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黑茶之乡安化行,以及正宗安化黑茶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安化黑茶排名前十名有哪些
安化黑茶排名前十名有:白沙溪、湘益、高马二溪、久扬、怡清源、晋丰厚、八木春、利源隆、国津、盛世茗源。
白沙溪茶厂由黑茶之父彭先哲先生创办于1939年,中国黑茶的发源地,是黑茶标志 *** 品牌。白沙溪的产品是整个行业的标杆,各大厂家都会在原料和口感上跟他比较优劣,其技术成熟,产品稳定,口感中正、产品线丰富,涵盖安化黑茶的所有品类。
益阳茶厂于1958年由白沙溪部分 *** 至益阳成立,主要生产茯砖茶为主,一直是边销茶的主力军,公司在09年以前以生产茯砖为主,其茯砖 *** 水平一直比较优秀,之后也开始生产全系列产品,但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兴起,核心产品的专注度降低,湘益茶厂的名气慢慢降低。
高马二溪成立于2007年,原来在具有高马二溪原料的品质优势与名气优势,但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减小,其品牌 *** 为大厂,走全产品路线,还生产安化黑茶饮料,但多年来一直走的不是很顺畅,随着隆平高科的入股,到近年才慢慢崛起。
二、安化黑茶国家认可吗
安化黑茶是一种茶叶,是我国黑茶的一种,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 *** 、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成安化黑茶系列产品成品。
安化黑茶本身是不会 *** 的,但是,近年来确有不少不法分子以它为载体,从事 *** 活动。
作为黑茶的发源地——湖南安化,以茶为业,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安化县委、县 *** 近年来致力于以建设畅通、宜游、秀美、富裕新安化为主要内容的战略,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结合点,把做大做强黑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
9月8日至9日,笔者跟随“聚焦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国主流媒体安化采风行调研组,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安化之旅。通过万隆茶馆座谈会,共话黑茶产业发展;调研安化县扶贫示范地黄石村,探析产业带路扶贫经验;参观安化黑茶现代农业园展示馆、安化黑茶博物馆,领略黑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走访华莱企业万隆产业园,感受华莱企业科研、智能、手工、多元融合制茶的创新精神和名族匠心;考察冷市镇水龙茶园,获悉黑茶产业如何用深山绿叶带群众脱贫致富,所到之处,山水皆风景,枝叶总关情。
安化是集山区林业大县、库区 *** 大县、 *** 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其境内群山起伏,岭谷相间,全县共有山地面积4052.5平方公里,占安化县域面积的81.9%,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然而,有一种茶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是安化得以发展黑茶产业的命脉所在。
安化地处北纬30度左右的黄金产茶带,属 *** 带季风 *** 湿润气候,雨量充沛,严寒期短,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此外,安化界于武陵山余脉和雪峰山余脉交会处,是冰碛岩这一特殊的地质沉积物在全球范围内最集中的地区。风化的冰碛岩土富含硒元素,即为“烂石”,是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的,在这样的土地上种茶,使茶叶平均含硒量为0.22ppm,是全国茶叶含硒平均值的两倍,世界茶叶含硒平均值的7倍,为适度“富硒茶”。冰碛岩作为6亿年前冰河世纪的遗迹,是安化茶叶优良品质不可 *** 的地理环境条件。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安化有了“茶乡”的称号,小小的茶叶寄托着当地人致富的希望。
安化县委 *** 、县长肖义介绍:“2019年安化茶园面积达36万亩,茶叶加工企业达200多家,茶叶加工量9万吨,综合产值达220亿元,全县茶产业及茶关联行业从业人员达36万人,15万贫困人口中有近10万人因茶脱贫,短短十多年时间,安化黑茶已发展成为区域内规模大、品牌响、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富民支柱产业和湖南省实现千亿湘茶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肖义表示,近年来,安化保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定力,坚持“精准扶贫、产业先行”,紧紧依托资源禀赋发展安化黑茶等特色产业,落实“四跟四走”要求,让群众参与发展、分享成果,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脱贫有机统一。
截至2019年底,安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885户、14 *** 90人,累计脱贫37727户、143527人,130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0. *** %。2019年4月,湖南省 *** 批准安化脱贫摘帽。
制茶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安化黑茶属后发酵茶,制茶工艺别具一格。2008年,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的 *** 技艺入列《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两茶是安化黑茶中最有名的种类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以重量命名的茶,曾作为游牧民族的 *** 茶,因运输路途遥远,为更好的保存茶叶,制茶时便使用长竹篾篓,将净重36.25千克的茶叶踩压 *** 成圆柱形,36.25千克合老秤一千两,故而名曰“千两茶”也作“花卷茶”。其 *** 工艺更具匠心之处即踩制过程,千两茶的踩制全仰赖人工,工艺十分复杂,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
千两茶包装完成之后,要置于温湿适宜的地方进行晾晒,自然干燥,缓慢发酵,直至达到最终可以长期贮藏的效果。
水龙茶园是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兴盛发展而精心打造的有机生态茶园。
作为安化县唯一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华莱不仅拥有安化黑茶更大的现代化产业园,而且是目前带动整个安化黑茶发展的发动机。
华莱副总经理严子鹏介绍,华莱与安化县 *** 签订了《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委托扶贫备忘录》,主动承担帮扶冷市镇、羊角塘镇、龙塘乡、江南镇等乡镇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任务,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5个统一”“3个免费”,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提供茶树种苗、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种植保险、统一保价回收、免费提供种植培管技术培训,联合带动6049名贫困家庭就业和脱贫致富。
此外,建设扶贫基地,打造扶贫车间,建立扶贫生产线,为扶贫工作量身定做“富民茶”。其中扶贫基地使400户贫困农民直接受益,扶贫车间则为121名建档立卡贫困农民提供了固定工作岗位,个人年收入达4.2万元。
