡秀色。莆田因盛产荔枝而别称“荔城”,被郭沫若先生赞称“荔城无处不荔枝”。
莆田,独 *** 乡音于一方,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未被融化,反而在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脊的狭小地域中顽强地繁衍发展。莆田人民凭借自己勤劳智慧和特别能吃苦的品格,形成了两个遐迩闻名的群体,一个是“家贫子读书”的莆仕群体,另一个就是“无兴不成镇”的莆商群体。
福建莆田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以第20世纪100年内 *** 外地的人数统计,有旅居在外的侨胞100万人,港澳台同胞40多万人,归侨、侨眷30万人。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业界精英;在国内其他省市的乡亲也是人才济济,资本雄厚。全市现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万多名,更有近万名莆仙籍专家学者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两院”院士15名。
截止2004年底,莆商在地产业、木材业、建材业、民营医院、医疗器械、民营加油站、首饰加工业、古典家具、 *** 通讯、餐饮娱乐等每年为外地创造产值2000多亿元。
据悉,莆田在京经商人员达20万人,注册企业1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3000多家,年创产值4000多亿元,涉及地产、木材、钢材、家俱、陶瓷、医疗、石油、建材市场、珠宝首饰、建筑装饰、 *** 通讯、餐饮娱乐等20多个行业。开办的建材、钢材、木材等大中小型市场达100多个,在北京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70%以上,其中木材约95%,建立的大小医院几十家, *** 连锁专卖店、珠宝店一百多家。
在陕投资经商的莆田籍商 *** 约有两万多人,注册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000余家,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近百家,年创产值近千亿元,涉及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物业管理、钢铁生产等20多个行业。
伴随着湄洲湾港口大开发的持续展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莆籍乡亲纷纷回乡投资创业,热情高涨。根据统计显示,已有 *** 个莆籍乡亲回乡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近2000亿元。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介于上海和湛江两大港口之间的海岸线中段,东北与莆田市、福州市交界,北部和西北部与三明市、龙岩地区接壤,西南面与漳州市、厦门市毗邻,东南隔 *** *** 与 *** 省遥遥相望。
唐宋元时代,泉州的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 *** 。明末清初,泉属各县人民纷纷出洋谋生,出现“浮大海趋利,十家而九”的局面。 *** 战争前后,欧洲殖民者“开拓”东南亚,掠夺资源,急需大量劳动力,因而开始进行掠卖华工的罪恶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厦门辟为通商港埠,成为华工出洋的口岸,从厦门贩运出国的华工,被鄙称为“猪仔”。殖民者雇用流民充当“猪仔头”,在泉州、漳州拐骗 *** 贫民,殖民者的种种 *** ,使华工们压抑在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地喷发出来。他们不畏 *** ,揭竿而起,同殖民者进行生死的搏斗。近代泉州人民受 *** 和封建主义的 *** 剥削,国家 *** ,天灾 *** ,无以为计,仍然通过各种途径出洋谋生。
2014年初步统计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600多万人,分布于菲律宾、新加坡、 *** 、印度尼西亚、 *** 、 *** 、泰国、 *** 、日本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旅居东南亚的泉籍华侨,勇敢朴实,吃苦耐劳,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东南亚,促进了东南亚经济文化的发展。
泉籍华侨热爱祖国,关心家乡,慷慨解囊创办家乡的文教公益慈善事业。 *** *** 以来,他们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1985年至1994年,向家乡捐赠总额达19.4亿元,涉及教育、文化、卫生、工农业及其他公益福利事业。厦门位于中国福建省的东南部,东面、北面与泉州市的南安县、安溪县接壤,西面、西南面与漳州的长泰县、龙海县相连,南面隔 *** 与 *** 省相望,而东南面距大小金门岛只有数千米之遥。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和同安县组成,是一个海港、风景城市。
厦门是著名的侨乡,在海外的厦门(同安)籍华侨、华人有82万多人,在厦门市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有52万多人。厦门与 *** 有着十分密切的地缘、血缘、神缘关系,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据统计在 *** 的厦门(同安)籍人在300万人以上。
陈嘉庚先生是厦门同安最著名的华侨,他秉承“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学乃 *** 天职”之理念,一生中倾资办学,在厦门创办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学校,成为捐资办学的楷模,被 *** 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厦门侨乡有着独特的历史因素,抓住了独特的历史机遇,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风景城市,成为福建省甚至是全国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向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充分展示了侨乡的魅力。
二、闽侯南通藏着一座清代名臣故居!大有来头!
