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甘蔗之乡(云南元江哪个乡有黄金甘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黔东南甘蔗之乡的问题,以及和云南元江哪个乡有黄金甘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市场上买的黑皮甘蔗可以留种吗
  2. 黔东南有那些旅游产品

一、市场上买的黑皮甘蔗可以留种吗

2、选种。选择抗寒 *** 强、分蘖和宿根 *** 好的品种。如纳印310、选蔗29、赣蔗14~16号等。在留种时,选择品种纯一、蔗茎直立、长势旺盛、梢尾健壮、绿叶数多、无病虫的蔗梢或全茎作种苗。

3、留足种苗。农户要根据来年甘蔗种植面积确定留种数量。一般每亩选留种苗700~800公斤,宿根200公斤左右。

4、留种时间。甘蔗种苗砍收时间一般在初霜后,即湘北11月15~25日、湘南12月中旬。

甘蔗种植技术之甘蔗留种技术---作为留种用的黑皮果蔗,在冬季宜要重施钾肥,以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和留种部位的钾素含量。这样才能增强蔗种的抗寒越冬能力,使蔗芽饱满,明年春季后发芽早、发芽快、发芽整齐、蔗苗壮、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容易获得高产量和优品质。

具体 *** :在冬季,给黑皮果蔗根部施1次钾肥,一般可每亩施 *** 或 *** 钾50—60公斤,对80—100倍的清水,然后均匀地淋施在黑皮果蔗根部周围的土壤中即可。同时,每隔10—15天叶面喷施1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300—500倍的 *** 水溶液,连续喷施3—5次,均匀喷湿所有的茎叶,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此法能明显提高黑皮果蔗株株的含钾量,使蔗种粗壮,芽眼饱满,明显提高蔗种的质量。

二、黔东南有那些旅游产品

1、美食:苗族姊妹饭、舞阳神食用油、社饭、镇远道菜、侗族饮食、苗族饮食、侗果、苗族酸汤鱼、牛瘪与羊瘪、香茅草烤鱼凯里的饮食口味与贵州其他地方差别不大,以酸辣为主。

2、购物:黔东南很多地区都是原始森林,比如雷公山、云台山、月亮山等地,森林覆盖率很高,所以这里也是贵州省主要的木材产区,主要的木材产品为人工种植的杉木。

3、当地的土特产也很丰富,有丹寨县的含硒产品、麻江县的竹荪、从江县的椪柑、榕江县的西瓜、香猪、腌鱼、雷山县的香羊、剑河县的打屁虫、黄平县的牛肉干、镇远县的道菜等等。

黔东南甘蔗之乡(云南元江哪个乡有黄金甘蔗)-第1张图片-

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更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更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5、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 *** 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6、来到黔东南,你会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更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7、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8、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 *** 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光芒。

9、早在19 *** 年的国际旅游年会就巳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 *** 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

10、黔东南勤劳热情的苗侗人民,自然条件优越,饮食文化浓厚,随着贵州旅游开发的脚步,黔东南州的土特产也享誉世界,如雷山的银球茶、苦丁茶、绿茶、韭菜根、苗家腊 *** 肠、米花糖、酸汤等等。

11、说道土特产,今天大家有幸一饱眼福,我们从贵阳到西江的路上,有个地方正在举行一个特大的展销会,我们会给大家一点时间,让大家去逛逛。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黔东南州名优土特产品。

12、茶叶:中国各族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黔东南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生产出一批名优茶叶。其中以雷山银球茶、思州绿茶、都匀毛尖等独具特色。相信喜欢饮茶的各位朋友都早已有所耳闻了。

13、酸汤:黔东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音lào cuān,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偏西倒)”。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故外界统称为凯里酸汤。其实,做酸汤火锅的酸汤,分苗族白酸汤和侗族红酸汤两类。现已发展成为酸汤系列饮食(如酸汤鸡、酸汤鸭、酸汤狗肉、酸汤羊肉、酸汤牛杂、酸汤大鱼头、酸汤猪脚、酸汤大肠、酸汤排骨、酸汤螺蛳等)。食用酸汤能调整 *** 肠道微生态平稳、增进 *** 健康、防癌抗癌、解暑消疲等。

14、腊肉:冬至后苗侗地区春节前都有做腊肉,薰香肠的习俗。腊肉有它特殊的香味和口感,通常都是冬至以后天气寒冷,腌制时才不会坏,冬至后没几天就进入农历十二月了,又称之为腊月,所以腊肉的叫法就源于腊月间薰制的肉。贵州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薫腊肉的习俗,而且做法都大同小异。以前生活困难,农村一年到头养一头猪,过年时杀了吃不完就腌上几天,然后再吊在灶台上方,那时农村都是烧柴灶,每天的烟薰火燎把腌好的肉都烘干了,也便于存放,等开春了农忙时割一块下来犒劳自己。现在很多地方封山育林,农村都没烧柴了,就只有用柏枝树丫来薰,柏枝树也没了就用花生、核桃、葵花籽的外壳,加上甘蔗皮来薰,放在废铁桶内,把肉挂在铁桶上再用麻袋盖住薰,甘蔗皮含糖所以薰出来的腊 *** 肠红黄红黄的很好看。腊肉也是我们在苗寨吃长桌宴时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15、米花糖:也许省外的朋友不是很清楚,要是车上有我们贵州的朋友,都知道凯里米花糖有多出名了,凯里“讨老者”米花糖更是无人不知。那么我们黔东南的米花糖为什么那么出名呢?我们女同胞,特别是已婚的 *** 都知道,要想拴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所以在我们黔东南州清水江一带,女孩子从小都要学会 *** 米花糖,米花糖味甜、酥脆可口,方便携带。女孩子都喜欢自己 *** ,给心爱的男人食用,表达自己的心声。直到现在,女人会做的还常常自己 *** ,不会做的便到集市上去购买,以此小吃讨好自己男人的心。清水江两岸一带的女人对自己的男人称之为“告漏”(gaolou,意为老头),“讨老者”米花糖便由此而名扬清水江畔。

