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走马之乡 高原发展什么业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高原走马之乡的问题,以及和高原发展什么业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青海高原的边塞诗词有哪些
  2. 为什么称丽江为“高原姑苏”是什么意思
  3. 西北大环线走马观花之旅

一、青海高原的边塞诗词有哪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回答者:feiduo_2001-童生一级 3-2 11:28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 *** 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并自歌自舞。《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尤以《凉州词》为人传诵。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 *** 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 *** 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 *** ,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 *** 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①凉州词:《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引《乐苑》云:“《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②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③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 *** 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 *** 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 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 *** ,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 *** 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 *** 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 *** 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二、为什么称丽江为“高原姑苏”是什么意思

高原姑苏也就是“高原上的苏州“之意,人们把丽江叫作"高原姑苏",是认为在丽江也能看到小桥流水、家家枕河的江南风光,可与苏州媲美。

姑苏区,江苏省苏州市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中心,2012年撤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3区而置姑苏区,总面积8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万,下辖17个街道。

姑苏区东接苏州市工业园区,南连苏州市吴中区,西邻苏州市高新区,北靠苏州市相城区,是苏州重要的经济、贸易、 *** 业和物流中心,

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奔流而下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到了滇西北形成了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奇观。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

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云南省人才特区、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等荣誉称号。

三、西北大环线走马观花之旅

1、暑期到来,酷热难耐,小公主马上该上小学了,心里一直盘算着来一场难忘的旅行给她,当然也是给我自己放个假。几个老姑娘们一商量,头脑一热就选定了青海湖,迷迷糊糊的就定下了西北大环线这条艰辛又神奇的路线,或许是朋友圈朋友的美照蛊惑了我们,也或许是小时候书本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情境指引着我们,三个半老徐娘(我、丽姑娘、梅姑娘)带着三个四五岁的孩子就踏上了旅程。一路上艰辛与震撼并存,路线之长旅途之辛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从草原到到湖泊再到沙漠美轮美奂的美景同样震撼着我们的感官,我们痛并快乐着!

高原走马之乡 高原发展什么业-第1张图片-

2、早上11点还在上班,下午1点已经带着小丫头坐上了前往兰州的高铁,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做着游戏聊着天,我们三个也是满怀期待,看着高铁窗外的云一点点的变近一点、再近一点,慢慢的变成了一大团一大团的棉花糖,仿佛空气里都开始有了 *** 的味道。六七点的样子到了兰州,找到了我们提前定好的民宿,这里要重点表扬一下现在的民宿,真的非常方便,密码锁直接入住,两室一厅的房子装修的格外温馨,其中一个房间是高低床,孩子们开心坏了,一进房间就不肯出来了。稍微修整了一下,到小区外面吃兰州拉面,好吃极了,三个孩子分了一大碗都还撅着嘴嫌自己分的少,后来才知道这顿饭是我们整个旅程中更好吃的一餐饭了。

3、之一天,西北大环线之旅正式启航

4、(西宁-塔尔寺-拉脊山-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黑马河-鸟岛)

5、早上七点多坐上了从兰州到西宁的动车,八点多包车师傅马师傅就在车站接到了我们,三大三小加上一个司机的环线之旅正式拉开了帷幕。之一站塔尔寺,塔尔寺地处西宁西南20多公里处,是中国藏传 *** 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这里的酥油花雕塑、彩色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可能是旺季的原因,游人如织,商业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感觉塔尔寺景区把整个小镇都包含在了里面,先是外面的商业街需要走一二十分钟,接着电瓶车需要坐十几分钟,然后需要再走几分钟才到达正式的景区门口。可怜我们没经验啊,带着孩子在商业街逛逛悠悠的把时间都浪费了,走到真正的景区门口孩子们已经筋疲力尽,加上摩肩接踵的行人和排了十几米长的冗长队伍,我们顿时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力气也没有勇气进去了,就在外面看了看,真正的走马观花之旅从之一个景点就开始了,之前到达塔尔寺之前脑子里的诗句:“那一世,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竟有种无处安放的感觉,这就是理想与现实吧。从塔尔寺出来,马师傅说你们这一个地方就走了四个小时,这样下去我们晚上就到不了住的地方了,我们无畏无知的不以为然。

