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马铃薯之乡是克山,以及马铃薯之乡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克山县河南乡那个村出产玉石
您要问的是克山县河南乡哪个村出产玉石?兴利村。根据查询克山县人民 *** 官网显示,黑龙江省克山县位兴利村位于小兴安岭山前台地上,县内有讷漠尔河、乌峪尔河、鳌龙沟、润津河、泰西河等五条河流,在这些河流及其支流的沙滩中可以找到精美的玉石,所以克山县河南乡兴利村出产玉石。克山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盛产马铃薯、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是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和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
二、克山土豆简介
1、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沃土上,有一个被誉为“黑土明珠”的地方——克山县。这里因其肥沃的黑土地而闻名,是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尤其以土豆种植闻名遐迩,被誉为“马铃薯之乡”。克山土豆品种繁多,其中黑丰和黄麻子是主要品种,它们以其显著的特 *** 引人注目。
2、克山土豆以其硕大的个头著称,每一颗都饱满而结实,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最吸引人的是其高淀粉含量,使得其在烹饪后的菜肴中既保留了丰富的营养,又带来了独特的口感。因此,无论是家庭餐桌还是各大蔬菜 *** 和零售商,克山土豆都是备受青睐的选择。
3、这片黑土地孕育出的优质土豆,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日常饮食,更是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成为了黑龙江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克山土豆的优质和独特,使之成为我国土豆产业中的佼佼者,展示了中国农业的丰富多样和地域特色。
三、黑龙江克山特产:克山马铃薯
黑龙江省克山县,是马铃薯之乡。全县地貌类型主要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境内整体趋势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势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克山县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pH值6.8-7.0之间,有机质含量4.0%,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钾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
境内有5条河流:讷莫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泰西河,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有利于开发为灌溉用水。克山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属中寒温带 *** *** 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9.9小时,年均气温1.1℃,≥10℃的有效积温 *** 0℃,全年无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集中在6-8月份,正值土豆块茎膨大需水多的时期。以上气候特点适宜土豆生长所需的喜冷凉、长日照、膨大块茎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理特 *** 。
克山县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齐齐哈尔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25°10′57″-126°8′18″、北纬47°50′51″-48°33′47″,海拔198.7米-381.7米,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总土地面积31.4万公顷,耕地面积20.2万公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克山县范围内15个乡镇中的10个乡镇,分别为古城镇、双河乡、河南乡、河北乡、向华乡、古北乡、北联镇、曙光乡、北兴镇、克山镇,共辖80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20万公顷,其中马铃薯生产面积2.7万公顷,总产量80万吨。
(1)外在感官特征:薯型圆形或椭圆形,表皮麻纹、黄皮黄肉或白皮白肉,芽眼较浅,适宜鲜食菜用。煮食时,香味四溢,口感香而滑润,风味独特,烹菜时香味散于屋内,口感较好,不宜断裂,克山县马铃薯营养齐全,是全国马铃薯的 *** ,享誉国内外。
(2)内在品质指标:克山马铃薯尤以淀粉、蛋白质、铁、维生素C、B1和B2的含量为丰富。淀粉含量一般在17%左右,干物质一般21.5%左右。 *** 0g鲜马铃薯含有蛋白质42g、脂肪15.5g、糖类615g、热量2770cal、粗纤维31g、矿物质1586.5g、维生素452.05mg。
克山马铃薯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地貌类型主要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境内整体趋势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势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克山县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pH值6.8-7.0之间,有机质含量4.0%,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钾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
(2)水文情况:境内为典型的丘陵漫岗地区,全境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总量4.1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44亿立方米。境内有5条河流:讷莫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泰西河,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有利于开发为灌溉用水。
(3)气候情况:克山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属中寒温带 *** *** 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9.9小时,年均气温1.1℃,≥10℃的有效积温 *** 0℃,全年无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集中在6-8月份,正值马铃薯块茎膨大需水多的时期。以上气候特点适宜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喜冷凉、长日照、膨大块茎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理特 *** 。
(4)人文历史情况:克山县马铃薯生产始于清末,大约有100年历史,农村家家有种植马铃薯的经验。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建国后经过3次品种大更换,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因而自60年代以来,始终是全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和商品薯集散地,2005年中国马铃薯年会克山县是唯一的参观现场,位于克山境内的“黑龙江省马铃薯改良中心”也晋升为“全国马铃薯改良中心”。近年来克山县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形成以林带网格为单位的连片规模种植,形成统种分收的栽培模式,栽培水平大大提高。
四、克山县基本介绍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齐齐哈尔市东北部,被誉为"北国明珠",是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双拥模范县,同时也是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多项农业基地县,如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大豆基地、马铃薯基地等。全县总面积3320平方公里,拥有302万亩耕地,下辖6镇9乡,122个行政村和9个农林牧渔场,人口总数为5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多数。克山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如天然苏达水、冷矿泉等,还有数百种野生食用和 *** 用植物,如蘑菇、蕨菜、黄芪等,极具开发潜力。
克山县以其特产而闻名,如大豆、马铃薯和亚麻等,经济作物产量高,其中"帅哥"牌大豆和"全面"牌马铃薯被认证为 *** 绿色食品。全县有32个绿色食品基地、77万亩绿色种植面积和众多绿色养殖业,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已先后被评为全省生态示范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克山的一大亮点,有百多种野生饲料植物和20余种野生食用植物,还有87种 *** 用植物,为生态环境增添了生机。矿产资源方面,克山县拥有石英砂、高岭土等18种矿产,尤其是石英砂和紫泥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在水利资源方面,县内有讷谟尔河、乌裕尔河等5条主要河流和多个水库,如爱民湖、为民湖和青年水库,保证了充足的水源供应。农业方面,克山县以盛产大豆、土豆等为主要特色,享有"北国粮仓"和"大豆之乡"的美誉,农业优势显著。
克山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素有“黑土明珠”之称,幅员面积3186.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33个行政村和9个农林牧渔场。
五、克山县属于哪个市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地区东北部,东接克东县,南邻拜泉县,西连依安县,北隔讷谟尔河与讷河市相望,东北同五大连池市毗邻,总面积3186.11平方千米。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辖7个镇、8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克山县常住人口为255041人。
克山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盛产马铃薯、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是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和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克山县位于小兴安岭西南缘,松嫩平原东北部的讷谟尔河、乌裕尔河谷地及其分水岭地带,山脉伸向平原的过渡痕迹明显。地形总体趋势东北部较高,丘陵起伏,切割强烈,沟壑纵横;西南部偏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多宽长蚴谷;南北为乌裕尔河及讷谟尔河条带阶地及河漫滩。
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2—6°之间,更高点海拔381.7米,更低点198.7米,两地相差183米,全境平均海拔236.9米。由于地壳成因及形态不同,境内大致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火山地形、微地貌三种类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马铃薯之乡是克山和马铃薯之乡在哪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