为适应茶产业发展需求,华莱还建成了3个综合 *** 黑茶产业园,打造了15条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车间,厂房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其中万隆黑茶深加工生产车间拥有的4条全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的生产线,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截至目前,华莱年产销黑茶5.5万吨,累计上缴国家税收逾10亿元,累计捐资社会公益事业近6亿元,安排长期稳定就业人员4000余人,年工资总额逾1.5亿元;带动种植、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相关产业间接就业9.67万人,其中贫困农户2.32万人,间接收入逾5亿元;同时还带动了产业链上的广告、印刷、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创造出大量衍生就业机会,相关产业链就业人员已逾20万人。
“以前都是泥巴路,现在路面变水泥;以前春节都看不了电视,现在电网改造升级;以前晚上漆黑一片,现在300多盏路灯照亮25个村组??”这一个个场景,对安化县江南镇黄石村村支书黄志飞来说,刻骨铭心。
黄石村地处安化县中部江南镇西南部,资江一级支流思贤溪自南而北穿越。群山环抱,流水淙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土地肥沃,但无产业支撑。
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400元。3年来,黄石村在各级 *** 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资金2600万元,发展了安化县黄石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化县新坐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20家经营主体,培育了茶叶、土花猪、蟠桃、葡萄、莲子等5种特色农业,成功创建了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
“别看戴着个 *** ,其实我就是初中 *** 。”回乡创业的黄华明,现在是黄石茶叶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总经理。他说,边创业边学习边建设,曾经的贫穷山村,如今抬头是山,低头有溪;山上茶园,山下果园。村民们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却不再靠天吃饭。黄石村成为田园综合体的乡村梦想,正在乡亲们的辛勤里一点点实现。
除了黄石村,文旅融合的项目还有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该项目采取股份合作的帮扶模式,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帮扶茶乡花海异地扶贫 *** 点、东坪镇、龙塘乡等地的424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建设茶、果、旅一体化的产业基地 *** 0亩,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项目以企业为主体,茶乡花海为平台,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股民,采取“公司+农户”融合发展的模式,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主动融入到产业发展链条中来,实现“土地流转收入+务工就业收入+保本保底收益+按股分红”。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小茶叶写活了脱贫大文章。安化以黑茶产业为媒,从茶叶到茶业,_出了一条安化特色脱贫路。这一缕茶香跋山涉水、穿越古今,至今仍醇香馥郁、沁人心脾。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别具一格的成茶机理造就了安化黑茶的独特魅力。
三、安化黑茶产自哪里
安化黑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内特定生长区域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中游,是一个山区,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桃源、常德相连。其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00°43′07″至111°58′51″、北纬27°58′54″至28°38′37″之间。东西长123.7 *** 公里,南北宽73.461公里,总面积4950.25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独特的加工过程,尤其是微生物的参与使其具有特殊的中医 *** 理功效,其富含茶多糖类化合物被医学界认为可以调节体内糖代谢(防止糖尿病)、降血脂、血压、抗血凝、血栓、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试验证明,黑茶之特殊功效显著,是其他茶类不可替代。
安化黑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县而得名。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淋湿了茶,茶商心痛不甘心丢弃。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 *** 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 *** ,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杀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 *** -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后统称安化黑茶。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 *** 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 *** 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把茶叶 *** 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更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安化黑茶的主要销售区域还是巨响于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湖南本土的人很少喝,有些年间,黑茶丰产,很多黑茶卖不出去,当地茶民就把茶根,茶叶当柴烧。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声名崛起以及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安化 *** 不断的打报告给湖南省 *** ,请求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今天,安化黑茶从一个湖湘大多数人不知的茶叶品种,一越成为很多湖南人送礼的首选,尽管安化黑茶在中国大地很多茶馆不为主流,相信 *** 的湖南人一定会让安化黑茶媲美当年普洱茶,成为中华茶客的喜爱。
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铺镇、梅城镇、乐安镇、仙溪镇、长塘镇、大福镇、羊角塘镇、冷市镇、龙塘乡、小淹镇、滔溪镇、江南镇、田庄乡、东坪镇、柘溪镇、马路镇、奎溪镇、烟溪镇、平口镇、渠江镇、南金乡、古楼乡,桃江县的桃花镇、石牛江镇、浮邱山乡、鸬鹚渡镇、大栗港镇、马迹塘镇,赫山区的新市渡镇、泥江口镇、沧水铺镇,资阳区的新桥河镇共3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黑茶之乡安化行和正宗安化黑茶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