6、车子开始爬拉脊山,气温骤降,这是我们爬的之一座高山,记得高度是3820米,到山口的时候明显就感觉到了头疼,而丽姑娘(同行者之一)已经有嘴唇发青、呼吸不畅的症状了,高原气候真的是变幻莫测,一会儿工夫就体验了雨、雾、阴、晴、等气候,一会晒得人想晕倒,一会儿又冻得人受不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的美。绿绿草原,牦牛成群,蓝天白云,五彩经幡随处可见,风一吹它就开始随风而舞,据说,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7、因为路程太赶的原因,我们远远的看了看日月山和倒淌河,怀着遗憾的心情在路上飞奔着。紧赶慢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们来到了我们心心念念的青海湖,这里有着天堂之眼的美称,如果说我们之前对这次旅程有什么概念的话,那就是青海湖了,毕竟对于不做攻略的我们来说它最有名气。远远的就看见青海湖静静的躺在那里,湖水湛蓝湛蓝,不像北戴河的大海那样波涛汹涌,也不像三亚的海水那样俏皮可爱,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白云朵朵的天空和金黄的油菜花海之间,路边 *** 的油菜花延绵不绝,青海湖也就绵延不绝。从油菜花海穿过去是到达青海湖边的必经之路,每隔一片就会被当地人圈起来,马师傅带着我们从其中的一家进去,一人交了50块的门票,我个人感觉这个价钱有点贵了,谁让是旺季呢?到了青海湖的近处反而没有那么远处那么的震撼了,湖边建了不少专门供游客拍照的设施,商业化的气息与青海湖的高贵格格不入,不过我们也是拍的兴致盎然。

8、出了青海湖,一路向住的地方前进着,由于前期沟通不太到位的原因,我们提前订好了每一天的酒店,这就导致我们后面所有的行程不能有丝毫改变,必须赶到住的地方。包车师傅老大不愿意,抱怨中得知如果他帮我们找酒店的话,除了他自己有免费的司机房,还有些许回扣可以拿。不过虽然不情愿,但毕竟有中介旅游公司在,他还想要好评得奖金,所以一路上虽然有些许不愉快,倒也没怎么为难我们。我们定的鸟岛度假村偏离了茶卡湖的路线80公里,马师傅开车又极为稳当,稳稳的行走着80迈,天空由明转暗,黑云开始出现,大雨倾盆,已经晚上11点了,我们还在路上。孩子们开始出现焦虑的情绪,一个接一个的问,什么时候到酒店?什么时候到酒店?赶了一天的路早已疲惫不堪的我们一边安慰着,一边心里捏了把冷汗,人生地不熟,路上连个车毛都没有,万一师傅一个坏心眼,太恐怖了!好在时钟接近凌晨的时候,我们终于赶到了我们定的酒店,确切的说不能叫酒店,很简陋的彩钢房,也没有其他选择了,迅速入住。因为没有司机房,虽然我们提前说好的是不包司机吃住,可想着人家开了一天的车也辛苦,实在不忍心让人家睡车上,主动出了50块给马师傅安排了一个床位。之一天的旅程就算结束了,没来得及总结,没来得及回味,就沉沉的睡了下去。

9、(鸟岛-黑马河-茶卡盐湖-穿越柴达木盆地-大柴旦)

10、“天空之境”这个词最早是赋予给了南美洲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梦幻般的美景令许多的人心驰神往。中国的“天空之境”,就是青海省海西州的“茶卡盐湖”,“茶卡”是藏语,意思是盐池。茶卡盐湖海拔3100米,总体呈椭圆形,面积非常大,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不过对游客 *** 的只有一小部分。近些年,茶卡盐湖异常火爆,抖音上各种拍照 *** 比比皆是,令人心驰神往。

