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赋之乡?赋词一首 - 之乡 -

词赋之乡?赋词一首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关于词赋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赋词一首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是谁写的
  2. 建宁乡的历史人物
  3.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一、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是谁写的

原句应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源自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作家,他的词赋写得很出色。可是当时的汉景帝(刘启)不喜欢词赋,却爱打猎。司马相如当过陪景帝打猎的官(武骑常侍),不感兴趣,就到梁孝王(即景帝之弟刘武)那里住了几年。当时的所谓梁,在今河南的开封、商丘一带。梁孝王在那里修建了梁园,招纳了不少文士。当食客不愁吃喝,但是对于有抱负的司马相如则不是那么美好了,于是就有了这句发自内心的“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二、建宁乡的历史人物

(1)张宝,宋末元初高平县建宁(今建北村)人,历任永兴路百户、指挥佥事。

《高平县志》记载,“元则张宝,中统间(1260年-1263年)为永兴路百户。适江寇为乱,命宝督兵檄,至即束担以行,时方元旦,擒渠魁以归, *** 指挥佥事。居家孝友,建宁明道先生乡校文馆(建宁文庙)久废,宝力复之”。

张宝做官退休后回到建宁,在圣人殿专事教书育人。

(2)申良(1468年-1524年),字延贤,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其女儿名叫申翠屏,女婿叫郭绍芳,外孙叫郭东。弘治十一年举人,历任招远、诸城、良乡知县,安吉知州,常州同知,户部员外郎。

清代张廷玉著《明史》(卷1 *** )记载,“申良,字延贤,高平人。登乡荐,授招远知县。山东盗起,良豫为战守具。盗至,追击至黄县,俘斩数百人。已,复至,再破走之。历知诸城、良乡。权贵人往来要索,良悉拒之。进安吉知州。锦衣叶琼倚钱宁势夺民田,良谳还之民。琼因嗾奸人诬奏良,事竟得白。稍迁常州同知,入为户部员外郎。与淮俱杖死。赠太仆少卿。招远民怀其政,绘像祀之”。

(3)郭宗,字距光,号云林山人,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景昭,祖钦,父质,儿峻,孙绍芳,曾孙东。景泰七年举人,原武县尹。

(4)郭峻,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钦、祖质、父宗,妻田氏,儿绍芳,孙东,曾孙嗣燃、嗣炳、嗣焕。廪生、建宁圣人殿教授。

(5)郭岐,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钦、祖质、父宗、兄峻,侄儿绍芳,侄孙东,曾孙嗣烨、嗣勋。建宁当地乡贤。

(6)郭绍芳,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质、 *** 、父峻,妻申翠屏,儿东,孙嗣燃、嗣炳、嗣焕。建宁当地乡贤。

(7)郭东(1523年-1603年),字仁府,号春吾,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 *** 、祖峻,外祖申良,父郭绍芳,母申翠屏,妻刑氏、王氏、杨氏,儿嗣燃、嗣炳、嗣焕,孙基洪。大明嘉靖二十五年丙午科中举,第20名;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赐同进士出身,三甲第174名,大明第267名。历任浙江嘉兴、河南嵩县知县,南京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尚书司丞、顺天府丞、南京太常寺卿(正三品)。

司昌龄《郭东传》记载,“郭东,字仁府,高平人。曾 *** ,景泰丙子举人,原武知县;祖峻,邑廪生,博学工书,士多从之;父绍芳,落魄嗜酒,有义气。尝出行,见一骞在田,而久不见人,疑而,控之,揣其所负装金也。会日将暮,遂前迹之,一人醉卧道旁,谛之。为徘徊李五,撼而讯之,实为官解饷五百余两,即以装付之五,感激愿致百金为谢,固欲不受。归以与妻申氏,申氏曰,君能处心济物如是,吾家其或兴矣。次年遂生东,东奇敏,特达以。嘉靖丙午乡荐,及丙辰登第,时年三十九,历知嘉兴、嵩二县,升南京刑部主事。迎养父母,父不往,母往,居三月归,遂请终养。未几,父卒,家居 *** ,至万历九年,母卒,服阕。始补官为兵部主事,升尚书司丞,转顺天府丞,升南京太仆寺卿,又转太常寺卿,以年过七十致仕。东善事二亲,好读书,恭谨淡泊。居邑东之建宁镇,有汥阳池,中建危楼,引水四面绕之,林木蓊郁,时登览啸咏,以自适。又于镇北数里建㞼阳书院(“㞼”字为古代生僻字,现注音有chéng、shèng、zhé三个读音。【集韵】注解:㞼同丞,翊也。故当地人叫做丞阳书院),招延四方文士,讲学其中,今其地曰石堂会,旧迹俱存,文章典雅醇正,著《类博录》。卷版藏于家,年八十以终,子嗣焕万历壬辰进士,官至苏州府同知,亦有文集刻本”。

