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之乡云南,中国十大马铃薯之乡 - 之乡 -

马铃薯之乡云南,中国十大马铃薯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2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马铃薯之乡云南,中国十大马铃薯之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位于哪里
  2. 云南主产什么农作物
  3. 凉山马铃薯属于哪里的特产

一、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位于哪里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素有“滇东明珠”之称,居南盘江上游,北纬24°44′-25°18′,东经103°23′-104°02′。北与马龙县、麒麟区接壤,东与罗平县为邻,南与 *** 县、石林县相连,西与宜良县为界。全县东西长65.6千米,南北宽62.8千米,总面积2096平方千米(一说2018.82平方千米)。境内海拔1840米,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之一平坝,平坝面积772平方千米。更高点为龙海山海拔2687米,更低点为万家河石板潭海拔1 *** 0米,县城海拔1850米。终年气候温和,春暖干旱,秋凉湿润,冬无严寒较干燥,夏无酷热而多雨,年均气温14.7℃,年降雨量979.6毫米。2006年末全县总户数14.26万户,总人口61.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11万人,非农业人口68736人,少数民族人口10132人。。

境内全省人口更大的乡镇三岔河,素有“田园风光,鱼米水乡”之称每当夏季,万亩荷花,碧叶蓝天,翠盘滚珠,满塘花红叶绿,千里荷香轻送,轻舟盈盈、白鹬齐飞,驾舟彩莲,享受与自然亲近之美境。冬天,潭水清澈见底,浅水处游鱼可见,荡舟撒网,即捕即食,清、醇、甜、香、实为一盘,风味独特之美食。型冬干夏湿气候区。

陆良县辖8个镇、2个乡:中枢镇、板桥镇、三岔河镇、马街镇、召夸镇、大莫古镇、芳华镇、小百户镇、活水乡、龙海乡。

据《云南省陆良地志资料》:“陆良,夏属梁州外境,故元陆梁州,取夏属梁州之义。”“时值六月阴霾清冷,因有‘信是深山六月寒’之句,逐易‘陆’为‘六’,易‘梁’为‘凉’,取清凉之义。”“凉”义近于薄,文嫌不驯,改“凉”为“良”。1913年设陆良县。

2000年,陆良县辖7个镇、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817 *** 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中枢镇 103380板桥镇 85582三岔河镇 106639马街镇 97727召夸镇 29912大莫古镇 45112芳华镇 30665活水乡 15505核桃村乡 13903双箐口乡 15079小百户乡 38260。

2001年,全县辖8个镇、3个乡:中枢镇、板桥镇、三岔河镇、马街镇、召夸镇、大莫古镇、小百户镇、芳华镇、活水乡、核桃村乡、双箐口乡。

2006年,撤销核桃村乡,其所辖雨麦红、沙锅村2个村委会划归活水乡管辖,所辖核桃村、大新村、小寨3个村委会划归双箐口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双箐口乡更名为龙海乡。新设立的龙海乡管辖原双箐口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核桃村乡的核桃村、大新村、小寨3个村委会,乡 *** 驻原双箐口乡 *** 驻地。

国家和省商品粮、生猪基地县。西汉置同劳县,晋置同乐县,南齐为宁州及建宁郡治。属中 *** 带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977.3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93.1小时,年均温14.7℃。324和326国道过境,南昆铁路经县召夸镇,并建陆良站。工业以磷化工、建筑建材、造纸、机械修配、农机制造、水电、蚕丝绸加工、皮革制品、天然气开发、食品加工业为重点,带动全县乡镇企业发展。为全国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农业主产稻谷、烤烟、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蚕茧、油菜子,出产生猪、禽蛋、牛奶、奶山羊。中等教育发展迅速。有师范学校1所,技工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中学22所。境内文物古迹有爨龙颜碑、千佛塔(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灵书院和东岳宫,风景游览地有彩色 *** 。龙海山区在1948年是省 *** 根据地之一,1930年陆良旧州 *** ,打响了云南反蒋救国之一枪。1949年曾在此地沙锅村成立龙海山区行政 *** 会和龙海山区游击大队、陆良县临时人民 *** 。境内有国有陆良华侨农场,居住着从印度、 *** 、印尼、 *** 等归国的华侨。

陆良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种植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主体,主要以粮食、烤烟、蚕桑、畜牧、蔬菜、水产、经济林木发展为主。在粮食生产中,全县粮食总产稳定在2.2—2.3亿公斤,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蚕豆、小麦、杂粮生产为主.烤烟以发展优质烟叶为主,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收购量35.16万担,产值1.8亿元.蚕桑生产现在桑园面积7万亩,年收购鲜茧4600吨,目前正在发展桑园面积,产鲜茧及丝绸加工居全省之首,蚕丝绸工农业总产值已达1.8亿元。畜牧生产以生猪、籽猪、羊、牛发展为主,年外销籽猪10万头以上,出栏肉锗51万头。菜牛8000头,菜羊2.5万只,禽100万只,畜 *** 总产值(90年不变价)达到3. *** 亿元。蔬菜水产生产,其中蔬菜水产产值达1.43亿元.经济林发展主要以核桃、板栗、翠竹为主。

陆良县海拔1840米,属 *** 带高原季风型冬干夏湿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年平均气温5326,年平均气温14.7,年总积温5326,年降雨量为900—1000毫米,无霜期249天,年日照时数2442.5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125.2千卡/平方厘米,年径流量8.5亿立方米,南盘江过境流量12亿立方米左右,光能利用率为1.5%,土壤多为红壤、黄壤、棕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光、热、水资源充沛。