11、早上等待孩子们睡醒,收拾停当,已经八点多了,由于我们带着孩子,行程总是比别人慢一拍,别人一早就去了茶卡,而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接近11点了。还没到景区停车场,车就排起了长龙,龟速一样的前进着。马师傅让我们就近停车,自己走进去,不知道是他想省下停车费还是确实是怕车多拥挤进去出不来,总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呀,不长的一段路程对于年轻人可能不算什么,对于带着孩子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很可能到了景区精力就没了,果然走了一半,妍妍小朋友就体力不支了,小孩子表达不清楚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说想吐,没办法丽姑娘无奈的放弃了前往茶卡盐湖,我和梅姑娘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前进,河南游客门票打折,一人54块我们就景区。网红小火车50单趟,但是排队的人太多了,我们选择了观光车5块单趟,观光车把我们拉到湖边就放下了,而小火车是可以直接到达湖心的,看来出10倍的价钱就是不一样。我们一路往前走着,首先看到的是几个大的盐雕,脚下、路上哪哪都是盐。再往前走,天空之境的美景尽收眼底,中午的阳光正好,蓝天白云在湖面上形成了倒影,天空湖面融为一体,美轮美奂。茶卡的美在于盐湖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反射着美丽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在云端仙境,翱翔在梦中的天空。感觉自己就在银色的世界里穿梭,云可及、水可触,仿佛日月穿梭,可观风云变幻,可候斗转星移。

12、 茶卡的美还在于悠久的采盐文化,这里不但有大美的沿湖风光,也有机械化的采盐文化,有歪歪扭扭的电线杆,有似乎蔓延到天空尽头的铁轨。在中国数 *** 的泱泱大国历史中,盐业一直作为国家命脉掌握在 *** 阶级的手里。贩私盐者,多为重罪。而期间缺盐少盐事件层出不穷,贯穿编年史。而即使在盐业供给充足的今天,又有几个人知道盐从何来呢?说远了,说回我们的路程,特别要表扬一下晨晨和小雨两位小朋友,因为湖心可以下湖踩水踩盐,小朋友们都满怀期待,一路往前走着,没有喊苦喊累,到了接近湖心的地方我们穿上提前准备好的鞋套下水,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环节了,脚下能感觉到吱吱呀呀的盐,别有一番趣味。下水的地方由于游客太多,倒影已经看不见了,所以拍出来的照片都不太好看,不过孩子们开心我们就格外开心。如果时间允许,如果不忙着赶路,孩子们可以玩的更开心一点更久一点,可是我们要继续向前,恋恋不舍的出了茶卡盐湖,孩子们有点走不动了,不时的喊着腿疼腿疼,我和梅姑娘一路鼓励,连拉带扯总算把他们运到了坐观光出去得地方。路上,孩子们知道妍妍小朋友因为不舒服没有来,还特意找了个袋子装了一捧盐,不知道算不算违规?

13、到景区门口我们简单的吃了饭,景区的饭真贵,一份不怎么样的盖浇饭35元,一个碗底的酿皮15元。出来的路上我们迷路了,诺大的停车场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就是走不出去,找不到来时的路。心理焦躁的想着还要赶时间,还偏偏找不到路,又紧张又急躁的情绪瞬间让人窒息,再加上还有两个已经筋疲力尽的孩子,让我们十分想念家里可口的饭菜和温暖的床。转了几个来回,又是 *** ,又是问路,回到车上已经三点多了,今天晚上又要赶夜路了。果不其然,马师傅又抱怨我们太慢太慢了,又怂恿我们就近住下,明天再赶路,我们不为所动,一是怕错过了前面的美景,二是始终怀着一颗戒备的心。好在西北旅游的好处就是,美景不全在景区,而是在路上,伴着蓝天白云、微风星辰我们又风驰电掣的赶往大柴旦。有了前一天晚上的经验,我们对于住处没有丝毫期待,只希望赶紧赶到歇歇脚,晚上10点我们到了住处,老板人很热情,房间比预想的要好得多,忙碌的一天结束了!

