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理有关的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理的成语大全四个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关于理的成语
1、关于理的成语:理正词直、理冤摘伏、理所不容、理不忘乱、理不胜辞、理所当然、理屈词穷、理直气壮、理之当然、理所必然、理不胜词、理亏心虚、理冤擿伏、理固当然、理屈事穷、理应如此、理纷解结、理过其辞。
2、(1)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3、(2)理冤摘伏: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4、(3)理所不容:道理所不能允许。
5、(4)理不忘乱: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6、(5)理不胜辞: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7、(6)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8、(7)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9、(8)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10、(9)理之当然: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11、(10)理所必然: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12、(11)理不胜词:指文章说理不能胜过言辞。
13、(12)理亏心虚: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14、(13)理冤擿伏: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15、(14)理固当然: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16、(15)理屈事穷:理:理亏;穷:尽。道理上被压服,事情已到了山穷水尽。
17、(16)理应如此:指按理应该这样。
18、(17)理纷解结:理:整治;解:解开。整治纷乱,解开疙瘩。
19、(18)理过其辞:过:超过。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
二、关于“理”的四字成语
1、顺理成章、无理取闹、理直气壮、慢条斯理、理所当然
2、白话释义:形容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3、出处:《九命奇冤》九:“桂仙歇了一歇道:‘姑妈;我 *** 当日;虽然说发的是横财;却是顺理成章;自然到手的;并不是悖入之物。’”
4、白话释义: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
5、出处:《答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6、翻译:声音互相呼应,毫无理由地吵闹;故意捣乱。
7、白话释义: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8、出处:·《喻世明言》卷三一:“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9、白话释义: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10、出处:·《西厢记》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1、白话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2、出处:《文中子·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
13、翻译:不是我狡辩,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三、岂有此理成语的出处
岂有此理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论语》,其详细内容如下:
1、岂有此理这个成语出自《论语》,是孔子“正名”思想的一种体现。它用来形容那些不合乎常理、荒谬至极的事情或者言论,表达对于某种行为或者言论的不满或者批评。“岂有此理”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对于道德、伦理、秩序的追求和强调。
2、正名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张人们应该恪守自己的名分,做符合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事情。在孔子的观念中,社会的混乱和失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不遵守自己的名分,行为举止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3、岂有此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哪里有这样的道理”,表示某种行为或言论非常不合乎常理,荒谬到让人无法接受。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对于某种不公正、不合理或者不道德的行为或言论的强烈不满和批评。
1、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成语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成语出现在《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语的数量逐渐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到了汉代,成语已经成为了文人墨客常用的修辞手法。唐代以后,成语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了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3、成语的意义丰富多样,有的表达了某种道理或规律,如“物极必反”、“不进则退”等;有的描绘了某种景象或场景,如“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等;有的反映了某种人物特征或行为,如“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等;还有的寓含了某种警示或劝诫,如“骄兵必败”等。
四、什么理得的成语
心安理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行为或决策上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原则,感到内心平静和安宁。
1、心安理得通常与道德、伦理和价值观有关。当一个人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决定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心安理得。相反,如果一个人做出了违背自己价值观的行为,他们可能会感到内心不安和愧疚。
2、心安理得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冷静和理 *** ,减轻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当人们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如果他们能够从内心去理解和接受现实,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心安理得。
3、心安理得还可以被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道德或伦理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如果一个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轻易妥协或违背自己的良心,那么他们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心安理得的人。
1、经过深思熟虑,他心安理得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2、虽然他犯了错误,但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惩罚。
3、他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他心安理得,没有任何愧疚感。
4、虽然他得到了这个机会,但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挑战。
5、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份工作带来的福利和权利。
6、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朋友的帮助,没有感到任何不安。
7、尽管他做了很多错事,但他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没有错。
8、虽然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但他仍然心安理得地不去改正。
9、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10、他在工作上犯了错误,但他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
11、虽然他得到了这个荣誉,但他心安理得地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
12、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个职位带来的权力和地位。
13、他在 *** 中 *** 了,但他心安理得地认为这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14、虽然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但他仍然心安理得地不去道歉。
15、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但他心安理得地认为这是自己需要面对的挑战。
五、带理的成语有哪些
1、理亏心虚: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详细»
2、理应如此:指按理应该这样详细»
3、待答不理: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详细»
4、知书明理:有才学,懂礼仪详细»
5、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或至死不渝的爱情详细»
6、坐视不理:袖手旁观,不理不睬详细»
7、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详细»
8、不理不睬: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详细»
9、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公:称丈夫的 ***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详细»
10、认死理儿:坚持某种道理或理由详细»
11、天文地理:泛指知识、学问详细»
12、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详细»
13、爱理不理: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详细»
14、爱答不理:不爱答理。喻对人冷漠,没礼貌详细»
15、天理不容: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 *** ,为天理所不容。详细»
16、知情达理:懂人情,明事理。详细»
17、喻之以理: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详细»
18、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详细»
19、违天逆理: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详细»
20、天理良心:天理:自然之理,上 *** 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 *** 善心。详细»
21、丧天害理: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详细»
22、情理难容: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详细»
23、连理分枝:喻夫妻分离。详细»
24、公道合理:见“公平合理”。详细»
25、至理名言: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详细»
26、置之不理: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详细»
27、有条有理: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详细»
28、以理服人: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详细»
29、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详细»
30、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详细»
31、文理不通: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详细»
32、无理取闹: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详细»
33、天理难容: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详细»
34、天理昭彰: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详细»
35、通情达理:对事理认识得透彻、明了。指说话、做事很讲情理。通、达:明白、通晓。通达人情事理。详细»
36、天理人情: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详细»
37、顺理成章: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详细»
38、伤天害理: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 *** 。详细»
39、日理万机: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 *** 为国事日夜 *** 劳。详细»
40、入情入理:形容合乎情况和道理。入:合乎。详细»
41、穷理尽 ***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 *** 。后泛指穷究事理。详细»
42、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详细»
43、岂有此理: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详细»
44、蛮不讲理:蛮:野蛮;粗暴。 *** ;不讲道理。详细»
45、蛮横无理:野蛮横暴;不讲道理。详细»
46、慢条斯理: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详细»
47、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详细»
48、揆情度理: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
OK,关于理有关的成语和理的成语大全四个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