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形容没有回头路的成语的问题,以及和形容没有路可走的成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形容做出了一件事就再也没有回头路的成语是什么
1.生活或工作中永不后悔的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 ,而且这意味着我国的 *** *** 大业终于踏上不归之路。”(《蓝盾》2001/6)
2.无法后退的选择。“成婚之路,其实就是不归之路。……她更要只身面对一片洪荒寒冷的莽原、一个语言不通而又桀骜不驯的民族,还有难耐的缺氧、寒冷、孤单与迥的生活环境。”(《散文》2001/4)
3.走向死亡的道路。当前此义用得较多。“ *** 女大 *** ,是谁把你推向不归路?”(《八小时之外》2001/8)“仅仅相隔七八天,便有一男一女两名不谙世事的孩子匆忙而轻率地踏上了不归之路。”(《南方周末》 2003/11/13)
二、形容回头看的四字成语
1.形容回头的成语有哪些
掉头不顾、好马不吃回头草、杀回马枪、回头是岸、临崖勒马
掉头不顾、好马不吃回头草、杀回马枪、回头是岸、临崖勒马
【解释】:掉:摆动;顾:回头看,瞻望。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态度坚决。
【出处】:宋·刘过《 *** ·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举例造句】:他们会喜欢看你,不会像现在那样掉头不顾了。
【拼音】: hǎo mǎ bù chī huí tóu cǎo
【解释】: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
【举例造句】: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选择辞职,就不顾及那么多了。
【拼音】: shā huí mǎ qiāng
【解释】:比喻出其不意的回头一击。
【举例造句】:你要小心他杀回马枪。
【解释】: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之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举例造句】:只要他们认破迷津,那便回头是岸。
【解释】:来皮悬崖而能勒住奔马。指面临危境险地的情况而能自制止步,及时回头。
【出处】:元·郑德辉《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这厮不识咱运机,将人来紧追袭,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举例造句】:亏得老襟丈临崖勒马,不然,以祖父世传之产业,而换几根筹马,好不伤心。
补牢顾犬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长虑顾后虑:思考;顾:回头看。从长远考虑问题。
出处:《荀子·荣辱》:“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
堕甑不顾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出处:《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顾复之恩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出处: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后顾之忧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回头是岸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之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计不反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计不返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计无返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
见兔顾犬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 *** 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苦海无边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 *** 苦难。常和“回头是岸”连用。
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之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 *** 多疑。
出处: *** 《布 *** 》:“行事或 *** 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
浪子回头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临崖勒马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破甑不顾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出处:《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议不反顾指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义”。
出处:《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 *** ,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义不反顾”。
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 *** 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 ***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三、什么什么路什么的成语
1、释义: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也指转折点。
2、出处: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转折点。
4、例句:“我们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江船里一样,峰回路转,景象刻刻变换,让你目不暇接。
5、广开言路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6、壶浆塞道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 *** 的场面。
7、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8、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9、艰难险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10、鸣锣喝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11、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12、鸣锣开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13、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14、清宫除道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15、十字路口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16、视为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17、同归殊途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 *** 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18、误入歧途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19、安宅正路半半路路不讳之路必经之路半路出家
20、筚路蓝缕筚路褴褛半路修行波路壮阔避让贤路必由之路船多不碍路豺狼当路戳无路儿杜绝言路
21、道路以目大路椎轮方骖并路峰回路转分路扬镳
22、逢山开路广开才路广开言路过路财神慌不择路
23、急不择路角巾东路绝路逢生季路一言进退路穷
24、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2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 *** 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26、自新之路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27、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28、走投没路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29、走回头路比喻 *** 或按已经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办事
关于形容没有回头路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