14、第三天,不期而遇的翡翠湖和雅丹 *** 风情游

15、(大柴旦-翡翠湖-青海雅丹魔 *** 城-阳关景区-敦煌)

16、早上起来,吃完早饭又九点多了,马师傅不情不愿的带我们去翡翠湖,本来行程中是没有这个湖的,因为这个湖是不收门票的野湖,尚未开发,梅姑娘从抖音中发现的。路程不远,就在大柴旦十来公里处,有些颠簸,很快就到了地方,这里的湖水是碧绿的,绿油油的很是漂亮,很是静谧。这片约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湖中盛产硼、锂、盐、钾肥、芒硝等,这片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中的高浓度盐水在当地称之为“卤水”,是历经多年的盐湖开采而形成的采坑,由于所含的矿物质浓度的不同,也就形成了颜色多彩的景象,特别是风平浪静的时刻,宛若镜面般的散布在四处,倒影着蓝天白云,身处其间,看着身影在脚下,此刻的感受,也只有身在其间才能深刻感受。

17、旅行的意义或许在于结识不同的朋友,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欣赏不同的美景,而这一次的翡翠湖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不期而遇而让我们觉得格外美丽,孩子们在湖里面捞盐也是玩的很开心。出了翡翠湖,接下来得七八个小时我们就一直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接下来得一路我把它称之为雅丹 *** 风情游,凭感觉我们进入了无人区,一路上都是茫茫 *** 、盐碱地,通往雅丹的路更像一条天路,无穷无尽,车少人稀,偶尔会看到一辆和我们一样的旅游车,游客们会下车或翩迁起舞,或跳跃奔跑,留下这里的蓝天白云和自己在这条天路上的身影,这是就是天然的艺术场所,游客们随意发挥留下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18、 雅丹地貌区风力较大,每当大风四起,土沙飞扬,能见度低,空气流在土丘的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产生一系列声学现象,发出奇特的啸叫声,给人以恐怖感。过去,当地人以为是埋葬的怨 *** 在嚎叫,蒙语叫“苏鲁木 *** ”,意即魔 *** ,所以雅丹地貌也称魔 *** 城。我们赶到魔 *** 城已经下午三点了,马师傅一直在说魔 *** 城就是看地貌的,咱们这一路都看的差不多了,去景区也没啥意思,我们嗤之以鼻,但是看到外面明晃晃的大太阳和几个舟车劳顿的娃娃们,自己也打了退堂鼓,在雅丹吃了一顿还算丰盛的午餐后,远远的看了下魔 *** 城,就一路向敦煌去了,阳关景区也没有去,没有感受“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委婉景象,很遗憾!这里要说一下,出去旅行找一个合心的导游是多么重要,马师傅一路上都在 *** 心着自己的住宿问题,一路上都在赶路赶路,由于他是 *** 我们吃不到一起,所以我们也很少去他推荐的菜馆,可能直接导致他在少了住宿回扣后也没有了餐饮回扣,一路上都在传播一种负能量,那就是这里不好玩那里不好玩,哪哪都不好玩我们跑几千公里 *** 什么?当然这都是旅途中的小 *** 曲,不影响我们欣赏美景的大方向。晚上9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敦煌,经历了几天的小镇风情,终于感受到了大城市的气息,真好!