明景泰年间,郭东曾祖父郭宗携带家眷从高平三甲镇北庄村迁至建宁里繁衍生息,后裔分布建宁镇(今建南、建北村)及郭庄、荒窝等村庄,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时期建宁里之一名门望族,现今郭姓人员逾两千人。

郭东工于诗书,作品存世甚多,包括《甎(zhuān)甃(zhòu)城垣记》、《建宁里重修文庙碑》、《石堂别墅》、“建宁镇”匾额书法。《石堂别墅》诗云:“结庐石堂会,行坐见南山。梅帐尘嚣隔,茅斋趣味闲。苔痕侵砌畔,草色映帘间。地僻兼心远,栖迟未欲还”。

(8)郭嗣燃,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绍芳,父东。建宁当地乡贤。

(9)郭嗣炳,字永孚,号肖吾,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绍芳,父东。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武举人,历任明威将军,金吾前卫指挥佥事。

(10)郭嗣焕,字叔奕,号宪吾,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绍芳,父东,儿基洪。万历十年举人,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三甲第211名,大明第271名。历任陕西蒲城直禄东明知县、试政工部虞衡司、直隶苏州同知(正五品)。

(11)郭嗣烨,字元充,号效吾,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绍芳,父不详。庠生儒官,“建宁镇”匾额勒石人。

(12)郭嗣勋,字季成,号为吾,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绍芳,父不详。庠增生。

(13)郭基洪,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曾祖绍芳,祖东,父嗣焕。历任序班、太常寺卿。

(14)姬廷聘,字慕伊,号起萃,明代高平县建宁镇(今建南村)人。庠生、建宁当地名医。

(15)郭维高,字土撝,号凤冈,清代高平县府下里郭庄村(今建宁乡郭庄村)人,岁贡生。撰有石堂会石窟《三义洞记》碑记。

(16)夏国彦,清代高平县建宁里建宁镇(今建北村)人,儒 *** 员。顺治十二年撰写郭庄村《茧用入社碑记》。

(17)苏遇春,清代高平县府下里苏庄村(今建宁乡苏庄村)人,建宁当地乡绅。光绪十年撰并书写苏庄村《补修玉皇庙碑记》。

(18)张文榜,清代高平县建宁里建宁镇(今建北村)人,清末民初名臣。 *** 九年书写建南村《高平县建宁镇补修济渎庙记》。

(11)十四世:郭嗣燃、郭嗣炳、郭嗣焕、郭嗣烨、郭嗣勋

1、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生于湖北黄陂县。嘉祐二年丁酉科进士((同榜进士有曾巩、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之三位))。历任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后追封“豫国公”,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程颢早年与其弟程颐共师周敦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堪称理学 *** ,世称“二程”。

程颢诗作存世颇多,其中《春日偶成》诗篇久负盛名,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程颢在晋城县令任上,主持创立乡校七十二所,建宁乡校就设在宣圣庙内。其在闲暇时间,经常前往建宁宣圣庙为当地师生传道授业解惑。

2、杨子器,字明甫,号柳塘,明代浙江慈溪人。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进士,三甲第152名,大明第265名。历任高平、常熟县令。

明代学者崔铣撰写的《杨子器去思碑记》碑文记载,“杨子子器去高平十有八年,高平民申铎、姬增而下数百人立祠于建宁镇祀之。镇有先圣庙,宋程子伯淳作,杨子尝修之,祠列东庑下“。

建宁人申铎、姬增等数百人为了纪念杨子器在高平县令任上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在建宁镇圣人殿内勒石修建杨子祠。

