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恍然大悟意思相近的成语 恍然大悟相近的词语

byrjxz 成语 5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与恍然大悟意思相近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和恍然大悟相近的词语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什么
  2. 跟恍然大悟相近的成语
  3. 恍然大悟与这个词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4. 与书法有关的成语是不是恍然大悟
  5. 和恍然大悟相似的成语
  6. 恍然大悟这个词语好在哪里
  7. 恍然大悟相近的成语

一、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什么

1、恍然大悟的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2、这个词的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可作定语、谓语、状语。与它意思相近的汉语成语有豁然开朗、如梦初醒等成语。

3、“恍然大悟”这个汉语成语的出处是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五,书中记载“(薛)简蒙指教;豁然大悟”,其中的豁然大悟与恍然大悟意思一致。

二、跟恍然大悟相近的成语

1、【拼音】:huò rán kāi lǎng

2、【解释】: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3、【出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与恍然大悟意思相近的成语 恍然大悟相近的词语-第1张图片-

4、【示例】:经过语文教师把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三、恍然大悟与这个词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1、与恍然大悟意思相近的是豁然开朗。

2、豁然开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ò rán kāi lǎng,意思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3、出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白话译文:开始很窄,勉强可以走一个人,又走几十步,就开阔明亮起来。

5、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6、例句: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 *** 的。

7、百思不解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ǎi sī bù jiě,解释为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指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还没有得出结论,令人感到非常疑惑,或称百思不得其解。也用来形容问题非常难,使人难以从中得出 *** ,探究结论与真理。

8、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9、白话译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它的缘由。

10、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对事情感到意外,不可思议。

11、例句:对于那件事,直到现在我依然百思不解。

四、与书法有关的成语是不是恍然大悟

1、与书法有关的成语,不是恍然大悟,是妙笔生花、生花妙笔、笔走龙蛇、神来之笔、力透纸背、行云流水、笔走龙蛇、大笔如椽、一气呵成、龙飞凤舞、颜筋柳骨、临池学书、如锥画沙、入木三分、蚕头燕尾、铁画银钩、银钩铁画等。

2、【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3、【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4、【举例造句】: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5、【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6、【歇后语】:锤子敲钉子;啄木鸟治树

7、【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8、【英文】: with bitter incisiveness

9、【故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五、和恍然大悟相似的成语

1、[释义]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2、[语出]明·吴承恩《 *** 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3、[用法]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4、[辨析]~与“恍然大悟”有别;~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

六、恍然大悟这个词语好在哪里

1、恍然大悟这个词语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突然”的这个动作,并且清晰明了简单易懂。对 *** 的理解很友好。

2、恍然大悟的意思是心里猛然间清醒,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这个词的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可作定语、谓语、状语。与它意思相近的汉语成语有豁然开朗如梦初醒等成语。

3、“恍然大悟”的中的“恍然”意思是猛然清醒的样子,而“悟”意思是醒悟、明白的意思。因此“恍然大悟”的意思是心里猛然间清醒,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4、“恍然大悟”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读音是huang ran da wu。而“恍然大悟"这个汉语成语的出处是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五,书中记载“(薛)简蒙指教;豁然大悟”,其中的豁然大悟与恍然大悟意思一致。

5、“恍然大悟”这个词的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可作定语、谓语、状语。与它意思相近的汉语成语有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塞顿开等。与它意思相反的汉语成语有如坐云雾、茫然不解、百思不解等。

七、恍然大悟相近的成语

1、恍然大悟的近义词:如梦初醒、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2、成语解释: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3、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4、成语造句: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恍然大悟,彼此相视而笑。(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5、成语辨析:~和“豁然开朗”;都含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但“豁然开朗”除此以外;指“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没有此意。

6、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相近 恍然大悟 成语 词语 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