19、第四天,鸣沙山的其乐无穷和沙漠露营的独特体验

20、 终于到了孩子们最向往的沙漠了,我们住的地方距离鸣沙山也就10几分钟的路程,而且今天晚上也住敦煌,也就意味着今天不用赶路,终于能够疯狂的玩上一天了。鸣沙山,这里沙山与泉水共处,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在这里你可以爬上鸣沙山,俯瞰月牙泉,还能在山顶上欣赏大漠日落,感受西北大漠的苍凉广阔。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这是鸣沙山景区最著名的地方。莫高窟是去不了了,因为门票需要一个月之前预约,而我们来这里完全是临时起意,所以只能放弃了,没关系下次再约。早上九点多我们就给马师傅打 *** 让来接我们,马师傅说昨晚睡得晚竟然还没起床,酒店前台说你们的司机也真是奇葩,别的司机都是早早的等客人,哪有这样子的?我们也很无语,对这位司机的不满到达了顶点,好歹我们也是一天一千的高额路费出着呀,司机来了之后我们也懒得和他多说话直接前往鸣沙山。到了景区,太阳已经很大了,可是大却大不过我们的决心,我们一行六人全副武装,都把自己裹成了 *** 人才开始往里面进。在茶卡一个不注意,已经被高原的紫外线灼伤了皮肤, *** 辣的疼,再也不敢小瞧这里的太 *** ,景区一人120元,三天之内可以数次刷脸入内,里面可以骑骆驼,坐直升机,还有观光车。我们最终怕热,选择了坐观光车,这也成为我们此行更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骑骆驼。

21、 一到沙漠就到了孩子们的天堂了,我们嘲笑他们来到沙漠还是公园的玩沙方式,低着头玩的不肯往前走。看到沙漠的一瞬间,我是有些恍惚的,感觉光线是没有间隙的,沙子也是没有间隙的,密密的光线密密的照在沙子上,亮晶晶,明晃晃,金灿灿,山脊梁被光线勾勒的棱角分明,特别有骨感。随手扬起一捧沙子,细密密的洒落而下,瞬间又恢复如初。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可以随便将沙子扬起,甚至踩在脚下,可是谁能撼动这一座沙山呢,甚至我们的脚印在第二天又恢复如初,无影无踪了。

22、虽然很累,虽然很热,来到这里却特别有攀登的 *** ,沿着山脊往上攀登,一脚深一脚浅很是费劲儿,孩子们却精力充沛竟然将我们几个大人远远的甩在了后面。为了爬山方便,景区放置了往上爬行的辅助梯,一步一步,终于我们到山顶了,在我印象中这不叫山,山是有硬度的,而脚下的沙漠山确实柔软的,柔中带刚,波光粼粼的感觉。坐在山顶,看这下方的月牙泉,驼队从山下面走过,美景尽收眼底,蓝天丝云,太阳倾情,热情的沙漠、迭宕的驼背,起舞的风沙,让人恍如隔世。恍然间,又觉得那些 *** 的沙影,如同一缕缕的幽魂,飘飘忽忽,跋涉在沙丘之上。没见过沙漠之前总觉得沙漠是和绝望有关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苍茫,是被毒辣的日头煎烤的无望,来到鸣沙山却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或许月牙泉本身就是沙漠的一线生 *** 。虽然人很多,日头很毒,却觉得这一切还挺美好的。

23、出了鸣沙山,吃完午饭,时光就已经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兜兜转转找到了我们晚上准备露营的旅馆。对,晚上我们要再沙漠露营,孩子们也是期待了许久了。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由于游客太多,来接我们去沙漠露营地的车迟迟未到,我们就在旅馆的院子里小憩,孩子们追着跑着闹着,我们百无聊赖的等待着。小旅馆位于鸣沙山脚下的村子里面,装修的颇具几分文艺气息,可惜后期打理的不是很好,院子里的老旧轮胎,破旧的风铃没有很好地点缀,反而觉得有些脏乱。一直等到了晚上八点,来接我们的车才姗姗而来,绝望的是路上还各种堵车,十几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半个多小时,到了营地已经九点多了,早到的人已经开始吃饭了。想象中的沙漠露营应该是先是坐上沙地摩托车嗨起来,然后滑沙,再热热闹闹的烧烤、K歌,露营看星星。然后现实是我们来晚了,组织者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已经有了七八个人的座位,让我们吃饭,一大桌子一个火锅,人家已经吃了一半,我们怎么也动不起筷子来,不过别人一起组团来的就比较嗨了,又是喝酒,又是随着主持人唱唱跳跳。妍妍和小雨倒是很有兴趣的样子,随着主持人拍手、唱歌,很是陶醉。小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很短暂,他们又被旁边的沙子吸引了,蹦蹦跳跳的拿着工具去玩沙子了,满天繁星照耀,孩子们挖沙子,旁边是载歌载舞的陌生人,倒也不错。十点多的时候,篝火晚会开始了,我们也有点进入气氛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围成了一个圈跳着兔子舞,火光闪烁,载歌载舞,如果顺顺利利的晚会结束领到帐篷睡觉也算可以。然而天不遂人愿意,老天爷可能是为了增加我们路上的艰辛,让我的 *** 在篝火晚会的时候掉到沙漠里了。