郭氏家族一门六进士、十余举人、数十乡贤乡贡,高平郭氏家族与阳城县皇城相府陈廷敬家族并称为明清时期晋城两大科举官宦世家。建南村郭氏与三甲镇北庄村郭氏系出同源,建南村的郭氏科举人物见《本地人物》,北庄郭氏科举人物如下:

(1)郭定:字静之。曾祖景昭,祖钦,父质,妻刑氏、崔氏、葛氏、李氏,七子坤、城、增、堪、壕、埏、?。明天顺六年举人,成化十一年乙未科进士,二甲第6名,大明第9名。历任郑州知州、赠通议大夫、工部右侍郎(正三品)。

(2)郭鋆(1499年-1565年):字允重,号一泉。曾祖质,祖定,父坤,妻刘氏、刑氏。正德十四年举人,嘉靖十一年戊辰科进士,三甲第116名,大明第199名。历任太常寺少卿、工部右侍郎,先后总管芦沟桥、元雷殿、宝源局等工程,并督修京师外城,竣工后,被赐予金帛,加食尚书俸禄。文章古雅简练,著有《一泉文集》。

(3)郭鎜(不详-1558年):字允新,号三泉。曾祖质,祖定,父城,妻赵氏,子治暤、治休、治熙,孙奇策。嘉靖十年举人,嘉靖十四年乙未科进士,三甲第44名,大明第142名。先任翰林院修撰,主编《大明会典壬子典》,后任国子监祭酒,对监生重身教,谨章程,以经术为教。升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明嘉靖三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卒於南京官邸。郭鎜博闻强记,明《春秋》,善词赋,一生著述颇丰,有《翰林诗稿》、《国学文集》、《家居集》等。

(4)郭鉴:字允明。曾祖质,祖定,父坤,妻申氏。明嘉靖十三年举人,嘉靖十四年乙未科进士,二甲第56名,大明第59名。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正四品)。

(1)郭质:字彦彬。祖景昭,父钦,妻悦氏、王氏。明正统九年举人,历任永寿、定兴知县,光州知州。

(2)郭文:字宣章,祖景昭。父钦。明正统十三年举人解元,历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畿内。

(3)郭骞:字惟贤。曾祖景昭,祖钦,父文。明成化十六年举人,真定府深州知州。

(4)郭淳:字时雍。明成化 *** 举人,历任东安及南阳县尹、葭州知府、西安府同知。

词赋之乡?赋词一首-第1张图片-

(5)郭拱宸:字敬之。曾祖景昭,祖钦,父质。明弘治二年举人,鸡泽教谕。

(6)郭拱枢(1479年-1544年):字惟中,号北庄拙人。曾祖景昭,祖钦,父宜,妻邢氏,子三谟、三畏、三知,孙四箴、四勿、四幼。正德八年举人,文林郎、陕西澄城知县。

(7)郭长:字孟长。曾祖钦,祖质,父拱宸,明嘉靖七年举人,金州知州。

(8)郭坤:字崇载。曾祖钦,祖质,父定,妻王氏。明弘治二年举人,历任霸州知州,赠通议大夫,工部右侍郎。

(9)郭增:字崇进。曾祖钦,祖质,父定。明弘治十四年举人,历任莒南通判、济南府同知。

(10)郭銮:字允和。曾祖质,祖定,父城。明嘉靖十年举人,历任武定州及宁州知州、藩府长史。

(11)郭士基(1836年-1902年):字子卿。道光二十九年,13岁时考中秀才,同治三年,29岁时又考中举人,高平县署赠予他文魁匾额。同治九年出任广灵县训导。清光绪十一年,因不满清廷的腐朽 *** ,指责朝政,被革职遣回乡里。

