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海东市花儿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中国花儿之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赞美青海海东的句子
【第1句】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海东市。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 *** 就有人类居住。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他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秦汉以前,海东就居住着羌人。
【第2句】大美海东,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层次、多梯次的地理地貌,为海东造就了不同的气候特征。在海东,人们即能看到群山巍峨、雄伟博大和粗狂原始的雪域风情,也同样能领略到锦绣江南的灵秀山水。人们能看到亿万年前大自然变迁留下 *** 斧神工般的奇迹,也能看到 *** *** 后河湟各族儿女改造自然,发展社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3句】河流,开山辟地,书写历史,哺养文明。河流,滋养土地,浇灌文化,承载传奇。在湟水河流经的美丽富饶百里长川,文明之花灿然 *** ,源远流长。 *** 的文明曙光,撕破了荒蛮时代的天幕,在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文化类型在河湟谷地深厚的沃土中层层积淀。大约4500年前,彩陶的淬火,照亮了古老的湟水河。大约4000年前,喇家文明在自然的突变中,瞬间被凝结成永恒。时光流逝、斗转星移,2000年前,霍去病驻扎湟中、赵充国屯田河湟,农耕文明的序曲,在这里奏响。烽烟羌笛,颦鼓牧歌已成风中往事。丝路南移,南梁建都、隋炀帝西巡,唐蕃联姻传播着新文化的火种。在历史交错的时空里,在河湟谷地,无数仁人志士的影子永远印在这片土地上。
【第4句】平安,作为唐蕃古道的和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和古老驿站,历史曾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印记,唐墩汉墓,古老的烽火台,象征着民族大团结的洪水泉 *** 寺,和各种自然风貌,构成了一幅幅平安和谐的图景。现如今,这里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能源走廊已经形成,汽车、电气化机车的呼啸声,航班起降的轰鸣声,淹没了湟水河 *** 不变的涛声,古老的河湟谷地,高速、高铁、机场和新城组成的线条形状, *** 了河湟谷地千百年的自然属 *** ,令摄影人赞叹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如此的轻快。
【第5句】海东,因地处青海湖以东而得名。2013年2月8日,经 *** 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现辖一区五县,即乐都区、平安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 *** 土族自治县、化隆 *** 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最终实现“一市两区四县”格局。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人。有汉、回、藏、土、撒拉等19个民族。海东处于兰西经济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通信快捷。是十世 *** 的出生地,有著名的 *** 圣地瞿昙寺、佑宁寺,有被称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植物王国”的孟达自然保护区和青藏高原“绿宝石”的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湾彩陶遗址、喇家灾难遗址在考古界享有盛誉。
【第6句】在湟北互助,北山 *** 起伏伴随大通河千万年不变的涛声。十二道盘蜿蜒起伏,扎龙沟瀑布飞流入溪,南门峡菜花飘香百里,在七彩的故里,美丽的阿姑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根根色彩艳丽的细线,绣成一道道人间七彩虹。佑宁寺梵音绕梁,酥油灯的火苗跳动着虔诚,花儿会,纳顿、“邦邦会”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四季,歌舞声伴随着青稞酒飘香,轮子秋转出了时代的节拍,讴歌着当今的幸福生活。
【第7句】玛尼山有大小三个山头,总面积5000亩。自1999年承包以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开发荒山3000多亩,山间修通了机动车简易公路和游客观景人行山道,山顶建起了高扬程提灌水塔,常年有水流入山林草坡,种植山杏、山桃、梨、核桃、花椒、等果树6万多株,种植榆树、沙枣、柠条、黑刺、泡桐、新疆杨等树苗130万株。同时,试栽银杏、新疆核桃、油桃成功,面积已达近万株,总投资已达200多万元。尤其在前山两山相对的'峰顶修建了两个观景亭,犹如日月山上的日月亭,在官亭镇或是甘肃大河家,大老远就可看见玛尼山两座亭子,在 *** 英姿飒爽、亭亭玉立。
【第8句】整个玛尼山如丹霞翠峰,植被茂密,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置身其间,如临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桂林山水,小巧玲珑,势如盆景,观之触景生情、宠辱皆忘。然立于亭下,极目远眺,黄河逶迤,犹如银练,烟雨三川,苍苍茫茫,云锁临津古渡,雾遮参差人家,飘飘渺渺,天上人间!