24、  *** 不值钱,可是这一路上的照片和记忆都在里面,我真是心急如焚,更让人伤心的是这里的信号特别差,一会儿能打通一会儿打不通。另外一队人的车钥匙也丢在沙漠里了,我们找啊找啊,把别人的车钥匙找到了, *** 却石沉大海,一点儿影子都没有了。时间已经接近11点了,组织者已经在分发帐篷了,排队的人很多,吵吵闹闹的领帐篷,我们也是无心排队,一边找 *** 一遍留心着排队人少了再领帐篷,最后拿到帐篷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多了,孩子们期待的沙漠露营还没开始就各自在自己妈 *** 怀里进入了梦乡。原想着躺在沙漠里看繁星满天,看日出沙漠,然而到领到帐篷收拾好我们已经累得说不出一句话了。孩子们很快睡着了,三三两两的人还在外面晃悠着,属于我们的夜晚才算到来。

25、(敦煌-嘉峪关-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

26、连续的晚睡和舟车劳顿,我们三个老姑娘已经累的说不出话来了,神奇的是发现孩子们的复原能力特别强,睡醒后他们就又是活蹦乱跳、精力无限的模样了。天刚蒙蒙亮,早起赶路的很多人已经出发了,我们反而不着急了,索 *** 晚就晚吧。梅姑娘娘两还没起来,丽姑娘就和妍妍爬上了旁边的小山坡开始滑沙了,我和小雨让基地的人用沙地摩托车把我们送到了山上和她们回合,摩托车特别 *** ,我生怕小雨从上面摔下来,紧紧的护着。上到山顶,眼前豁然一亮,刚出来的太阳还不是很晃眼,远远望去像一个大蛋黄不远不近的挂在山的那边,把土 *** 的沙漠镀上了一层金边的感觉,沙子从土 *** 慢慢的变成金 *** ,真的是太漂亮了。小雨和妍妍一遍遍坐着滑沙板滑下去再上来,开心极很快时钟就指向了接近十点,我们该出发了,张掖还在等着我们。返回的路很顺利,马师傅说我们今天要去嘉峪关和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由于路程遥远我们只能选择一个。我们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国家地质公园。经过漫长的路程,下午五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张掖丹霞,虽然已经接近黄昏,太阳却丝毫没有要下班的样子,依然明晃晃的照着。我们几个已经没有了旅程开始的激动与手舞足蹈,麻木的买票、进入景区。

27、不过入地质公园,必须买公园内的旅游车票,每人20元,旅游车在景区内4个观景台设站,游客 *** 上下。丹霞地质公园,其实就是一片荒漠之地,寸草不长。但地面表 *** 之岩体色彩丰富,有五彩之艳。四个观景台,就是可以在高处,看到比较集中的地貌色彩。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正是“丹霞七色漫山丘,奇险灵秀美如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我们也算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遍,由于时间紧张也没有好好的感受这神奇的大自然的 *** 斧神工。

28、(张掖-祁连山大草原-岗什卡雪峰-门源油菜花-西宁)