1、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有一位传奇的历史人物,人称“铜币大臣”,他就是陈璧。陈璧(1852-1 *** 8),字玉苍,晚号苏斋,是清代杰出的官员和经济学者。他反对守旧,力主革新,兴利除弊,为当时中国的经济 *** ,尤其是统一币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2、(俯瞰陈璧故居•邹义东/摄)
3、陈璧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故居坐北朝南,布局严谨,构筑考究,是福州地区较有 *** *** 的名人故居。故居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 *** 是以砖土为材料建造的风火墙。大门的门楣上,雕绘有彩色浮雕,中间是腾云驾雾的麒麟。“麒麟浮雕在‘ *** ’时期被 *** 派捣毁,现在的浮雕是 *** *** 后,村民集资请匠人按照原样修复的。”苏坂 *** 陈氏第十五世孙、74岁的陈宏庆告诉记者。
4、(陈璧故居是其家族13座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王立强/摄)
5、走进故居,迎面是双扇屏门。绕过屏门,就是极具气势的天井和大厅,通过大厅可以望到第二进的天井及大厅。陈璧就出生在第二进大厅的左大房。故居前后两进三天井,面阔五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风火山墙。天井、走廊全部用平面石板铺设。柱、梁、枋等主要构件都雕饰着蝙蝠、麒麟等吉祥图案,可以看到往昔描金绘彩之艳丽。雕有菱纹、步步锦窗格花纹的窗扇所剩无几,从余留的雕饰中,依稀可见当时工匠们的精巧技艺。
6、(这个家族不仅走出了陈璧这样的二品大官,也培养出留学海外的博士院士•王立强/摄)
7、“故居内一些价值较高的木雕、青石坐鼓等物品,因为管理不善,遭盗贼光顾而遗失,实在令人感到惋惜。”陈宏庆说。2006年,陈璧故居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即成立了故居管委会,并先后在2006年和 2013年进行了两次维修。“省、市、县相关部门先后拨款15万元,由管委会组织人员对故居的大梁进行修复、清理杂草,村内的长者也自发前来日常看管和 *** ,这是陈璧故居得以‘重焕新生’的重要因素。”
8、(残破的门窗,依然诉说着当年的气派•王立强/摄)
9、(精美的窗花•王立强/摄)
10、如今,古宅原有的住户早已搬离,门楣上雕画的 *** 麒麟也隐隐透露出几分寂寞,如果不是堂前“尚书第”的牌匾,很难想象出这里曾是一个二品大员的宅邸。然而,时光和“ *** ”可以让古建筑“伤痕累累”,却难以磨灭其历经岁月洗礼沉淀出的淡然和韵味。
11、(精美的木雕•王立强/摄)
12、(门楣上 *** *** 后照原样修复的彩色麒麟浮雕•王立强/摄)
13、采访中,陈宏庆说,苏坂的 *** 陈氏族人,是在明万历年间搬到苏坂东岸定居。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了清康熙末年,陈氏族人逐渐发展到西岸,建房安居,陈璧的曾祖父陈孟合就是在这一时期到西岸生活。陈孟合在西岸辛苦耕耘,勤俭持家,到了年迈之时,他这一支已经成为苏坂当地的大地主,家资丰厚。
14、(陈璧汉白玉墓碑原树于北京田村陈璧墓地,遗失后由苏坂村追回立于老家祠堂左侧•王立强/摄)
15、陈孟合有三个儿子、十三个孙子。陈璧故居其实就是陈孟合为其子,也就是陈璧的祖父建造的宅子。后来孟合的子孙分家建宅,在苏坂陆续建造了十三座类似的建筑。“如今这十三栋建筑有的损毁,有的坍塌,陈璧故居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建筑。”陈宏庆告诉记者。
16、(后辈们不遗余力地守护着祖先的遗产•王立强/摄)
17、距故居数十米处,有一个小院落。院内十分幽静,墙壁上一副陈璧手书的对联彰显着主人渊博的才学。登上阁楼,可以看到当年陈璧孤灯一盏、寒窗苦读的书屋。陈璧就是在此苦读登科,走上仕途,成为国家栋梁,宦海浮沉后又回归于此,留下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也成就了著作《望岩堂奏稿》。“书屋的床榻边,还留有陈璧手书的古诗、墙绘等墨宝,至今保留完好,让后人得以一窥这位名臣的丹青全貌,实属难得。”陈宏庆说。
18、(当年陈璧孤灯一盏、寒窗苦读的书屋。如今床铺上他亲手所书的墨宝依旧清晰可辨•王立强/摄)
19、陈璧入朝为官三十一年,为中国的经济 *** 鞠躬尽瘁。他还关心乡梓,南通中心小学的前身“闽侯县官立两等学堂”也是在陈璧主持下修建的,至今学校还立着陈璧铜像。
20、(南通中心小学校园内的陈璧铜像,成为子孙后辈们更好的学习榜样•王立强/摄)
21、老宅、书屋、小学……如今这些陈璧留下的“遗迹”,就像一部厚重的书籍,默默记载了这位历史人物的人生传奇,不断激励着子孙后代勤勉上进。
三、福州称什么之乡
福州市简称榕,拼音:fu zhou,英文简称Fu zhou。
因城内有屏山、乌石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又由于自宋代以来,人们在城内外广植榕树,绿荫满城,又称“榕城”;此外又有“合沙”“东越”“左海”等别号。
为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7′。东濒东海,与 *** 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市人民 *** 驻地鼓楼区乌山路。现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福清、长乐2个市和琅岐经济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165.6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6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43万人,全市户籍人口609.3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0.85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
福州历史悠久,夏代属扬州地域,殷商为七闽之地,战国时归越国,秦时为闽中郡,汉高祖封闽越王,唐玄宗是设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命名之始。福州 *** 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重点 *** 寺院有6座(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 *** 寺、万福寺、雪峰寺),为全国城市之最。
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有榕城、温泉城之雅称,还有“江南胜地”之美誉。它属 *** 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9度左右,更佳的旅游季节为每年的四至十一月。
名山有鼓山、旗山、青云山。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
邮政编码: 350000, *** 区号:0591,车牌闽A
关于闽侯院士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