【第9句】每年春天,民和万亩桃花在春风中灿然怒放,为河湟谷带来了春风争艳,春雨飞红的人间美丽盛况。民和也由此被美誉为“桃花盛开的地方”。川垣的四月天,游人如织,艺术家、作家、摄影师云集于此,诗歌、美文、画笔和摄影镜头永远都不会错过这般人间美景。民和的民间纳顿表演蜚声海内外,这种民间表演艺术,以其古朴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海内外人士很多慕名前往民和观看纳顿表演。
【第10句】从风光秀美的黄河岸边,到游人如织的骆驼泉旁,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每一个“ *** 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里,都洋溢着文明和谐新气息,都凝聚着 *** 政军企各方的智慧和力量,谱写了高原新农村建设的华丽篇章。在循化县查汗都斯乡最西端有一个名叫红光村的地方,它曾是马步芳俘虏的西路红军战士服苦役久居之地,村内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红军所建的学校、 *** 寺、红军墙等红色历史遗迹,红色精神已在这里生根发芽,源远流长。
【第11句】大美海东,人杰地灵、田园如诗、风景如画、四季如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自然属 *** ,变幻莫测的光线,万千的气象条件向视觉呈现出一个个超越具象形态的奇特面貌,纷繁的人间万象,就像 *** 画面一样转瞬即逝,这也恰巧为摄影人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机缘。
【第12句】民和,是马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明遗迹随处可见,黄河古渡口,大禹治水踪迹在时光中向人们诉说着岁月往事。循化,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从高处俯瞰,黄河流经清水湾在这里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孟达自然保护区中的天池湖水清冽明净。这里的珍稀动植物品种丰富,被称为高原的“西双版纳”。黄河上游独有的地质地貌特征为摄影人提供了丰富的影像素材。循化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厚,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勤劳勇敢的循化撒拉族儿女,带着中亚的古老传说,带着骆驼泉的传奇神话在秀丽的孟达天池,在古老的黄河边,续写着时代的新篇章。
【第13句】巍巍昆仑、灵秀祁连、圣湖之东、万谷葱茏、百川丰盈。亿万年以来,黄河、湟水河在青海高原相约一路东去,在河湟谷地的尽头亲密相拥。来
【第14句】化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古老的黄河水,来自纯净的雪域高原,这里的水质清冽甘甜,河流宛若一条自天而下的玉带。“高峡平湖”中映照着丹霞红,工业文明的符号巧妙地融入到自然中。“碧水丹山”的独特奇景令摄影 *** 连忘返。化隆,多民族多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站在夏琼寺放眼望去,梦幻般的黄河在这里留下了几折优美的曲线一路向东,黄河水面,水汽氤氲,远远望去,若梦若幻。
【第15句】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这里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本区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它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
【第16句】乐都,古时南梁,河湟重镇,彩陶故里,文化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河湟文化底蕴。古老的瞿昙寺续写着历史的沧桑,故宫似的建筑风格展现着同中华文化血脉相连的文化属 *** 。乐都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就像绽放在百里长川中的奇葩,映照着河湟的历史天空。彩陶汇成的滚滚河流诉说着历史的辉煌,七里店的九曲黄河灯会仿佛带人穿越历史的时空。正月十五的火龙舞动着希望,国际民间射箭赛的博弈,增进了东西文化的了解。乐都,厚重的河湟文明令摄影人心驰神往。
【第17句】海东地区,因位于青海湖东部而得名,在青海省是一个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海东地区位于祁连山东段,主要有达坂山、日月山和拉脊山,其中日月山是7世纪唐朝与吐蕃和亲的见证。此外,撒拉族之乡的圣迹骆驼泉、洪水泉 *** 寺、瞿昙寺、十世 *** 的故乡—文都大寺、世界最早的“卐”字符—柳湾彩陶等人文古迹和孟达天池、夏群寺森林公园、桃花园林区等自然景观也为海东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宁夏花儿的花儿之乡——宁夏
1、宁夏,是花儿之乡。花儿源远流长,闻名遐迩,蜚声中外。花儿为花儿剧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它的诞生,为我国的戏剧百花苑增添了一朵娇艳醉人的艺术奇葩。同时,也把临夏花儿这一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层面,达到了民间艺术与戏剧艺术的完美统一。花儿剧的绽放,是各族儿女精心浇灌的成果,是全州广大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晶。在1984年,临夏州文化局专门成立了花儿剧创作组。他们深入生活,搜集大量素材,创作了一批较好的花儿剧文学剧本。如《恭喜发财》、《娑罗树传奇》、《喜鹊喳喳》、《米拉尕黑》、《瓜园情》、《花儿案》等.为参加全省调演,决定以《花儿案》为素材,重新结构编写。集中人力,八易其稿,剧本脱稿时,更为《花海雪冤》自治州歌舞团于1985年12月首演该剧。这是之一次将花儿以大型戏剧形式搬上舞台,是我州向新剧种挺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作。《花海雪冤》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优美的唱腔,动人的故事,别致的舞蹈,奇特的风情与习俗,幽默诙谐的语言,荣获1985年甘肃省戏剧调演特别奖。
2、1987年7月,应 *** 邀请,进京演出。在北京演出期间,国家 *** 及众多戏剧家、艺术家观看了演出。 *** 隆重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演出作了全面的肯定。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发表专题文章,评介该剧的演出盛况和成就。著名作家、时任 *** 部长王蒙指出:“《花海雪冤》的故事、音乐、唱腔、唱法、舞蹈都是民间的,民族 *** 特别强,给首都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花儿漫上首都、奇葩享誉京华”是花二剧轰动北京的真实写照。
三、青海民歌-花儿
1、“花儿”是一种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海东市的花儿属于河湟花儿,享有“花儿之都”的美誉,2006年 *** 颁布的之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全国8个花儿会中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丹麻的土族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乐都县瞿坛寺花儿会、民和县七里寺花儿会榜上有名。
2、每个传统艺术都有根植土壤,任何地域 *** 的文化都根植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区域内,这种文化区域就是它们后面起支撑作用的文化语境,可以是地理风貌,文化延续,风土人情,也可以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几百年来,聚居在青海东部地区的汉、回、撒拉、土等民族,各自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花儿”歌曲,花儿除了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等。十分有趣的是,各地的花儿会,不仅风情各异,而且都和特别美丽而动听的传说,独特的习俗连结在一起。
3、在西北人眼中,花儿不止是一种悠扬的山歌,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和男女传情的方式。所以说,花儿既有着艺术欣赏价值,还有着文学研究价值,不仅表现了西北人的多情,而且还反映了一种西北人的浪漫。花儿就是他们的生活和人生,花儿中饱含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表达到了对爱情的追求。可以说花儿是西北人一种文化和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其更大的艺术魅力和花儿艺术就在于表现生活,畅想生活和赞美生活。
4、我在青海西宁市住了十几年,虽然能听懂本地的方言,但是对于花儿,我却一点都听不懂。甚至我问了很多当地同事,他们很多也听不懂。不过听多了以后,花儿的曲调我倒是能听的出来。这就给大家摘录一段花儿《面匠哥》歌词:
海东市花儿之乡和中国花儿之乡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