29、从张掖出发,迷迷糊糊睡梦中我们就进入了祁连山大草原,

30、“祁连”是古匈奴语,意为“天山”,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古为羌地,是通西域之要道,古有“青海北大门“之称,丝绸之路南线经于此。车子开始在盘山公路上前进,之一天的高反似乎又眷顾了我们,丽姑娘又觉得不舒服了,不过已经有了经验也能够轻松应对了。车子行驶到俄博岭垭口,我们下车稍作停留。垭口竖有牌子,标注垭口的海抜为3685米。爬上了垭口右端的山顶,山顶有用石块垒起,有五彩经幡。站在山顶上可看到对面不高的山顶,山上没有树木,全是绿色的草,一眼望去就像是铺着绿色的地毯。远处蔚蓝天空飘着白云,在其映衬下山脉显得格外清新。

31、    稍作停留后,我们继续向前,沿途是一个个的马场,游客们可以自己选择停下来到马场玩。马师傅带着我们选择了一个其中的马场,马场的牧民很热情的问要不要骑马大圈120,小圈90,我条件反射的说能不能便宜,牧民立马拉下了脸,怎么能便宜?都是这个价,吓得我不敢吭声了。三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要骑马,我和丽姑娘带着自己孩子各骑一匹,大胆的梅姑娘和她儿子各骑一匹出发。以前看别人骑马好像很轻松的样子,自己坐在马背上却没来由的紧张,马每走一步自己的心就揪一下,生怕自己掉下来,牵 *** 大叔人很好,一直在说没事儿没事儿,不用害怕,走到草原中间,熟络的为我们拍照。梅姑娘就不得了了,她喜欢 *** ,一直嫌弃自己的马跑得不够快,骑完一圈后又要自己骑一圈。两个孩子们也受了鼓励,非要跟着牧民大叔再跑一圈,难得大家这么兴趣盎然,就任由你们在草原上尽情的奔跑吧。

32、马场的中间有两个秋千,骑完马孩子们就去荡秋千了,我们就坐在旁边看着。连着几天一直赶路,坐在这里看着蓝天白云,看着身边不时跑出来的小地鼠,忽然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仔细的看看西北这片辽阔的土地,如果可以,应该抽出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来一次深度游,像我们这样走马观花的浏览实在可惜了美景。或许快到了路程的重点,马师傅也想给我们留个好印象,也没有催我们。我们就坐在草原上聊天,远处的群山层峦叠嶂,近处的草原上马匹三三两两,一路的疲惫似乎也慢慢的得到了缓解。晚上九点左右,回到了西宁,六天的西北大环线走马观花之旅就完美结束了,虽然疲惫,虽然劳累,但更多的是对于美景的震撼,对于旅途的感悟。

33、 总结几点感悟吧,首先这样的西北大环线六天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走马观花也觉得意犹未尽,许是我们带着孩子的缘故,中间很多景区景点都错过了,如果有时间更好是自己开着车自驾,不用赶时间,不用赶景点,悠闲自得,慢慢体会大西北的幅员辽阔,美景无限。其次来大西北自驾是首选,如果要包车一定要和包车师傅提前沟通好司机一路的吃、住问题,如果让师傅帮忙订住宿、安排行程也未尝不可,能找到优惠的住处同时师傅有了回扣必然也会更尽心的服务,像我们这样有些别别扭扭的大家都不开心,大大的影响旅游的心情。

34、说到美食,作为一个吃货的我深感惭愧,此次旅行全程在路上,对于吃的基本没什么概念,都是凑合几口的感觉,泡面吃了好几次,最后都不想闻到泡面的味道了,看到别人发的大西北的烤肉串、粉丝汤什么的,我都馋的快吞口水了。下次吧,下次我一定准备充分再来一次深度旅行,把这里的美食一网打尽。

35、最后,用李白的诗作为结尾,期待和梅姑娘、丽姑娘还有另外一位丽姑 *** 下一次远行。

3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 *** ,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于高原走马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高原 走马 发展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