(1)郭均让:字时逊。生于元末,以贤良方正征历,辞归隐。明洪武十二年,以德行贤才 *** 金陵,授真定尹。

(2)郭钦:父景昭。封文林郎,湖广道监察御史。

(3)郭宥:曾祖景昭,祖钦,父质。明弘治五年乡贡,教授。

(4)郭冧:曾祖景昭,祖钦,父质。明弘治十一年乡贡,易州同知。

(5)郭完:曾祖景昭,祖钦,父质。明弘治十五年乡贡,教授。

(6)郭宏:曾祖景昭,祖钦,父质。例贡。

(7)郭拱极:曾祖景昭,祖钦,父质。明嘉靖五年乡贡。

(8)郭城(1467年-1544年):字崇固,号恭菴。曾祖钦,祖质,父定,妻王氏,子銮、鎜。例贡,安州州判,赠徵士郎、翰林院检讨。

(9)郭堪:曾祖钦,祖质,父定。明嘉靖七年乡贡。

(10)郭壕:曾祖钦,祖质,父定。明嘉靖三十年乡贡。

(11)郭埏:曾祖钦,祖质,父定。明嘉靖三十二年乡贡,隆庆卫训导。

(12)郭治统:曾祖定,祖坤,父鋆。廪生,两浙运司。

(13)郭治暤:曾祖定,祖城,父鎜。任职布政司。

(14)郭治休:曾祖定,祖城,父鎜。任职真定府。

(15)郭治熙:曾祖定,祖城,父鎜。原武县主簿。

(16)郭治光:曾祖定,祖城,父鎜。任职真定府。

(17)郭治诗:曾祖定,祖坤,父鉴。耀州吏目。

(18)郭治泰:曾祖定,祖坤,父鉴。耀州吏目。

(19)郭治礼:曾祖定,祖坤,父?。序班,乡贤。

(20)郭献策:曾祖坤,祖鋆,父治统。任职运司。

(21)郭奇策:曾祖城,祖鎜,父治暤。乡贤。

(1)第十世:郭宁、郭宗、郭宥、郭定、郭冧、郭完、郭宏、郭骞。宝盖头取名。

(2)第十一世:郭坤、郭城、郭增、郭堪、郭壕、郭埏。五行土旁取名。

(3)第十二世:郭銮、郭鋆、郭釜、郭鎜、郭鉴、郭鑋、郭蓥、郭鋈、郭鈭。五行金旁取名。

(4)第十四世:郭嗣燃、郭嗣炳、郭嗣焕、郭嗣烨、郭嗣勋。五行火旁取名。

三、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故人西辞黄鹤楼, *** 三月下扬州。

8、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13、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4、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15、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1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7、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18、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9、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2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1、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22、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2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5、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26、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7、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28、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29、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30、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31、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32、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33、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 *** 秋复春,

34、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35、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36、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

37、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 *** 安驯。

38、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39、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

40、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41、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42、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43、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44、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 万 *** ,匈奴尽奔逃。

45、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 *** 隐蓬蒿。

46、锦水东北流,波荡双 ***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47、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

48、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49、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

50、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51、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52、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53、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

54、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55、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

56、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57、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

58、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59、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 *** 惊,

60、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61、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

62、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63、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65、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66、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67、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68、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69、日 *** 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70、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 *** 弦。

71、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7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4、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75、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

76、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77、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

78、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79、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80、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我欲弯弓向天射,

81、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

82、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83、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

84、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85、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86、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87、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

88、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 *** ,剑花秋莲光出匣。

***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

90、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91、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

93、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94、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

95、诗成笑傲 ***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9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9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99、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00、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101、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10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103、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04、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05、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鬃。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106、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 *** *** 吴鸿。

107、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108、笑尽一杯酒, *** 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109、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110、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111、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11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113、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11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5、五古·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116、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117、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118、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 *** 略,将期轩冕荣。

119、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120、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121、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122、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123、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124、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125、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126、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127、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128、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129、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130、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131、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132、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133、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134、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135、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136、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137、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138、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139、半夜 *** 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140、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141、夜郎 *** 道,西上令人老。扫荡 *** 清,仍为负霜草。

142、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143、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144、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145、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送此 *** 目,旷然散我愁。

146、纱窗 *** 开,水树绿如发。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147、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148、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149、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50、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151、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152、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153、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154、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155、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56、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157、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

158、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159、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

160、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161、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

162、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163、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1 ***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165、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

166、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167、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 *** ,吾心安所从。

168、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169、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170、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风

171、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

172、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 *** 剑,跨海斩长鲸。

173、五岳 *** 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174、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175、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176、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177、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178、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179、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 *** 动风色,

180、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181、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182、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183、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关于词赋之乡和赋词一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一首 赋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