16、韭菜根:又名“起阳草”,根茎叶以及 *** 均可作 *** 用。为振奋 *** 强壮 *** ,有健胃、提神、温暖作用。根、叶捣汁有消炎止血、止痛之功。适明于盗汗、遗尿、尿频、 *** 、 *** ,噎隔、反胃,下痢、腹痛,妇女 *** 病,经漏、带下以及跌打损伤、 *** 、鼻衄等症。丹寨县素有“韭广之乡”的美誉。当地百姓有用韭菜根腌制韭菜酸的传统,用韭菜根腌制的韭菜酸,甘酸适中,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是贵州省名优旅游产品之一。

17、黔东南州还有很多的名优土特产,如糯米酒、猕猴桃、牛肉干、野生菌等等,我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到展销中心去好好的了解一下。

18、我们展销的这个地方,叫三棵树镇,说道三棵树镇,不能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镇。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大户人家,在宅邸门前常设置两块巨石,从侧面看,巨石成┗形,是一个具备有两步台阶(有的是三步,以两步居多)的石头。这一个普通的石头,作用极大,一是显示主人的等级,因为马、驴、骡是旧时代步的主要工具之一,加之明代、清代满蒙等民族有骑马 *** 的祖习,清代朝廷规定:满洲官员出门,无 *** 武,均需乘马,以不忘先祖遗风,清官员有“前引”,“后从”的定例,即主人外出时,奴才和仆从也要骑马,前呼后拥地跟随,即使后来主人们乘车、乘轿,仆 *** 要骑马左右跟随。所以,旧时北京的府第和大四合院、大会馆的门前都在左右有上下马石。住宅门前有没有上下马石也是宅第等级一个划分标准。

19、二是上马时真离不开它。每当主 *** 外出时,仆人便牵马备鞍至上马石前,主人上上马石的两步台阶,就可以轻易地脚登马蹬、骑上马背出行了。假如主人年高上马不便,上马石则可帮他大忙。门前的两块上马石,一块是供主人出行时登高上马用的,另一块是供主人归来时下马用的,但不叫下马石。因为旧时,下马是不受听的。这一点,负责牵 *** 仆人是最知情的。

20、三棵树(现三棵树芦笙场内)寨内原有三棵古树,属同一根,苗族本是一个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奉 *** 神的民族,喜用植物或动物取名。此地长出这一独特的三树连根,故名“三棵树”。

21、三棵树为北上镇远、南出榕江、西进贵阳古驿道上的一个主要驿站。凡文武官员、商贾大户、文人墨客、举人秀才,每每到此,都要借此三棵古树纳凉歇息。古时凡是出门,均需乘马,寨内老人便在三棵树下置以三个大石头,方便 *** 上下马。所以 *** 到此,都要借助这三个石头下马歇息,再踩上石头继续前行,所以很多不知此地地名的 *** 都称其为上马石寨。茶马古道,马玲叮当,上马石不知见证了几多的岁月沧桑。后因城镇建设的需要,加之古树的自然枯老,为了安全,古树被 *** 砍掉了,只留下目前的四个大石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22、三棵树的这四个石头,还有一番来历呢。在三棵树苗寨,周围道路崎岖,寨内老人从寨外找来的这四颗巨石,因为交通不便,运输工具原始,且石头极重,只能采用滚杠法,一天只走一二里地,此事感动神灵,感其助人功德,亲临运输现场,让众人闭目,念咒作法,众人只觉耳边清风徐徐,香气扑鼻,顷刻已到三棵古树脚下,安放停当,众人皆大欢喜。据老人介绍,有一次,外地一个汉民商人骑驴路经这里,自觉不是苗民,又很有钱,而且对苗族极大的歧视,就没有下驴,结果刚过上马石三步,自己就从驴背上跌了下来。有好心的苗民把他送回自己家中,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才逐渐好起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的敬畏之心由然而生,都说这几个石头沾了仙人的灵气,来往客人经此都自觉下马。附近的寨民如有什么难事,也常到此地踏实而去,希望一切都安好如初。时至今日,喜欢打 *** 的、做生意的,当官的、求学的都到此地踏实祈求,期盼好运连连,升官发财,金榜题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元江 黔东南 云南 甘蔗 哪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