(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情况

马铃薯之乡云南,中国十大马铃薯之乡-第1张图片-

粮食生产现已发展优质水稻9万亩,优质高专用型玉米3.5万亩,优质白芸豆1万亩,优质菜用型马铃薯发展5万亩,优质菜用型蚕豆1万亩,优质双低油菜4万亩。蚕桑、烤烟以发展优质产品为主,实行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年销售烟叶35.16担,蚕茧4600吨。地方各优质鲇鱼已发展到6000亩,年产量达100吨以上。蔬菜生产以外销为主。 *** 产业化已形制种、收购、加工、包衣销售一条龙,年生产量100万公斤以上,优质米加工量已达50万公斤,实行优质优价。

(四)、农贸市场建设及特色农产品介绍

全县已建成各类农贸市场20个。特色产品主要有优质共菜用型马铃薯、优质菜用型蚕豆、优质大米、优质小杂粮、地方优质水产品鲇鱼、优质烟叶、优质千佛牌丝绸产品等地方特产。

(五)、重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完成情况

主要以优质农产品开发为主,加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绿色食品的开发。

(六)、部、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米项目建设1.6万亩。

2、 *** 、省、市优质专用型玉米建设项目新建1.5万亩、改造2万亩。

3、旱作节水高产栽培技术3.6万亩。

6、脱毒马铃薯及加工型品种推广4.5万亩。

7、水稻简化育秧技术推广5000亩。

8、水稻主要病虫害综防技术12万亩。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陆良县位列第235名。

2021年1月4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六批)名单,陆良县上榜。

2019年11月1日,陆良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 *** 将陆良县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 产业为蔬菜产业。

2019年3月15日,陆良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 *** 公布之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陆良县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31日,陆良县上榜2017中国更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二、云南主产什么农作物

云南更大的支柱产业为烟草产业,糖产业和茶产业是云南除烟以外的传统骨干产业,橡胶种植业是云南传统重要产业,花卉产业是云南新兴产业,是全国重点产糖、茶叶、橡胶省份之一,为 *** 更大的鲜切花出口基地。

2018年,云南省农业总产值4108.88亿元,比上年增 6.3%。其中,农业产值2234.74亿元,增长6.8%;林业产值396.88亿元,增长9.9%; *** 产值1237.12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98.25亿元,增长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1. *** 亿元,增长6.1%。

滇菜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因接近内地,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因与 *** 毗邻以及与 *** 、 *** 接壤,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藏族、 *** 、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

滇菜特点选料广,风味多,以烹制山珍、水鲜见长。其口味特点是鲜嫩、清香回甜,酸辣适中,偏酸辣微麻,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酥脆、糯、重油醇厚,熟而不烂,嫩而不生,点缀得当,造型逼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风生水起

三、凉山马铃薯属于哪里的特产

凉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马铃薯面积列全国第四位,总产居之一位。

作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锋,凉山马铃薯已成为一面旗帜:建成了全国更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我省马铃薯规模更大的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经济效益四项指标均居全省之一位。

剖析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我们看到了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农民钱袋子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马铃薯是凉山传统优势农作物,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凉山州具有发展马铃薯的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铃薯。高二半山区、河谷流域、平坝地区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无污染环境,被誉为全国更佳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马铃薯保护范围为凉山州17个县市,共计610个乡镇,3743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0万公顷,现有种植面积12万公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0%,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且疏松,透气 *** 好,土壤微酸,pH值在5.8-7.5之间,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1-4%,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碱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钾在50-170ppm以上。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更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共有大小支流18条,更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日照时数1227-2603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9℃,≥10℃的年积温4500-5760℃,无霜期202.9-346天。年降水量776毫米-1176毫米。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凉山州由于特殊的立体气候,在不同的区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主要为冬、春、秋作。凉山州海_1800米-2600米的地区是大春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州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全州总人口约448万人,农民388万人,其中彝族人口208万多人,占总人口的46.5%,是全国更大的彝族聚居区。马铃薯在凉山种植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马铃薯是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群众生产少不得、生活离不得、经济发展缺不得的重要作物。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高山蓄 *** 发展是万万离不开马铃薯。凉山马铃薯种植规模大,是四川省马铃薯的重点产区,以2006年为例,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33%,总产占全省总产的20%,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出410公斤,高39.05%,比全国平均亩产高出471公斤,高47.62%。2006年7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现场会在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昭觉县、布拖县的两个万亩马铃薯生产现场示范作用。2008年11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又在凉山州召开,会上凉山州 *** 作了典型发言,凉山州马铃薯良繁中心、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昭觉县农业局马铃薯脱毒良种网室和豪吉集团昭觉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的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给领导们和与会 *** 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一次突现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2008年全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6万公顷,占大春马铃薯面积70%以上,大春马铃薯鲜薯单产由2004年每亩1418公斤提高到2008年每亩1577公斤,每亩增产159公斤。凉山州目前正打造西南更大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全国更大的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公顷)。

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较多,全州17个县市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盐源、布拖、昭觉、越西、喜德、金阳、美姑、会东8个县,为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逐步形成了具有 *** *** 的凉薯系列品种(凉薯14、凉薯17、凉薯97、凉薯8号、川凉薯1号等),并在当地广泛种植,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销往成都、广州、郑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2008年销售量达到了125万吨以上,部分商品销往 *** 、 *** 、 *** 、日本、韩国等地。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马铃 马铃薯 云南 中国 十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